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7.神奇的放大镜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7.神奇的放大镜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25 10:3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五年级 课时 1
课题  神奇的放大镜
教学目标
这个动画主要是FLASH动画当中一个特殊的层——遮罩层的运用,同时还要应用要以前学过的动作补间动画。遮罩层是教材中首次出现,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遮罩层的作用,学会使用它制作出放大的效果。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与能力:
1.学会使用Flash遮罩层制作放大镜效果;
2.初步了解Flash中遮罩层的原理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探究学习,完成放大镜效果的动画。
2.通过制作神奇的放大镜动画,掌握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运用Flash遮罩动画创造作品的乐趣;
2.体验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发学习flash的兴趣。
教学重点 难点
教材是按动画制作步骤呈现的,这个动画中主要图层是“镜”、“大图”和“小图”。“小图”中的元件不被遮罩,在影片播放中都能显示(与遮罩层无关);“大图”中的元件是被遮罩的,需要透过“镜”元件才能看到。插入“放大镜”图层是为了使这个动画更加真实,增加趣味性和生活性。 教学重点:用遮罩层制作放大镜效果。
教学难点:遮罩层的原理。
教学策略的选择
1.整体的教学策略;2.突出重点的策略;3.突破难点的策略。 整体的教学策略采用自主探究专题学习网站,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动作补间动画部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完成,再根据操作情况进行点评小结。
对于遮罩层的运用采取自主探究和学生演示的学习方法,两种学习方式结合学习,突出遮罩层的特殊性和遮罩层与其他图层之间的关系。
突破难点的策略采用教师演示和讲解的方法。
课前准备:对授课班级的学生照一些张照片。
学案设计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出示一幅看不清头像的照片,让学生辨认。
引出放大镜的用途,揭示课题。
二、新授:
教师出示学生自学网站。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如何使用专题学习网站
图片素材:有制作放大镜用到的图片素材;
两种自学方式:一、视频教程;二、图文教程。两种学习方式任选,也可一起使用。
遮罩实例是完成放大镜后欣赏的遮罩实例。
(1)边学边做,完成遮罩动画(10分种)
分组教学:演示一名同学的动画作品,学生观察,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只有遮罩效果,没有放大效果,因为没有原图)
在制作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出要理解遮罩层原理。(5分钟)
出示课件,学生直观观察遮罩层和被遮罩层的关系。
课件把遮罩层和被遮罩层分别比作一张白纸和一幅照片,遮罩层上的图形就相当于把白纸裁剪掉部分,然后露出的底图就是被遮罩效果。
(遮罩层的基本原理是:能够透过该图层中的对象看到“被遮罩层”中的对象及其属性,但是遮罩层中的对象中的许多属性如渐变色、透明度、颜色和线条样式等却是被忽略的。通过“遮罩层”来达到有选择地显示位于其下方的“被遮罩层”中的内容的目地,在一个遮罩动画中,“遮罩层”只有一个,“被遮罩层”可以有任意个。)
(2)制作小图图层(10分钟)
学习教程里面的第二部分。
个别同学制作完毕后向全体同学广播演示制作过程。
(3)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学习教程第三部分,为放大镜加上手柄。
完善作品,测试影片。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上传作品,评价。(8分钟)
学生上传制作的作品,评价作品,并给予评价。
继续完善作品。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欣赏网站上的遮罩实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课件和讲解,突破难点。
明确学习任务,有效自主探究学习。
分布完成动画制作,把难于理解的大图小图分开做,减小制作难度。
因为本课应为2课时,而现在为一课时教学,所以设置分层教学,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完成此项任务。
(一)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