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春天如此美好,老师仿佛都看到一幅幅春天的美丽的图画。同学们,你们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你最喜欢的春景吗?
生1:春天,天气变暖了,柳树发芽了粉红的桃花开了,雪白的梨花开了。
生2: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嫩绿的发芽,小麦返青了。
生3:春天到了,小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了,青蛙从洞里钻出来了。
师:在春天的景色里,你最喜欢什么?
生1:小燕子它带来了美妙的音乐。
生2:柳树它发芽最早。
师:是呀,春天的大地变得五彩缤纷,充满勃勃生机,柳芽的萌生,预示着万物复苏和茁壮的成长。柳树是报春的使者,是春回大地的信号,所以,不但我们喜欢柳树,古人也喜爱柳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诗。
板书:咏柳
生齐读题目,师讲解。咏:歌咏,赞美。
二、整体诵读,触摸意象。
1、简介作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生活在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是好朋友。他写的诗感情丰富,清新通俗。
师:你想知道唐朝诗人贺知章怎么赞美柳树的吗?
(听配乐诵读录音,伴有春天柳树图片,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垂下,在春风里摇曳着。)
师:听过录音看看你从图上又知道了什么?(播放课件或幻灯片)
生1:柳树都发芽了,
生2:柳树长的很绿,柳条长的很细,很长。
生3:柳枝都快长到水里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让我们跟着录音齐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整首诗的节奏,划出整首诗的停顿。
生齐读古诗,并划出了停顿。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注意第一句中“一”读二声,可读重些,“绿”可读重。让我们再读一遍。
生再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理解诗意。
生自由读第一句诗,找出不懂的地方交流理解
生:我查了字典知道玉是玉石,可我不知道碧玉是什么意思
生:我来告诉你,碧玉就是我镯子这样的,妈妈送我时告诉我它是碧玉的。
生:我也知道了碧就是像你的镯子那样的颜色
师:对,碧就是一种颜色,大家来看图这就是碧绿色的玉石
生:那妆是化妆吗?
师:不是,在这里是装扮,打扮的意思
生:老师,一树该怎么理解呢?
师:大家听我说这句话:赶上了这场雨,我弄了一身雨水,这里的一该怎么理解呢?
生:满
生:全,整
师:对,一在这里并不表示一二三这些数量,而是一种虚指,那么一树就是满树。
生:那万条也不是一万条了?
师:对,像危楼高百尺,千山鸟飞绝,这里的百千万都是虚指,那么不是一万条是多少条呢?
生:很多条
生:无数条
生:丝绦是什么意思呀?
师:丝绦是指用丝织成的带子,看图,图上什么像带子?
生:柳枝
师:对了,我们知道丝线都很细,再看图上的柳条,很长也很细,春季这些柳条刚刚长出来还很嫩,这么细,这么嫩的柳条被风一吹就会动起来,可见它还很柔。丝绦一词写出了柳条枝细长而柔嫩的特点。
师:根据刚刚我们理解的词再读这首诗,我们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生:碧绿色的玉石装扮整棵树,从树上垂下来无数根柳条
师:整棵树上怎么会装扮上玉石呢?再看图,树上的什么像翠绿色的玉石呢?
生:柳芽
师:对,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芽比作了玉石,把柳枝比作了丝绦,体现了作者对柳树的什么之情?
生:喜爱之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赞美之情齐读这首诗
师:谁能带着喜爱之情解释这首诗
生:碧绿色的柳芽装扮整棵树,从树上垂下来无数根柔嫩的柳条。
师:现在,大家闭上眼,听一段小朗读
冬天的柳树是光秃秃的,听,春天来了,春风来了,春雨来了,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春雨的滋养下,变柔了,变软了,变绿了,有长出了碧玉一般的柳芽和无数根细长而柔软的枝条,在温暖的春风里,千万根柳条抖动着细嫩小巧的叶子,随风摇摆,面对着柳树这么迷人的姿势,你会想写什么?
师:睁开眼,看书上的彩图,作者会想到什么呢?自由读第二句诗,找出读懂的地方
生:细叶就是新长出来的叶子吧?
生:裁是像妈妈裁衣服这样吗?边说边做裁的动作
师:似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
师:回答的不错,那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含义是?
生:二月春风好像剪刀一样。它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风比作剪刀。
师:为什么把二月的春风比作剪刀?跟第三行的哪个字有联系?
生:裁
师:春风这把剪刀裁剪出了什么?
生:嫩绿的细叶
生:谁有那么神奇的力量拿着这把剪刀呢?
生:春天
师:对,是,这位如同魔术师的春天,在这里作者把无形的春风比作了有形的剪刀,就是这把神奇的剪刀,剪破了寒冬的笼罩,裁出一个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的春天
生齐读第二句诗
四、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已经把整首诗解释了一遍,谁能试着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生: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先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师:说的真好。作者运用这么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这么美的词,可见作者很爱柳树
(板书:赞美柳树)
师:面对着柳树那么迷人的姿态作者展开了想象,板书想象由柳树想到春天,这里看出作者并不仅仅是赞美柳树,同时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了对春天的赞美
(板书:赞美春天)
五、总结并背诵全诗
师:作者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蓬勃生机,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背诵整首古诗吗?
生齐背古诗。
师:同学们背的非常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