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物理八上第五章:第二节《速度》教案04
第1课时:速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的单位,会写、会读、会换算;
能利用公式v=s/t进行计算
2.过程和方法:通过“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活动,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过活动和交流建立“速度”的概念,并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在探究活动中尝试进行实验设计和选择器材,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最终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乐于动手操作、观察、培养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利用公式v=s/t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速度的单位m/s,cm/s、km/h之间的换算
教学方法 归纳推演、类比
教学用具 刻度尺、秒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蜗牛爬行、汽车开动、飞机飞行,它们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比较明显的差别呢?
A.两人同时在同一地方出发,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看过了一段时间后,哪一个在前面,那一个就是较快)
B.百米赛跑时,怎样比较运动员的快慢?(路程相等时,所用时间越少的运动速度越快)
C.百米运动员成绩12秒,万米运动员成绩27分21秒,哪一个较快呢?(当时间、路程都不相等时,可以统一其中的一个,比较另一个,通常我们统一时间,即取相等的时间,如1秒)
新课教学
学生活动:比较两纸片下落的快慢
速度及其测量
⑴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大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变形公式:
单位:米/秒 m/s; 千米/小时 km/h
换算:;
物理意义:5m/s 指每秒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5m。
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1.测量的物理量:下落高度h;下落时间t
2.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
次数 下落高度h(m) 下落时间t(s) 速度V(m/s)
1
2
3
3.表格:
阅读图5—19:找到人步行的速度V人= m/s
(信息快递:V自=3V人)
例题1:一架飞机在2h 内飞行了1440km,它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已知:s=1440km =1.4×106m t=2h=7.2×103s
求:v
解:v=s/t=1.4×106m/7.2×103s=200m/s
答:这架飞机的速度是200m/s。
小结:
物理学中求解“计算题”应注意:
①分析题意,用相应的物理符号在“已知”项中写出已经知道的条件,在“求”项中写出要求的量。
②在求解的过程中,必须写出求解的根据,即物理公式。
③将物理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数字和单位。
④计算结果必须带上单位。
⑤单位不统一或题目所给条件中的单位和要求结果中的单位不一致时,要在“已知”中进行换算,统一单位,以免出错。
作业 3w习题1、2
板书设计
教后记
2.2 速度和平均速度
v=s/t
s:路程 m t:时间 s
v:速度 m/s
例题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如在前
100米的速度是4m/s,后100米的速
度是5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已知:……… 求;……….
解:……….
答:……
①分析题意,用相应的物理符号写出
“已知” “求”②在求解的过程中,必须写出物理公式。③将物理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数字和单位。④计算结果必须带上单位。⑤单位不统一或题目所给条件中的单位和要求结果中的单位不一致时,要在“已知”中进行换算,统一单位,以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