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题(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5 14:1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题(一)
选择题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厦门
B.
福州
C.
上海
D.
广州
2.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3.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中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
)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
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5.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下列内容不属于该条约的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D.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6.如图与下列哪一事件相关(  )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南京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瑷珲条约》
8.下图的雕塑是某地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景点。据此判断,与该雕塑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英军攻陷定海
C.
割香港岛给英国
D.
签订《南京条约》
9.“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材料中的“历史巨人”是指(
)
A.
陈化成
B.
林则徐
C.
琦善
D.
关天培
10.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  )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C.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1.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
南京条约:1842年8月,英国在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南京等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给英国。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时间
B.
签订地点
C.
内容
D.
危害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北方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
①中俄《瑷珲条约》 
②中俄《北京条约》 
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④中俄《改订条约》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13.下列两幅形势图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中国人民的抗争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近代化的探索
D.
列强的侵略
14.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是(
)
A.
石达开 西安
B.
朱元璋 北京
C.
洪秀全 天京
D.
杨秀清 广州
15.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他的主要依据是(
)
A.
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
B.
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
C.
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D.
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6.导致如下图中1843年前和1843年清朝纺织原料及纺织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英国机器纺织品的倾销
C.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
《马关条约》签订
17.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
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C.
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
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18.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19.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是因为两次战争(  )
A.
对中国的危害相同
B.
都是英国发动的
C.
性质和起因相同
D.
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0.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保持每年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采取的卑劣手段是(
)
A.
向中国大量出口工业品
B.
减少进口中国物资
C.
停止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D.
向中国走私鸦片
二、非选择题
1.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话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得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中国领土达到多少?
(4)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22.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伪引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引自张德坚:《贼情汇纂》
(1)洪杨诸贼分别指的是谁?伪天朝指的是什么?
(2)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2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中圆明园兽首“海外漂泊150余年”的原因与哪一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发动这次战争的侵略者犯下了哪一暴行?
(2)材料二中俄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你知道具体指什么吗?
(3)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太平军叛乱》
材料二: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答案
1-5CACAB
6-10BCABB
11-15CCDCC
16-20CDBCD
21、1)战争:鸦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2)第一个:《南京条约》
赔款最多:《辛丑条约》
(3)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妥协退让。
22、(1)洪秀全、杨秀清
太平天国
(2)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启示:①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年,既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斗争能力;②也客观的反映出在当时的情况下,农民阶级没有办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23、(1)第二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火烧圆明园。
(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奋发图强,加快经济建设,使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这样才能摆脱被压迫被侵略的命运。
24、(1)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
(2)转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