(共27张PPT)
统编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看似普通的米糕为什么被父亲称为“千人糕”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红
买
粥
计
米
独
是
卖
药
售
功
该
gāo
tè
ma
mǎi
fěn
táng
zhī
cài
áo
suàn
zhè
xiāo
dí
què
yīng
láo
米糕
年糕
独特
特别
gāo
tè
三尺小羊
寺院旁边一头牛
糕
特
ma
mǎi
是嘛
买卖
购买
买
嘛
熟字加熟字口+麻
一点一滴落实
fěn
táng
药粉
粉笔
红糖
白糖
开仓分粮
大“唐”出“米”
粉
糖
zhè
zhī
甘蔗
橙汁
果汁
艹+庶=蔗
氵+十=汁
蔗
汁
cài
áo
买菜
青菜
熬粥
煎熬
草木含露在初秋
“敖”包相聚热泪(灬)流
菜
熬
suàn
xiāo
计算
盘算
销售
开销
秋月当头闻箫声
算
销
+目+廾=算
láo
dí
功劳
劳动
的确
草桥飞
云动
白芍配合飞扬草
劳
的
确
应
què
yīng
的确
正确
应该
应当
《红楼》人物
庭前举首听莺声
糕
特
嘛
买
糖
蔗
汁
菜
熬
算
销
粉
劳
的
应
确
读一读:
这事不应(yīng)该,千万别答应(yìng)。
?
?
应
yīng
(应该)
yìng
(答应)
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吃”字。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结构:左右
笔画:十
部首:厶
能
néng
组词:能做
能够
右边部分的“匕”要先写撇,再
写竖弯钩。
第三笔是竖、不能写成撇。
结构:上中下
笔画:十
桌
zhuō
组词:桌子
课桌
“木”占下格
第一笔竖,第二笔“横”
第一笔竖与中间部分相连没有间隙
部首:
结构:左右
笔画:八
部首:口
味
wèi
组词:味道
味觉
右边“未”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
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面
易错提示:右边不能写成“末”哦!
结构:上下
笔画:六
部首:乛
买
mǎi
组词:买过
买卖
长横从横中线下起
笔,宽度超过“乛”
注意下面“头”的三点位置及大小的不同
易错提示:不要写成“卖”哦!
结构:上下
笔画:八
部首:八
具
jù
组词:农具
工具
最后一笔是点,不能写成捺。
里面三短横距离均等,不与横折相连
第四个横画写得略长
结构:独体字
笔画:五
甘
gān
组词:甘蔗汁
甘雨
右竖从右上向左下略微倾斜,形成一种开合呼应关系。
左竖从左上向右下略微倾斜
结构:左右
笔画:十一
部首:舌
甜
tián
组词:甜菜
甜水
第二笔横从横中线
起笔,稍微向上斜。
书写时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
结构:上下
笔画:十一
部首:艹
菜
cài
组词:甜菜
蔬菜
撇捺左右舒展
“艹”的横要写得稍长一点儿
横在横中线下方
结构:上中下
笔画:七
部首:艹
劳
láo
组词:劳力
劳动
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点。支排起整个字的间架
自读课文,思考:爸爸为什么把米糕叫“千人糕”呢?
它虽然是一块平平常常的糕,但经过很多很多的人的劳动,所以把它叫做“千人糕”。
填一填:
课文先写
;
然后写
;最后写
。
爸爸告诉孩子什么是千人糕
爸爸和孩子探讨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
孩子理解了什么是千人糕(共23张PPT)
统编版
二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读一读
也许
桌子
平时
难道
味道
就是
加工
种子
农具
甜菜
工具
劳动
经过
才能
买卖
甘甜
自由读第1-5自然段,说一说:“千人糕”的话题是谁引出的?孩子对“千人糕”态度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好奇‘千人糕’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好奇”说明了孩子对千人糕很感兴趣。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孩子由爸爸的话想到千人糕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和丰富的想象力。
用疑问的语气读,要读出孩子的好奇和困惑。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这里的“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这是孩子对千人糕的另一种理解。
“笑了”表现了孩子不以为然的心理。孩子尝过千人糕后,觉得千人糕无论样子还是味道都很普通。他对千人糕的态度,也由最初的好奇,变成了不以为然。
读出孩子从好奇到不以为然的语气。
读课文第6-9自然段,想一想:父子的第二次对话写出了什么?
制作‘千人糕’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提出问题,追究它的来源。
大米磨成粉
糖
米糕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这句话从种稻子需要的物资写出了稻子的来之不易。末尾的省略号表明,需要的物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生产米
生产米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制作糖
进一步介绍“千人糕”的制作需要许多人的劳动和付出。“就算……还得……又……”的句式表现了生产米糕时工序的复杂、人员的繁多、劳动的艰辛。
语速稍慢,读出爸爸的语重心长。
甜菜
甘蔗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米糕做好后还需要许多人的劳动?
圈一圈:
从“就算”“还得”“又”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米糕做好后还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想一想:孩子最终觉得“千人糕”这个名字如何?
认同‘千人糕’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一块看似普通的糕,需要很多人付出劳动。
制作米糕
包装
送货
销售
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
成的。
农民种出稻子和甘蔗、甜菜。工人把稻子加工成大米并磨成米粉,从甘蔗、甜菜中提取糖汁并熬制成糖,再把米粉和糖做成米糕。然后把做好的米糕装入包装盒装车,运送到商店。商店售货员再出售给人们。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的确应该”说明孩子已经充分认同了爸爸的话,觉得“千人糕”的名字名副其实。
因为米糕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所以叫它“千人糕”。
想一想:为什么米糕叫千人糕?
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你还会觉得米糕平常吗?你会想到什么?
我觉得米糕不平常。因为它是由许许多多人付出辛勤的劳动之后才制作出来的。我看到米糕就会想到农民、工人在辛勤地工作着,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才能品尝到这美味的米糕。
说一说:
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
举个例子说一说。
农民种出棉花,纺织厂收购棉花并纺成线后织成布,再由服装厂把布加工成衣服,然后包装装车运送到商场,商场售货员出售给我们。
本文是一篇哲理小故事,通过爸爸和孩子关于“千人糕”的对话,阐述了一个大道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件物品的制成都包含着很多人的劳动,我们要勤俭节约,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假如
假如没有农民伯伯春种秋收,
我们将饿断饥肠;
假如没有纺织工人纺纱织布,
我们将光着脊梁(jǐ
liang);
假如没有邮递员叔叔传递信息,
我们将如聋似盲;
假如没有医生为我们救死扶伤,
我们将远离希望;
假如……
正因为
有了各行各业的分工,
有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努力工作,
我们的生活才能方便、舒适、顺畅,
我们的世界才能如此灿烂、辉煌!
懂得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跟着录音多读几遍,试着背诵下来。
练一练:
米糕经过哪些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找出爸爸的语言中描写米糕怎样做成的句子,读一读,然后排序。(
)
A、做成米糕
B、送货
C、包装
D、销售
E、加糖
F、磨成米粉
G、种稻谷
H、碾米
GHFEACBD
练一练:
米糕做好后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
)
A.包装工人包装。
B.司机送货。
C.售货员销售。
D.小孩子吃米糕。
ABC
练一练:
“千人糕”中的“千人”指的是(
)。
A、一千个人
B、很多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