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长定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切线长的定义及其定理。
能力目标:理解切线长定理,并利用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美”,提高其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切线长定理。
难点:探究切线长定理并归纳,应用切线长定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圆规、直尺、多媒体。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问题:过圆上一点能够画圆的几条切线呢?过圆外一点呢?
师生活动:学生动手在白纸上用圆规画圆,用直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观察学生能做几条切线,并引导学生作出两条切线。
结论:过圆上一点只能作圆的一条切线;过圆外一点可以作圆的两条切线。
问题:观察你画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猜想,测量,对折等方法和策略进行探究,并适时点拨。
观看微课
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想观看微课。
介绍新知
1.学生观看微课视频。
2.如图,线段PA,PB称为切线长。
注意:切线与切线长的区别
(1)切线是一条与圆相切的直线,不能度量.
(2)切线长是与圆相切的线段,可以度量.
3.猜想:
①切线长PA=PB,
②OP平分∠BPA
已知:
线段PA,PB切⊙O于点A,B,连接OP
求证:(1)PA=PB(2)∠APO=∠BPO
证明:连接OA,OB
∵PA,PB为⊙O的切线
∴PA⊥OA,PB⊥OB
∠PAO=∠PBO=90°
在Rt△
PAO和
Rt△
PBO中
OA=OB
OP=OP
∴△PAO
≌
△PBO(HL)
∴PA=PB
∴∠APO=∠BPO
4.新知: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几何语言:
∵PA,PB切⊙O于点A,B.
∴PA=PB
且∠APO=∠BPO
巩固应用
1.例题讲解
例
如图,P是⊙○外一点,PA,PB分别和⊙○切于
B两点,C是弧AB上任意一点,过C作⊙○的
切线分别交PA,PB于点D,E.若△PDE的周
长为12,则PA的长为(
)
12
B.
6
C.
8
D.
4
分析:由题意可知,PA,PB,CD为圆的切线,由切线长定理可知,DA=DC,EC=EB,则三角形PDE的周长=PD+DE+PE=PD+DA+PE+EB=PA+PB=12,同时,切线长PA=PB,所以,PA+PB=12就转化为2PA=12,可得:PA=6。
因此,答案选B。
2.练习
如图,PA,PB是圆的两条切线,A,B分别为切点,若直径AC=12,∠P=60°,求弦AB的长。
课堂小结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自主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册相应课时。
板书设计
切线长定理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
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
切线的夹角.
几何语言:
∵PA,PB切⊙O于点A,B.
∴PA=PB
且∠APO=∠BPO
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解切线长定理,学生通过自主验证,数学证明,观看微课探究学习切线长定理,并能运用切线长定理解决问题,学生感受多种形式的尝试验证切线长定理,体会成功的乐趣,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