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大本营》——手指偶教学设计
(湖南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7课)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运用卷一卷、折一折手工的基本手法做手指偶。
技能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在游戏中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材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材分析:
《玩具大本营》一课选自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拿玩偶做游戏,曾是多少孩子生活中欢乐的一幕,拿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偶做游戏,更让他们感到自豪与愉悦,本课以具有童话寓意的“玩偶大本营”为课题切入,以儿童喜欢的玩偶为制作的表现内容,让儿童在尽兴地“做”和“玩”的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美术创造的无穷乐趣。??
我国木偶戏历史悠久,其中布袋木偶小巧玲珑,演员将食指伸进木偶的头颈,其他的手指分别伸进木偶的衣袖,灵活地操纵,进行有趣地表演。本课活动一的学习内容就是源于这种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传统工艺。把纸片卷一卷,折一折,使之能不紧不松地套在指头上,然后根据基本形体展开联想,使用多种材料,运用手工的基本方法,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手指偶。教材呈现了两种手指偶的形式,一种是将纸折成三角状基本型的“大公鸡”,一种是将纸卷成圆筒状基本型的手指偶。教材呈现了在一只手上套上多个手指偶的表现样式,他们的基本型相同,都是圆筒状,但是分别装饰成其他小动物形象。这样既拓展了指偶基本型的联想思路,同时又提供了多种材料的使用、表演方式等方面的选择。
2、重点: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运用手工基本方法做出漂亮的手指偶。
3、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手指偶,以及制作的精致。
三、教学准备、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准备
教具:手指偶、课件。
学具:卡纸、双面胶、彩笔、描边笔工具。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分析
一、故事导入
1、教师提问: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播放录像)
2、教师:老师很高兴为了你们请来了故事的主人公,看他们来了,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吗?
3、揭示课题,板书:手指偶。
从故事中初步感知手指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二、小练习
1、教师:今天手指偶们的到来,是有件事想请我们同学们帮帮忙,现在有请小红帽来说一说吧。(视频播放:小红帽说:同学们,我们觉得自己的同伴太少了,想请心灵手巧的各位同学,多做几个手指偶,加入我们的队伍,不知道各位同学愿不愿意帮助我们呢?)
2,教师引导:可是我们以前并没有做过,你知道怎么制作手指偶吗?)
3、学生猜一猜制作步骤。
4、(课件展示)教师:看!大公鸡按耐不住了,它想让大家先来帮它找到朋友,它很细心地带来了图解帮助大家,我们可不要辜负它,为了让其他手指偶也能尽快找到朋友,我们限时3分钟将图解部分折出来,要记住互相合作和帮助哦。
5、鼓励表扬完成较好的学生,并进行奖励。
6、(课件展示)教师:其他的手指偶也来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帮助它们,它们也不甘示弱带来了图解,我们再来尝试一下制作,这次也是限时3分钟,要记住需套牢手指哦。
7、鼓励表扬完成较好的学生,并进行奖励。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点。
通过情境的引导,让学生逐步了解制作的步骤及尝试制作。
三、添加装饰
1、继续情境教学,进一步引导学生。教师说:手指偶们说大家表现的太好了,这个基本型完成的那么好,接下来我们应该进行什么步骤?一起说一说吧。
2、学生谈谈自己想法。
3、教师小结:装饰:画、剪、贴。
通过学生的思考,然后互相交流并小结装饰部分。
四、作业要求
1、在已完成的基本型基础上,添一添,创作几个手指偶并加以装饰。
2、完成后,小组内评选出“最佳创意奖”和“人气指偶奖”。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通过小练习已掌握基本型制作方法,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表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展示评析
1、学生作业展示。
2、学生评价:你最喜欢哪一个手指偶?哪一个手指偶最有创意?为什么?
3、小组评比。
4、教师评价。
让学生通过展示、交流、评价来相互学习并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六、拓展
1、教师提问:除了用纸来制作手指偶,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也是可以制作出漂亮的手指偶的?
(播放课件,欣赏其他材料制作的手指偶图片)
2、教师总结。
通过总结让学生提高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