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图形的拉伸和扭曲,掌握图形的翻转和旋转。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色彩的能力及对图形的观察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海洋的情感,树立自觉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图形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命令。
教学难点:图形的拉伸和扭曲,掌握图形的翻转和旋转。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基本掌握了对图形进行复制、移动等操作,并初步知道图像的几种变化方式,但在画图软件中,还没有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
并且经过之前的上机实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有主动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对教材的理解,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课堂上突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并从中体会与同伴合作获得成功的愉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所以,在导入本节课时,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取了情景式导入,用拟人化的叙述方法,以一条小鱼在画图软件的画布中感觉孤单的心情,来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图像的复制与移动,当画布中小鱼边多了以后,又用小鱼的角度,发现所有小鱼都一样大,朝向一个方向,继而引出本课的重点,图像的“拉伸扭曲翻转旋转”;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和期盼,进入演示阶段,在课程开始到演示阶段结束,微机教室内的所有学生机是黑屏状态,这样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大屏投影上,演示阶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讲解旋转和翻转
在这部分中,要通过对图形旋转和翻转的的步骤讲解,即让学生掌握操作步骤,又要体会旋转和翻转的区别,尤其是旋转180度和水平翻转的区别,前者是以图形中心点为旋转基点旋转,小鱼头虽然到了相反的方向,可是小鱼肚子冲上了;而水平翻转则是以小鱼的垂直平分线作为镜像轴,小鱼头部朝向了相反的方向,同时小鱼还是肚子向下的,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对旋转和镜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区分,为以后学习几何或者以后学习使用专业的绘图软件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讲解完后,进入学生自主练习阶段,释放红蜘蛛教学软件,使学生能自由操作电脑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探讨,老师在教师机用教学软件进行巡查,遇到有代表性的问题,会用教师指导的方式把该同学的屏幕切换到大屏上进行纠正演示,利用单个同学的典型问题,让全班同学有所收获和借鉴。
自主练习结束后,依次切换两个同学的屏幕到大屏,让他们进行操作演示,全班同学观察,所选两个同学都是在自主练习中产生过错误但我用远程指导给予纠正过的,让他们通过大屏演示给全班同学,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和问题是否改正,第二是有助于他们增强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对遇到的问题演示解决,给予操作没有问题的学生适当的鼓励。
整个练习和学生演示时间控制在10分钟。第一部分结束
第二部分讲解对图形的拉伸和扭曲
在这部分中,再次把学生机切换到黑屏,让学生集中精力观察大屏,通过对小鱼图形的大小调整和角度倾斜的操作演示,让学生体会到画图软件中对图形缩放和倾斜的具体操作,同时,因为在演示中使用了复制操作,小鱼在上一部分中产生了方向的变化,在这一部分中产生了大小和倾斜的变化,那么画布中就会出现大小不同,方向和角度都不相同的很多小鱼,所以,在讲解的同时,融入构图知识,使小鱼在位置安排上错落有致,疏密得当,构图美观,并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动手,不要拘于固定形式。
第二部分讲解完成后,切换学生电脑到自主练习状态,让学生练习,并用教学软件进行巡查,指导,同时也可以把有操作问题的学生屏幕切换到大屏,让大家一起思考错在哪儿,怎么解决,具体过程同第一部分,不再重复。
整个练习和学生演示时间控制在10分钟。第二部分结束
接下来,进入学生自主创作和小组互助阶段
通过欣赏作品的形式,给学生予以启发,鼓励学生运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和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创作,技术上,强调灵活运用各种画图工具进行综合使用,把各节课学到的知识在创作过程中综合使用,突破壁垒,使知识融会贯通。
在本阶段,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和小组合作互助,学生可以自由的在至的电脑上对小鱼进行复制、移动,对每条小鱼进行旋转、翻转、拉伸、扭曲;并给画布增加背景色和其他海底元素,创作完成后,在每五人一个小组的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比较。
我用教学软件进行巡视,及时处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动建议,让学生在创作中逐步培养构图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本阶段时间为12分钟。
接下来,进入总结评价阶段,在六个学习小组中,每组选出一副作品(作品的选择由小组成员决定)把各组选出的优秀作品依次投放到大屏幕上,分别进行点评,采取学生评价和老师引导的方式,把评价的权利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本阶段安排时间为5分钟。
最后,我利用剩下的时间进行总结,并强调作品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