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4 22:2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33170012357100第1课 鸦片战争
选择题
1.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2.如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
3.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4.“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5.如图为 1800-1838 年间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据。下列事件与图中所反映的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虎门销烟 B.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6.“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 )
A.林则徐主持的禁烟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斗争
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花儿是美丽的,人们很难把美丽的花与战争相联,但近代史上,发生在中英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却因它(罂粟)而起,并以它命名,给中国历史带来深远影响,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英国为了割让中国土地
C.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8.下图是 1842 年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林则徐蜡像时派发的宣传单,较小的文字写着“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他和他的小脚老婆是唯一在我国被展示的这类人物”。由此可见,英国此举意在( )

A. 讽刺林则徐小脚夫人 B. 阐述中国战败的原因
C. 推卸发动战争的责任 D. 颂扬林则徐虎门销烟
9.《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0.史学家陈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内容应出现在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12.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13.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14.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禁毒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范文澜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中国……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主要是指(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6.《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D.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17.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非选择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有何举措?
(3)概括材料二中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
(4).鸦片战争带给我们哪些历史思考?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材料二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三 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道:“……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1)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谁?对“本大臣”应如何评价。
(2)结合材料二,谈谈鸦片对中华民族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光辉的一幕”指的哪一历史事件?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在“拒绝毒品”方面,作为中学生的你准备怎样做。
答案:
1-10:CDBAA; BCCAB; 11-17:ABCAD; AC
18.(1)清朝的闭关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而鸦片走私却可以牟取暴利,于是英国商人便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或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鸦片输入危害巨大。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并在虎门进行销烟。
(3)中国武器落后于英军,英国船坚炮利。不是,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4)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
19.(1)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危害中国人民的健康;使很多人家破人亡;导致大量白银外流;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加剧了政治腐败。
(3)虎门销烟。
(4)要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自己坚决不接触毒品;发现家人等有接触毒品行为的,要主动帮助他们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