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4 20:0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复习题
选择题
1.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A.
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大禹治水的工作
B.
年老的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C.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
尧发明了文字
2.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3.“过着定居生活,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已广泛制作和使用陶器”,黄河流域最早体现上述特征的原始人类是(

A.
河姆渡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大汶口人
4.距今约6
000多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小米
C.米饭
D.小麦
5.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A.
标志着中国的远古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
B.
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C.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D.
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6.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A.
河姆渡遗址
B.
山顶洞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半坡遗址
7.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会不会使用工具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人工取火
D.是否定居生活
8.如图,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开始种植水稻
B.
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
C.
学会粟的种植
D.
他们的首领是黄帝
9.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孙中山所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伏羲
11.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B.
黄炎联盟通过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
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
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12.2016年4月5日上午。万众嘲目的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郑市隆重举行。共同的血缘、相同的情怀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子。这一盛世国业现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重大节日。此举,是因为黄帝(  )
A.曾经打败了炎帝
B.发明了文字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编制了乐谱
13.“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A.
半坡人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14.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其最有力的依据是(  )
A.数量多,有近10万件
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15.假如你研究华夏族的起源历史,选择实地考察,你首选的地方应该是(
)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青藏高原
D.
成都平原
16.传说中,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B )
A.蚩尤
B.炎帝
C.黄帝
D.尧
17.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半坡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蓝田人
18.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约(  )
A.
300万年
B.
200万年
C.
170万年
D.
70~20万年
19.广西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制
20.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
A.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二、非选择题
21.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出发了,洞里留下了少数几个上了年岁的人。从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留下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小孩,而更重要的是看管火种。
——贾兰坡《数十万年前的日日夜夜》
材料二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三
“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恩格斯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原始居民可能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前?
(2)材料二反映的“这一历史阶段”最早始于什么原始居民时期?
(3)从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作用方面,谈谈你对恩格斯这段话的理解。
22、如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四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义》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时代相当于我国哪两个远古居民生活的时代?他们分别主要种植哪两种粮食作物?
24、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请你按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对以上景点进行排序。图中三位人物中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的是哪一位人物?
(2)当时实行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图中三位人物有关,这种制度叫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位人物在品质方面有何共同点?
答案
1-5CDCBC
6-10DBADA
11-15CCCDB
16-20BACCC
21、(1)北京人,约七十到二十万年前
(2)山顶洞人
(3)火的作用: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御寒;熟食,有利于缩短消化过程,有利于摄取食物营养,促进人类体制,尤其是大脑的发育和健康;火还可以帮助人们驱逐野兽,增强人类的自卫及狩猎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22、(1)A是半穴居式;B是干栏式。
(2)A是半坡氏族;B是河姆渡氏族。
(3)自然环境不同。
23、
(1)群居生活。在原始人生活的险恶环境下,野兽出没无常,仅凭个人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难以生存,因此,北京人只能过着群居的生活。
(2)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并能用火烧烤食物等。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出现了人工取火。
(4)出现了原始农耕生产。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水稻和粟。
24、(1)CAB;禹或大禹.
(2)禅让制.
(3)有贤德、品行高尚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