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教案9)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教案9)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06 08:4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第 1课时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二、教案设计:
课题 水的组成 授课人 学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水的组成; ② 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③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 ① 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② 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2、确定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2、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播放一段水的录像资料。2、你知道哪些与水有关的成语与诗句吗?3、这么多有关水的成语与诗句,足以见人们对水寄予的感情和人们对水的熟悉程度,请看课件展示:水在生物体内的存在。你对水的了有多少?4、引入课题:拉瓦锡让水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而我们通过电解水也能得到它,并可以揭开水的组成秘密。 观看学生竞猜:如 水到渠成、山清水秀……思考水与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发展的关系。学生看书P50水的组成揭秘。 设置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水与生活、与工农业等的关系,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播放动画(水的电解实验) 组织学生讨论:两个电极上分别看到了什么?气体的体积比为多少?6、两种气体一样吗?它们是什么?播放动画(两种气体的验证)7、教师点评,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把这个变化写出来吗?你能得出水中含有哪些元素的结论?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8、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气体---氢气,大家对它了解多少?(教师播放有关氢气性质的课件、FLASH动画)9、引导比较氧气、氢气的元素组成与水的元素组成有什么不同?(投影辨析题) 铁(Fe)铜(Cu)氧气(O2) 过氧化氢(H2O2)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四氧化三铁(Fe3 O4)10、在上述、、、、、中根据组成元素的特点,又可以怎样分类呢?11、引导学生将大千世界的物质从宏观上怎样进行分类呢?12、课堂小结:学完本课题,你学到了些什么?(投影练习)13、作业布置:P49 L3 观察现象、分析讨论。归纳、小结。猜想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怎样验证?学生讨论,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的结论讨论回答,学生描述出有关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学生分析讨论以下物质从元素的组成上什么不同在纯净物中学生根据物质组成中元素的种类得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讨论辨析中,得出氧化物的概念相互讨论,将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物质自我反思学生思考、抢答。学生作业 将教师演示改为动画演示,让全体学生都看得清楚明白,便于为后面问题的讨论提供宏观素材,培养观察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氧气知识来学会验证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思维能力学会推理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会认识物质、归类物质的方法从组成中的细微差别来发现问题,得出新概念,培养创新精神。知识迁移、温故而知新,培养思维能力从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中来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升华巩固提高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