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学案
一、字音字形
考向 字音辨析
1.形声字,谨防声旁误导
故意将本字音标注成声旁音
例如:“莘莘学子”的“莘”(shēn)注成“xīn”,“胴体”的“胴”(dòng)注成“tóng”。
故意以同一声旁不同形旁的字注音
例如:“谥号”的“谥”(shì)注成“yì”,“舷窗”的“舷”(xián)注成“xuán”,“剽悍”的“剽”(piāo)注成“biāo”,“唾手可得”的“唾”(tuò)注成“chuí”。
故意用形近字的读音注音
例如:“木讷”的“讷”(nè)注成“nà”,“粗犷”的“犷”(guǎng)注成“kuàng”。
2.多音字,牢记据义定音
(1)多音字的分类
多音多义字
词性不同,读音不同
例如:“咽”在“吞咽”中读“yàn”,是动词;在“咽喉”中读“yān”,是名词。
意思不同,读音不同
例如:“裨”在“裨将”中的意思是“辅佐的;副”,读“pí”;在“裨益”中的意思是“益处”,读“bì”。
同义多音字
单纯词和用于合成词的读音不同
例如:“剥”在“剥花生”中是单纯词,读“bāo”;在合成词“剥削”中读“bō”。
口语和书面语读音不同
例如:“血”在口语中读“xiě”,在书面语中读“xuè”。
(2)多音字的辨析方法
以词性定音
例如:“泥”作名词时读“ní”,如“泥巴,泥潭,泥坑”;作动词时读“nì”,如“拘泥,泥墙,泥古”。再如:“熨”作名词时读“yùn”,如“熨斗”;作形容词时读“yù”,如“熨帖”。
以字义定音
例如:“摩”在“按摩”中的意思是“抚摩”,读“mó”。“摩挲”读“mó
suō”时,意思是“用手抚摩”;读“mā
sɑ”时的意思是“用手轻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
以构词功能定音
例如:“晃”在“明晃晃”中读“huǎng”;在“摇晃”中读“huàng”。
以语体定音
例如:“差”在书面语“偏差”中读“chā”,在口语“差点儿”中读“chà”。再如:“角”在书面语“口角(争吵)”中读“jué”,在口语“口角(嘴边)”中读“jiǎo”。
以语境定音
例如:“单”在“孤单、单纯”中读“dān”,在“单于(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中读“chán”,在地名“单县”中读“Shàn”。
3.同音字,合并归类识记
音同形似
例如:“功亏一篑(kuì)”和“振聋发聩(kuì)”,“涣(huàn)散”和“焕(huàn)发”。
音同形异
例如:“独树一帜(zhì)”和“卷帙(zhì)浩繁”,“妊娠(shēn)”和“深(shēn)奥”。
音近形异
例如:“考妣(bǐ)”和“辟(bì)邪”,“媲(pì)美”和“毗(pí)邻”。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衣着(zhuó) 果脯(fǔ)
给(gěi)养
揆情度(duó)理
B.蟊(máo)贼
呵(hē)护
湍(tuān)急
模棱(léng)两可
C.载(zài)体
供(gòng)认
涔(cén)涔
呱(guā)呱坠地
D.愠(yùn)色
角(jiǎo)色
畏葸(xǐ)
殒身不恤(xù)
剖析 A.“给”是多音字,在此读jǐ。C.“呱”读gū,习惯性误读字。D.“角色”中的“角”读jué,习惯性误读为jiǎo。
答案 B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
引吭高歌(háng)
B.豆豉(chǐ)
踝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
按图索骥(jì)
C.梗概(gěn)
删改(shān)
炊烟袅袅(niǎo)
明眸皓齿(móu)
D.搁浅(gē)
解剖(pōu)
鬼鬼祟祟(suì)
不屑一顾(xiè)
答案 D
解析 A.埋mán。B.跄qiàng。C.梗gě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高亢 引吭高歌 伉俪 沆瀣一气
B.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琅
C.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 言简意赅
D.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聩
答案 D
解析 A.kàng/háng/kàng/hàng。B.láng/láng/làng/láng。C.hái/hài/hái/gāi。D.全读kuì。
考向 形近字辨析
1.借助读音辨形
有些汉字的字形相近,但读音不同,对于这样的字,我们可以运用以音辨形法加以辨别。读准字音,有利于我们对错别字的识别。如“渎(dú)”和“赎(shú)”,读音完全不同,在具体的词语中,其字义字形当然也不同。读准了“稗官野史”中的“稗(bài)”,就不会将“稗”写成“裨(bì)”;读准了“奴颜婢膝”中的“婢(bì)”,就不会将“婢”写成“卑(bēi)”。
2.借助形旁辨形
面对形声字,仔细辨识形旁,就不容易出错。如“燥”“躁”“澡”三个字,“燥”的形旁为“火”,就可组成“干燥”“燥热”等词语;“躁”的形旁为“足”,就可组成“暴躁”“急躁”等词语;“澡”的形旁为“水(氵)”,就可组成“洗澡”“澡盆”等词语。再如,“绊脚石”的“绊”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使行走不方便”的意思,而“拌”是“搅拌”的意思;“旁征博引”的“博”是“广博”的意思,就不能写成“搏(搏斗)”。又如“狐”“孤”“弧”这三个字,声旁相同,但“狐”的形旁是“犬(犭)”,用“犭”做形旁的字,多与兽类有关;“孤”的形旁是“子”,用“子”做形旁的字,多与孩子有关,“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弧”的形旁是“弓”,用“弓”做形旁的字,一般与弓箭有关,“弧”在古代指弓,现指圆周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抓住形声字形旁的差别,区别其意义,进而判断字形的正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借助想象辨形
在识记形近字的字形时,可以借助想象,联想词义,以便判断。如“点拨”的“拨”和“拔河”的“拔”仅一笔之差,极易混淆;“拔河”的“拔”,右边是朋友的“友”字加一点,可想象成“小朋友们在一起拔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如“脱颖而出”,本指锥子的整个尖部透过布囊显露出来,后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其中“颖”指事物的尖儿,所以“颖”不能写成“颍”(从“水”,指颍河)。又如“刎颈之交”的“刎”是“用刀割脖子”的意思,是“刂”旁,故不能写成“吻合”的“吻”。
有些形近字不属形声字,然而字形容易使人混淆。对于这类形近字,平时就要多留意,多积累,认真整理,牢记在心,只有这样,解答字形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如“誊写”的“誊”与“荣誉”的“誉”,下半部分完全相同,而上半部分是有细微差别的,在解题时一定要仔细辨别。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尽管北洋海军中邓世昌、林永升等官兵浴血奋战,践行了“与军舰共存亡”的诺言,但总体上这支新式军队,与文恬武嘻的八旗绿营的腐败军风相差无几,无法经受实战的检验。
B.父亲笑咪咪地对母亲说:“手气不错,我赢了!先归还那个车把式的车和骡子钱,剩下的,撒开花,该买什么就买什么。”
C.在零售低价乱象充斥市场的今天,消费者亟须一场清澈的雨洗去迷蒙的雾霾。此次活动,国美一线主流产品降幅力度空前,确保线上线下最低价,重新定义家电低价标竿。
D.在无数人为汹汹疫情奋勇前行之际,网络上接连出现各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谣言,这类事件不断被曝光,再次突显了维护清朗网络环境的重要性。
剖析 A.“文恬武嬉”指文武官吏一味贪图享乐,不关心国事的腐败现象,其“嬉”不能写成拟声词“嘻”。B.“笑眯眯”是形容微笑时眼皮微微合拢的样子,与眼睛有关,故应为“目”字旁。C.“标杆”比喻榜样,不能写成“标竿”。
答案 D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焕发 剽悍 鼎立相助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璘选 更迭 流光异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C.砥砺 斡旋 别出心裁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甄别 笼络 休养生息 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答案 C
解析 A.“立”应为“力”。B.“璘”应为“遴”,“异”应为“溢”。D.“灰灰”应为“恢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妨碍 功夫片 钟灵毓秀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B.梳妆 吊胃口 瞠目结舌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C.辐射 入场券 循章摘句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蜚然 直辖市 秘而不宣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答案 A
解析 B.驰—弛。C.循—寻。D.蜚—斐。
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向 实词辨析
[“三方面”辨析近义实词]
实词,是指在词语中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其中以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在语境中的辨析为主。
一 从意义方面辨析
1.看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词语的用法也就不同。一组词语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2.看适用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体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方面;有的指事物的集合体,有的则指事物的个体,前者如“河流”“书籍”“树木”,后者如“河”“书”“树”。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析词义。
3.看词义的侧重
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关键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辨明了近义词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往往在所指的事物或现象的特点方面;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往往在所指的状态或性质方面。
二 从用法方面辨析
1.看使用对象
有很多实词有特定的使用对象。辨析时主要看词语是用于自己还是用于他人,是表谦称还是表敬称,是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用于特定对象。
2.看习惯搭配
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如:发扬—作风、传统;发挥—积极性、作用;改进—方法、工作。
3.看词性和语法功能
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该词的语法功能,从而准确辨析词义。
4.看是否重复
对词语意义理解不准确,经常会导致重复表达。辨析实词也可从表达重复与否的角度辨析。如“忍俊不禁”不能说成“忍俊不禁地笑”;“贻笑大方”不能说成“被人贻笑大方”。
三 从色彩方面辨析
1.看感彩
从感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彩。
2.看语体风格
语体指为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体式,一般分为口语(通俗)和书面语(庄重文雅)两大类。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科技、文艺、政论语体等。如:“见面”用于口语,“会见”用于书面语;生活中说的“土豆”,在植物学中称为“马铃薯”。
(2018·天津高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桓一段古潭般_______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蔓,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_______来。一棵倔拗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A.深邃 蜿蜒 荒疏
B.幽邃 蜿蜒 稀疏
C.深邃 曲折 稀疏
D.幽邃 曲折 荒疏
剖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深邃:深;深奥。幽邃:(山水、树林、宫室等)深而幽静。此处形容“悄无声息”的“河湾”,用有“深而幽静”之义的“幽邃”较为合适。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曲折:弯曲;(事情发展、故事情节)复杂,变化多。此处用来形容弯弯曲曲延伸的流水,与“蜿蜒”的第二个意思最为契合。荒疏:(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此处形容“枝叶梢头”的少,用“稀疏”较为合适。
答案 B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曾经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确实,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________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和经济纷纷落伍了。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比较近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________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________。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德国的迅速崛起,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归功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归功于将大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促成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长期积累。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的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________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现在的世界科技和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通过文化创新后来居上的。
A.区域 机制 发祥地 开垦
B.领域 机制 发源地 开辟
C.区域 机理 发祥地 开垦
D.领域 机理 发源地 开辟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1)区域:指土地的界线。领域:意识形态或社会活动的范围。这里指的是“科技和经济”,所以第一空选“领域”。(2)机理:事物变化的道理。机制:此处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前面有“体制”,所以第二空选“机制”。(3)发源地:①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②借指事物发端、起源的所在。发祥地: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文化等起源的地方。结合语境,第三空选“发源地”。(4)开垦:①把荒地开辟成可以种植的土地;②指开创某种事物。开辟:强调从无到有地打通、创建,比如说“开辟航线”。后面有“先河”,所以第四空选“开辟”。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实词,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民俗学是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________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过去某些学者看来比较________,仅限于民谣、民间故事、民间信仰及某些比较古怪的风俗;现在比较广阔,如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等)、社会组织、岁时风俗、人生礼仪以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切技术、文化等。民俗学的主要任务是用实地________的方法,把长时期被蔑视、被抹杀的民族基层文化资料________起来给以科学整理,进行精密分析、论证,揭示产生的社会原因,生长、消亡及传承、传播的规律,揭示它的社会作用。
A.受用 狭隘 勘查 搜集
B.享用 狭窄 调查 收集
C.受用 狭隘 调查 搜集
D.享用 狭窄 勘查 收集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①受用:享用,得益,但是有被动之意。享用:指使用或食用某种东西而得到满足的意思。这里没有被动的语境,所以第一空选“享用”。②狭隘:宽度、范围小;(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宏大宽阔。狭窄:宽度、范围小;心胸、见识等不宏大宽广。与“广阔”对应。此处两者可以通用。③勘查:对地形、地质构造、地下资源蕴藏情况等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此处对象是“文化资料”,应该填“调查”。④搜集:搜寻聚集。收集:使聚集在一起。因“基层文化资料”不需“搜寻”,只要“收集”即可,故选“收集”。
考向 虚词辨析
[“五看”辨析近义虚词]
虚词是指现代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的使用,偶尔也涉及助词。
1.看词性异同
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也就不同,只有把握了词性,才能准确使用。
例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做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
2.看搭配情况
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这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区别是“不但”后必须是否定内容才能与“反而”搭配。
3.看语气辨析
主要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是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是不如前者强烈。
4.看表达关系
虚词有用来表明或强化词语之间、短语之间和句子之间关系的作用,所以考生可以通过辨析词语、句子之间的关系来辨析虚词使用是否恰当。
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
5.看位置辨析
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等。
(2016·全国卷Ⅲ)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屏弃功利性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其实这
而
要
确定
所以
/
B
这其实
/
能
认为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却
会
/
可能
就是
D
这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剖析 ①处所填内容中需要有一个指示代词,用来指代前面内容、充当主语,而C项的“实际上”缺少主语,所以可排除C项;②处前后是并列关系,而D项“当然”表示对前文的认可推理,所以可以排除D项;③处所在分句意在点明“屏弃功利性”的作用,而A项的“要”则使该分句指向了“屏弃功利性”的目的,故排除A项;④处表示一种主观的认识,故用表示主观态度的“认为”较好;⑤处前后有明显的果和因的关系,故只能用“因为”;⑥处表示假设关系,与后文的“也”照应。综合以上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B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谈到疯狂的建筑师高迪和他的建筑,__①__要提到空间几何。虽然空间几何看上去是那样简单,__②__人们却难以用语言进行解释。__③__青年时代起,高迪就对这门学科痴迷不已,__④__影响了他的一生。尽管高迪的灵感来自生物和自然界的形态,__⑤__他所有的作品__⑥__暗含了严格的公式、计算,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一定
/
从
以至于
但是
都
B
/
但
首先
然后
然而
却
C
也
可是
/
并
不过
反而
D
或者
甚至
因为
最终
/
无不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第①处表态度上的肯定,应填写“一定”;第②处,前句中的“虽然”与后句中的“却”构成转折关系,无须再用关联词;第③处为固定搭配“从……起”;第④处表明前文内容所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和结果,应填写“以至于”;第⑤处所在句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第⑥处与前文“所有的作品”照应,应填写“都”。故答案选A项。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辩证地来看,我们首先得承认,中国传统的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与封建等级、家庭本位是紧密联系着的;__①__市场经济的发展则要求主体之间地位平等,__②__在市场中自主自立地参与竞争,__③__传统伦理价值观无疑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思想观念障碍。__④__,市场经济具有忽视社会伦理而单纯逐利的价值倾向,__⑤__不加以约束和限制,__⑥__损害人类伦理道德的整体发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但是
所以
可是
尽管
/
一定
B
/
如果
即使
因此
虽然
可能
C
虽然
但是
/
可是
与其
也许
D
而
/
因而
但是
如果
必将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①处后面的“则”字,要求与明显的表转折的连词搭配,所以排除B、C两项;⑤处的前后句构成明显的假设关系,所以排除A项。
考向 近义成语辨析
[近义成语辨析“七注意”]
在成语的使用中,意思相近的成语因忽略语素间细微的差别而造成误用现象。在众多的成语中,近义成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辨析这些近义成语就成了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知识点。
技法
示例
区别
1.注意词义侧重点
苟且偷生苟且偷安
两者都有“只顾眼前的安乐,不顾长远的利益”的意思。但前者指得过且过,勉强地生存下去,重在生存;后者指只图眼前安逸,得过且过,重在安逸。
2.注意词义范围
津津乐道津津有味
两者都可以形容讲话时兴致勃勃,但前者仅指谈论时很有兴趣,适用范围较窄;后者不仅指谈论,也可指有兴趣地看着、听着或吃得很有滋味,适用范围较广。
3.注意语义程度轻重
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前者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语义轻;后者形容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语义重。
4.注意感彩(褒义、中性、贬义)
夸夸其谈侃侃而谈
前者为贬义;后者为褒义。
5.注意语体色彩(书面语和口语)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
前者是书面语;后者为口语。
6.注意所指对象(人或物)
宵衣旰食勤勤恳恳
前者指君王勤于政务;后者范围对象较广。
7.注意语法搭配(有的成语只作状语,有的成语只作谓语,有的成语只作修饰语,有的成语不带宾语。)
轻而易举驾轻就熟
前者作状语,多放在谓语之前,他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挑战;后者作谓语,他做什么工作都能驾轻就熟。
(2018·全国卷Ⅱ)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剖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①“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泛指事物的消亡;“无疾而终”是无病而亡,指老年人自然死亡,比喻事情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而终止,含有不了了之的意思。所处语境强调戏曲的消亡,故应用“寿终正寝”。②“名垂青史”指好的名声永远流传;“名噪一时”是指名声在某一时期广为传播。所处语境强调在历史上一直有影响的艺术大家,而不是在某一时期有影响,故用“名垂青史”。③“兼容并蓄”即兼收并蓄,指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博采众长”是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所处语境侧重艺术大家采纳各大家的长处,故用“博采众长”。④“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所处语境是说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艺术家并没有一味模仿,而是能跳出模仿,故选“照猫画虎”。因此选C项。
答案 C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修路,对山水而言,破石动土,刀砍斧凿,撕裂植被是不可避免的。路,就像一条长长的沟壑,切割在山水之间。然而,在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中,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不再是粗暴的、枯燥的穿山越岭,而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京承高速,就是其中一条梦境般的快速路。不但看不出丝毫的撕裂痕迹,反而使人感到,这山水,这路,原本就是________的一体。这一切,是修路人用智慧、汗水营造出来的。这山山岭岭,这广袤的野地,虽无言则有心,记着他们的________,记着他们的流血与牺牲。这延伸路面,这些令人心惊的高山隧道,令人________。何谓劳动?就是用一颗热血的心,一双勤劳的手,创造出人间奇迹的行为。
路旁燃烧的那一排排火炬树,把山野和路面映照得格外鲜艳,使之生机盎然。这,是修路人留下的佳作。而那些曾经盛开的波斯菊,刚刚谢去,有些花朵仍坚持在枝头。还有野山菊,热热闹闹开得正盛,像是晚秋摆出的一道盛宴,是专门用来表彰种植它们的那些修路者的。尤其,金山岭下的那些野山菊,一丛丛、一片片地微笑在那里,仿佛与巍峨长城有个约定似的。它们遥相呼应,________。这,也是修路人留下的佳作。
A.鬼斧神工 筚路蓝缕 拍案叫绝 心有灵犀
B.天造地设 风餐露宿 叹为观止 心照不宣
C.鬼斧神工 筚路蓝缕 叹为观止 心照不宣
D.天造地设 风餐露宿 拍案叫绝 心有灵犀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①天造地设: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工。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这里形容山水和路仿佛自然形成的一样,用“鬼斧神工”不合语境,应用“天造地设”。②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辛苦。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这里没有创业艰苦之意,用“风餐露宿”合适。③叹为观止:现多赞叹所见事物已好到极点。对象只能是精妙之极、完美之至的事物。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多用于对某人的表演、作品等。这里的对象是自然景物,用“叹为观止”合适。④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也指互相之间明白或共同认可一件事物,做出相同的判断。同时,对对方心中所想所希望的予以回应,而无须对方提醒。心有灵犀: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意相通。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结合语境,这里选用“心有灵犀”不合适,对象不符,故用“心照不宣”。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迭、风云变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________。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
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________,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________。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虽然对“主流”的儒家________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这种对于“边缘”“支脉”和“下层”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语言学等领域中。
A.四分五裂 摩肩接踵 迥然不同 始终不渝
B.支离破碎 摩肩接踵 大相径庭 始终不渝
C.四分五裂 纷至沓来 迥然不同 一如既往
D.支离破碎 纷至沓来 大相径庭 一如既往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①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这里用来修饰“记载”,“支离破碎”合适。②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这里是指“西洋和东洋的学者”纷纷到来,并非人多拥挤。用“纷至沓来”合适。③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迥然不同”语意太重,而且“西洋和东洋的学者”与“传统中国学者”二者之间的“关注重心”并非完全不同。这里用“大相径庭”合适。④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始终不渝:自始至终不改变。这里修饰“研究”,用“一如既往”合适。
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向 辨析病句
一 语序不当
从语法角度看,语序不当对单句来说主要是词序不当,对复句来说主要是句序不当;从语意角度看,语序不当可能引起不合事理、表意不明、主客颠倒等语病。
语序不当,主要有多层定语的语序不当、多层状语的语序不当、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并列词语或分句语序不当等。
多层定语语序
①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短语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简记为“属指动形名”。可以记一个典型例句:她是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性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女教练。
并列词语(短语)语序
注意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注意范围上的大小顺序注意程度上的轻重顺序注意逻辑上的承接(或递进)顺序
分句语序
承接、递进关系的复句,分句次序有先后、轻重的关系,前后不能颠倒
关联词语序
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主语应置于关联词前
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各分句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后
二 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合特定的结构规律。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
辨析搭配不当
语法检索法
识别搭配不当的病句,可用语法手段检索,即“主干枝叶梳理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去掉,紧缩出主干(主、谓、宾),看主、谓、宾搭配是否得当;如果没有问题,再看枝叶与主干(即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是否得当。
特征辨析法“六看”
①看主语、谓语与宾语,判断主宾、主谓、谓宾搭配是否有问题。
②看见句中有数量词,检查是否与中心词搭配。
③看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有彼此失应的问题。
④看见句中有双面词语,检查是否有前后失应的问题。
⑤看见“是”字句,检查是否有主宾搭配不当的问题。
⑥看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关联词是否搭配。
三 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除无主句、独词句和省略句(如行文中的逻辑主语省略)外,一般句子都要有主语。谓语是及物动词的,后面必须有宾语。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凡是应该有的成分而没有,导致意思模糊不清,甚至不可理解的,就是句子成分残缺。其中主语和宾语的残缺在高考考查中频率较高。
成分赘余。一是重复;二是句子里多了根本不该有的成分,造成意思不通,不好理解。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修饰成分赘余等。
辨析成分残缺
主语残缺
看是否滥用介词掩盖主语。
看是否暗中更换主语。
看定语过长是否丢失主语。
谓语残缺
看句首陈述对象是否缺谓语。
看是否有与宾语相呼应的谓语中心词。
宾语残缺
看动词后是否有相应的宾语。
看定语过长是否遗失宾语。
缺乏必要的虚词或修饰成分
看见关联词语,(注意分句逻辑关系)检查关联词语是否残缺。
注意动词前面的状语,看是否缺少介词。
辨析成分赘余
发现句中有“否则”,检查是否同义重复
关注常见词义重复的词语:(1)(亲眼)目睹;(2)(十分)酷爱;(3)(非常)罕见;(4)(过去的)往事;(5)(目前的)现状;(6)(过高的)奢望;(7)(这)其中、(这)其间;(8)涉及(到);(9)(不良)陋习;(10)(再次)重返;(11)公诸(于)众;(12)出自(于);(13)(目前)当务之急;(14)邂逅(相遇);(15)(无数)莘莘学子;(16)(互相)厮打;(17)(难言之隐的)苦衷;(18)(浑身)遍体鳞伤;(19)(过分的)溢美之词;(20)(感到)自惭形秽;(21)(百姓)生灵涂炭;(22)(正)方兴未艾;(23)(首次)破了天荒;(24)(连续)蝉联冠军;(25)悬殊(很大);(26)(胜利归来)凯旋;(27)截至(到);(28)(首)开先河;(29)(国外)舶来品;(30)(令人)堪忧;(31)(可)堪称;(32)囊括(全部);(33)(不言而喻的)潜台词;(34)(一天一天)日臻完善;(35)忍俊不禁(笑起来);(36)(独自)孑然一身;(37)至少……(以上);(38)大约……[左右(上下)];(39)否则(不这样);(40)(第一部)处女作。
四 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主要包括句式杂糅、中途易辙、藕断丝连(前后牵连)。
(一)“句式杂糅”是指两个本来结构合理、表意清楚的句子糅合在一起,引起结构混乱,造成表意不明。
(二)“中途易辙”是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使前一句话的意思游离。
(三)“藕断丝连”是指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开头,也就是把两句话不恰当地合并成一句话,也叫“前后两兼”或“前后牵连”。
下面是防止结构混乱三法:
防止结构混乱
压缩主干法
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间的组合与搭配。
造句类比法
根据原病句的结构,再造一个相对简单的语句,与原病句进行类比,从而找出病因。
句式检索法
看所给的语句是一个句子还是两个不完整的句子粘连在一起,有没有共用成分。
五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就是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白。
辨析表意不明的“两种方法”:
1.区分真假歧义句
真歧义是指一句话既能这样理解,又能那样理解,使人无所适从。假歧义是指有的句子从局部看具备了歧义句的特征,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
2.辨表意不明词
一看数量短语。数量短语与“的”同时出现,常会产生歧义。二看多音、多义词。它往往容易造成歧义。三看代词。代词如“这”“这些”“其”等在句中易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四看“和”字。“和”既可作介词又可作连词,因为词性不同,在句中作用也不同,容易产生歧义。
六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是指句子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这类句子结构完整,搭配合理,因此有较大的迷惑性。
不合逻辑的现象主要有:概念混乱、否定不当、主客颠倒、前后矛盾、不合事理等几种类型。除了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看句子表述的逻辑是否正确,句意关系是否合理外,还可以从特征方面辨析:
一看并列词语,辨析是否种属并列、种属异类或种类不一,并列词语前后顺序是否得当。
二看否定词,看多重否定中的否定是否得当,尤其是隐性否定词,如“防止”“避免”“切忌”“禁止”“难免”“杜绝”等,以及反问句“难道……”,辨别是否否定不当。
三看表数量词语,辨别表述是否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逻辑。
四看介词,“A对(于)B”“A与(和)B”,辨别是否主客颠倒。
五看表范围、程度的副词,如“全”“都”“凡”“历来”“从来”等,辨别是否自相矛盾。
六看表因果的连词,如“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辨别是否强加因果等。
考向 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是在正确辨析病句的基础上,按修改病句的总体原则进行的。对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
1.修改病句的原则
(1)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意。
(2)修改后不能出现新的语病。
(3)要保持句子的简洁。
(4)要根据表达需要修改,尽量做“小手术”——以最小最少的改动达到最好的效果。
2.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补。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如:“分手在即,情意绵绵,在毕业典礼上,放声歌唱。”这一句缺少了主语“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2)删除。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的”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改为“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或者“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3)调整。修改语序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或分句的位置错了。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读完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应改为“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4)替换。修改搭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如:“顿生瞻仰、思念之情”,“瞻仰”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用在“情”前面不恰当,可改用“敬仰”。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金庸的小说雅俗共赏,不但一些高层次的学者对作品的评价很高,一般的民众也非常喜欢。②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能够促进教材的多元化。”③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认为,“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不断改进,与统一教材配套的辅助读本也变得越来越丰富。④金庸小说的文笔很不错,可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水平。”⑤对于葛教授的看法,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个学校的语文教师基本持赞同意见,认为说得非常有道理。⑥然而部分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葛教授的看法却不以为然。
序号
修改
剖析 ①句前后分句的递进关系弄反了,应进行调换。②句成分残缺,应该是“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④句搭配不当,“激发……水平”搭配不当,可改成“和提高语文学习的水平”。⑤句表意不明,“几个学校的语文教师”这个短语有歧义,可改为“几所学校的语文教师”。
答案
序号
修改
①
将“不但一些高层次的学者对作品的评价很高,一般的民众也非常喜欢”前后句语序调换,改为“不但一般的民众非常喜欢,一些高层次的学者对作品的评价也很高”
②
在“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语文”后加上“课本”
④
“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水平”一句中“激发”与“水平”搭配不当,可以改为“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语文学习的水平”
⑤
将“几个学校的语文教师”改为“几所学校的语文教师”
1.下面六个句子中五个有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虽然中国空间站工程还有大量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但仍将在十年后使中国成为那时世界上唯一独立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②天柱山以超高压变质带经典地段享誉世界,成为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典型地区,去年9月被正式荣膺“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③从一项由25个国家参与的最新调查显示,凭借为慈善事业作出的努力,网坛名将费德勒的全球声望已超过盖茨和乔布斯。
④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⑤明知这样做,买到的时间与空间有限,还要买一点是一点,美联储满怀苦衷推出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但苦涩味似乎越来越重。
⑥“豆腐文化节”开幕的那一夜,浪漫与欢乐、梦想和真诚,都铭刻在一个梦幻绚丽的舞台上,凝聚在一份五彩斑斓的记忆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句将“虽然”调到“中国空间站工程”后面。②句删去“被”,或将“荣膺”改为“授予”。③句删去“从”。⑤句将“推出的”改为“推出了”。⑥句“铭刻”与“凝聚”调换位置。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①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句中前后分句主语一致,都是“中国空间站工程”,故关联词“虽然”应在主语后。②“荣膺”是“光荣地获得”的意思,在它前面不能用“被”字。③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⑤虚词误用,此句的主语是“美联储”,若保留其后的“的”字,就变成“超宽松货币政策”是主语了,与后面的语境不符。⑥搭配不当,应调整为“凝聚……在舞台上”“铭刻……在记忆中”。
2.下面五个句子中有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连续3天的雷雨天气导致成都双流机场航班延误,为尽快将旅客送到目的地,双流机场昨晚继续采取通宵运行来抢运滞留的旅客。
②“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偶像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③中国有超过3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海域,还有众多的内陆水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重要地位。
④今年我省对外招商的重点项目是在农业、交通、信息产业的技术改造方面,并将在改良投资环境的同时,注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外来投资者适当的优惠。
⑤艺术大师张大千不仅使西方艺术界、学术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特殊性和辉煌性,也使海外华人重新认同了中华文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句在“通宵运行”后加“的方式”或“的措施”。③句删去“超过”或“多”。④句将“改良”改为“改善”。⑤句将“不仅”“也”后面的内容互调。
解析 解此题,须分两步:首先要对五个句子进行辨析,找出语病,然后用“增”“删”“换”“移”等方法进行修改。
①句成分残缺。缺少“采取”的宾语中心语,用“增”的方法进行修改。在“通宵运行”后加“的方式”或“的措施”。③句成分赘余。“超过”与“多”语意重复,用“删”的方法进行修改。删去“超过”或“多”。④句搭配不当。“改良”与“投资环境”动宾搭配不当,用“换”的方法进行修改。将“改良”改为“改善”。⑤句语序不当。“不仅”“也”后面的内容位置不当,用“移”的方法进行修改。将“不仅”“也”后面的内容互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语言文字运用
【2020——2018年高考真题】
【2020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流行语生动反映出人们在精神消费方面的愿望。纵观古今,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于旅游。一场完美的旅行,必须要选择一家称心如意的酒店。那么在古代,外出旅行或者出门办事,人们如何解决住宿问题呢?
西周早期,统治者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广修客舍,便于各地诸侯入朝纳贡和朝觐时休息。春秋战国时期,名为“传舍”或“逆旅”的客舍也出现了。西汉初期,各地均在交通要道上设立驿馆。南北朝时,许多王公贵族发现经营旅馆存在巨大商机,竞相建置,旅馆林立城中。唐朝繁盛,各国使者纷纷到大唐学习、取经。为了彰显唐人风度,官方旅馆的建设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民间旅馆的发展也相当可观。据《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在临安,私营旅馆临街而立,热闹非凡,尤其是西湖岸边的湖景旅馆,密密匝臣,令人()。陆游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就是在杭州西湖砖街巷的一家湖景旅馆里写的。明初,全国要冲均设驿馆、递铺,“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最常见。至晚清,中国的旅馆业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取材于刘中才《回到古代住旅馆》)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
A.热衷
左顾右盼
局面
B.热衷
眼花缭乱
格局
C.热心
眼花缭乱
局面
D.热心
左顾右盼
格局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据《太平广记》记载,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
B.《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
C.《太平广记》记载的岐州富豪开设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可谓世所罕见。
D.据《太平广记》记载,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可谓世所罕见。
3.下列与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绝句
B
舍相如广成传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散文
C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乐府诗
D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陆游
《卜算子·咏梅》
词
A.A
B.B
C.C
D.D
【答案】
1.B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热衷”,十分爱好(某种活动),犹醉心,沉迷,其后常搭配“于”,即“热衷于……”;“热心”,犹热情,谓有兴趣,肯尽力,积极主动,着重形容内心有兴趣,常用于对事;从语境来看,“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于旅游”,由“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这一信息可知,此处应是说当今社会人们对旅游的沉迷,应使用“热衷”。
第二处,“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结合语境“西湖岸边的湖景旅馆,密密匝臣”可知,此处是形容面对这些密密匝匝旅馆的感觉,应使用“眼花缭乱”。
第三处,“局面”,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形势,规模;“格局”,结构和格式;从语境来看,语境是说“全国要冲”“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结构格式,应使用“格局”。
故选B。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据《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第一个问题,成分残缺,“可以容纳……”缺少主语,可以删除“据”,并把“了”改为“的”,让“私家旅馆”做后面句子的主语;第二个问题,“不可谓世所罕见”滥用否定词导致语义表达反了,“不可谓”意思是“不可以说是、不可以称为”,“世所罕见”意思是“在整个世界上都很少看到过。比喻特别稀有,非常珍贵”,语境要表达的意思是岐州富豪所开的私家旅馆是世所罕见的,但多了“不”,让句意表达反了,可以删除“不”。A项,“不可谓世所罕见”滥用否定词导致语义表达反了;B项,结构混乱,前面句子的主语是《太平广记》,而“可以容纳”的主语应是“私家旅馆”,偷换主语;“不可谓世所罕见”滥用否定词导致语义表达反了;C项,“岐州富豪开设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搭配不当,前一句的主语是“岐州富豪”,而“容纳千人食宿”的应该是“私家旅馆”,可以在“开设”后面添加“的”。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在课内学习的时候要注意识记,尤其要关注作者、朝代、国籍、自豪、代表作品、文学成就、文学流派等。本题要求选择“与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C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乐府诗”错误,“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出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不是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故选C。
【2019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瞭望,常常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天暮上,群星闪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___________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统在北斗星的周围,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倾泄下一片光华。极光形状各异,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极光运动所造成的________的瑰丽景象,时动时静,变换莫测,是大自然这个魔法师,以苍穹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其本色不外乎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___________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瞭(liáo)望天暮(mù)俯瞰(kàn)
B.黑魆(xū)魆摇曳(yè)萦(yíng)绕
C.皓(hào)月倾泄(xiè)一模(mó)一样
D.瑰(guī)丽变换(huàn)莫测苍穹(qióng)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飘洒
瞬息万变
出神入化
B.散落
瞬息万变
鬼斧神工
C.散落
浩如烟海
出神入化
D.飘洒
浩如烟海
鬼斧神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B.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引起广泛关注。
C.“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D.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答案】
1.B
2.A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根据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本题中,A项,“瞭望”的“瞭”应读liào,指远望;“天暮”的“暮”应为“幕”,指笼罩大地的天空。C项,“倾泄”的“泄”应为“泻”,“倾泻”指(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而“泄”一般指液体或气体排出;“一模一样”的“模”应读mú。D项,“变换莫测”的“换”应为“幻”,“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故选B。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飘洒”,飘落,从上往下散落;“散落”,分散地往下落。第一处是形容“一缕”“彩虹光带”,“飘洒”能体现其飘拂之姿态,应使用“飘洒”。“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前者形容变化快、多,后者形容丰富,且后者主要形容文献资料。第二处,是形容“景象”,且后面说“变幻莫测”,强调变化之多,应使用“瞬息万变”。“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好像不是人工所能制成。第三处,是把大自然比作画家,突出其技艺的绝妙,应使用“出神入化”。故选A。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题中,A项,“扩大……吸引力与知名度”搭配不当,“吸引力”应是“提高”,即改为“提高……吸引力与知名度”。B项,“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人类史上首张……”结构混乱,前一句的主语是“科学家”,“经过……”是介宾短语,在句中做状语,由此可见句子中没有谓语,这一句还没有说完,下一句就另起话头,以“照片”为主语,属于结构混乱中的中途易辙,可以改为“经过全球2000……努力”。C项,“旨在……为目的”结构混乱,该句把“旨在……”和“以……为目的”两句杂糅到一起,二者可以留其一。故选D。
【2018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着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______来。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
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
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
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深邃蜿蜒荒疏
B.幽邃蜿蜒稀疏
C.深邃曲折稀疏
D.幽邃曲折荒疏
【答案】
1.D
2.B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A.悄(qiāo)无声息——(qiǎo),盘垣——盘桓;B.蓊(wēng)郁——(wěng);C.倔拗(ào)——(niù)。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深邃:深远、深奥、深沉;幽邃:幽深、深远。根据文中“悄无声息”,形容环境的安静,选“幽邃”合适。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曲折,指弯曲、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违背自己本意的奉承。第二空修饰的是“流水”,选“蜿蜒”合适。荒疏:指浮躁、荒唐;没有注意而失礼。稀疏:(物体、声音等)宽松;不稠密。第三空修饰的是“枝叶梢头”,选“稀疏”合适。所以本题选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主语不一致,应该把“写作了”改为“写作的”;B.语序不当,把“倾尽毕生精力”调至到“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这句的前面;D.关联词语误用,把“无论”改为“不论”。
4.下列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
四书
语录体
舍生取义
逝者如斯夫
B
《三国演义》
章回小说
以时间为序
拥刘反曹
三打祝家庄
C
《家》
现代小说
巴金
高觉新
激流三部曲
D
《哈姆莱特》
悲剧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卡西莫多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A.舍生取义出自《孟子》;B.三打祝家庄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D.卡西莫多,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巴黎圣母院》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近三年名校模拟题精选】
【汉沽六中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考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
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深(?)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
,其懿行(
?)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
?)守祖训,流风余韵,
,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1.
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萃
孚fóu
佳
恪gé
B.
粹
负
fú
佳
恪kè
C.
粹
负fù
嘉
恪gé
D.
萃
孚fú
嘉
恪kè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继承
仰慕
纷至沓来
B.
沿袭
追慕
绵延不绝
C.
沿袭
仰慕
绵延不绝
D.
继承
追慕
纷至沓来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第一空考查字形,正确写法应为“出类拔萃”;第二空考查字音和字形,“深孚众望”指意思是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深负众望”指辜负大家的期望。据前文“出类拔萃”等词可知,此处应为“深孚众望”,“孚”的正确读音为“fú”;第三空考查成语“懿行嘉言”的正确写法,该词的含义为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嘉”的含义为“美好的、有益的”,故选“嘉”;第四空考查“恪”的读音,应读作“kè”。
故选D。
【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继承: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遗嘱接受死者的财产、职务、头衔、地位等。沿袭:依照旧传统或原有的规定办理;因袭。该处修饰“家风”,从含义上有因袭之意,故选“沿袭”。第二空,仰慕:敬仰思慕。追慕:追念,仰慕。根据前文“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宗仰”已包含“仰慕”之意,所以此处要用“追慕”。第三空,纷至沓来:意思是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多用于来指人。绵延不绝:连续不断,一直延续。从修饰对象上可排除“纷至沓来”,所以应选“绵延不绝”。
故选B。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春节假期,全国路网运行总体正常有序,据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监测显示,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及各大中城市出入口收费站通行状况基本良好。
B.
欧盟决定将欧洲药品管理局迁往荷兰,因为该机构有超过80%以上的雇员在接受问卷调查时希望新的办公地点是荷兰。
C.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北京举行神州十一号返回开舱,与研制单位和搭载单位代表一道,共同见证搭载物品出舱。
D.
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答案】D
【解析】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A项,“据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监测显示”,结构混乱,“据……显示”是“据……”和“……显示”的杂糅,删其一。
B项,“超过80%以上”成分赘余,“超过”和“以上”,语意重复,删其一。
C项,“举行神州十一号返回开舱”成分残缺,应改“举行……开舱仪式”。
故选D。
【2020届南大奥宇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
。阅读诗词,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享受着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
),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
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
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A.
盈盈秋水
脍炙人口
引人入胜
顺其自然
B.
源头活水
脍炙人口
引人注目
自然而然
C.
源头活水
朗朗上口
引人入胜
自然而然
D.
盈盈秋水
朗朗上口
引人注目
顺其自然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还因为人们热爱古代悠闲自在的生活
B.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得令人窒息
C.
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
D.
古代的生活节奏比现在的要舒缓得多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B.
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欢愉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C.
人们享受着诗词语言,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D.
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享受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源头活水: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盈盈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结合“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分析,选用“源头活水”。
朗朗上口:是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结合“诗词大都比较凝练”分析,此处应该是讲诗词诵读比较顺口,选用“朗朗上口”。
引人入胜:是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修饰“形式”,选用“引人入胜”。
自然而然:指自然如此。顺其自然:指指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不人为去干涉。结合“诗意”“存在”分析,选用“自然而然”。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前文有个“是因为”,所以承前统一句式用“还因为”,这就排除B项、D项。
后文有“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所以接“生活节奏较快”,排除A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中,搭配不当,“感知……欢愉”搭配不当,“享受……思想”搭配不当。
B项,“享受”“思想”搭配不当。
C项,成分残缺,“享受”后面缺少宾语,“享受着诗词语言”表述不完整。
D项,搭配不当,“感知”和“享受”当互换位置。
故选A。
【2019年河西区二模】
一、(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巍峨的云峰上,霎时峭壁生辉;转眼间,脚下山林云消雾散,满山苍翠,
着雕檐玲珑的古代建筑群。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古人盛赞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天湖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飘缈的几缕云恰好
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霎(shà)时
飘(piāo)缈
云消(xiāo)雾散
B.巍(wèi)然
兀(wù)立
翠竹成荫(yīn)
C.嵯(jiē)峨
蓊(wěng)郁
擎(qíng)手捧日
D.湛(zhàn)蓝
荫翳(yì)
雅趣盎(àng)然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掩盖
仰视
构成
B.掩映
仰望
构成
C.掩映
仰视
组成
D.掩盖
仰望
组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今,支付短信验证码、短信余额提醒等都与用户绑定的联系电话相连,手机成了银行和支付机构验证个人身份和保护个人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B.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
C.他竟然当场勃然大怒,十分无礼地出言不逊,狠狠地损了我们一顿。
D.仪式感是闪烁在人性河道上的灯塔,它总是以它的精神内涵照彻混沌,点拨人心;人类的卑微和伟大,常常是通过仪式才得以凸显出来的。
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
长篇叙事诗
乐府双璧
南北朝
万里赴戎机
B
《孟子》
四书之一
儒家经典
战国
民贵君轻
C
《儒林外史》
纪实体小说
吴敬梓
清代
范进中举
D
《西游记》
神话小说
吴承恩
明代
大闹五庄观
1.D
(A缥缈/飘渺,
B巍然wēi,
C嵯峨cuó)
2.B
3.D
(A项主宾搭配不当,“手机”成为“重要工具”;B项句式杂糅,“对于……来说”
或者“在……看来”两个句式选择一个;C项重复,删去“十分无礼地”。)
4.C
(《儒林外史》是长篇讽刺小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1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语言文字运用
【2020——2018年高考真题】
【2020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流行语生动反映出人们在精神消费方面的愿望。纵观古今,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于旅游。一场完美的旅行,必须要选择一家称心如意的酒店。那么在古代,外出旅行或者出门办事,人们如何解决住宿问题呢?
西周早期,统治者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广修客舍,便于各地诸侯入朝纳贡和朝觐时休息。春秋战国时期,名为“传舍”或“逆旅”的客舍也出现了。西汉初期,各地均在交通要道上设立驿馆。南北朝时,许多王公贵族发现经营旅馆存在巨大商机,竞相建置,旅馆林立城中。唐朝繁盛,各国使者纷纷到大唐学习、取经。为了彰显唐人风度,官方旅馆的建设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民间旅馆的发展也相当可观。据《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在临安,私营旅馆临街而立,热闹非凡,尤其是西湖岸边的湖景旅馆,密密匝臣,令人()。陆游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就是在杭州西湖砖街巷的一家湖景旅馆里写的。明初,全国要冲均设驿馆、递铺,“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最常见。至晚清,中国的旅馆业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取材于刘中才《回到古代住旅馆》)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
A.热衷
左顾右盼
局面
B.热衷
眼花缭乱
格局
C.热心
眼花缭乱
局面
D.热心
左顾右盼
格局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据《太平广记》记载,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
B.《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
C.《太平广记》记载的岐州富豪开设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可谓世所罕见。
D.据《太平广记》记载,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可谓世所罕见。
3.下列与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绝句
B
舍相如广成传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散文
C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乐府诗
D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陆游
《卜算子·咏梅》
词
A.A
B.B
C.C
D.D
【2019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瞭望,常常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天暮上,群星闪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___________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统在北斗星的周围,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倾泄下一片光华。极光形状各异,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极光运动所造成的________的瑰丽景象,时动时静,变换莫测,是大自然这个魔法师,以苍穹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其本色不外乎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___________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瞭(liáo)望天暮(mù)俯瞰(kàn)
B.黑魆(xū)魆摇曳(yè)萦(yíng)绕
C.皓(hào)月倾泄(xiè)一模(mó)一样
D.瑰(guī)丽变换(huàn)莫测苍穹(qióng)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飘洒
瞬息万变
出神入化
B.散落
瞬息万变
鬼斧神工
C.散落
浩如烟海
出神入化
D.飘洒
浩如烟海
鬼斧神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B.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引起广泛关注。
C.“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D.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2018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着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______来。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
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
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
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深邃蜿蜒荒疏
B.幽邃蜿蜒稀疏
C.深邃曲折稀疏
D.幽邃曲折荒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4.下列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
四书
语录体
舍生取义
逝者如斯夫
B
《三国演义》
章回小说
以时间为序
拥刘反曹
三打祝家庄
C
《家》
现代小说
巴金
高觉新
激流三部曲
D
《哈姆莱特》
悲剧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卡西莫多
A.A
B.B
C.C
D.D
【近三年名校模拟题精选】
【汉沽六中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考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
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深(?)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
,其懿行(
?)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
?)守祖训,流风余韵,
,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1.
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萃
孚fóu
佳
恪gé
B.
粹
负
fú
佳
恪kè
C.
粹
负fù
嘉
恪gé
D.
萃
孚fú
嘉
恪kè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继承
仰慕
纷至沓来
B.
沿袭
追慕
绵延不绝
C.
沿袭
仰慕
绵延不绝
D.
继承
追慕
纷至沓来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春节假期,全国路网运行总体正常有序,据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监测显示,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及各大中城市出入口收费站通行状况基本良好。
B.
欧盟决定将欧洲药品管理局迁往荷兰,因为该机构有超过80%以上的雇员在接受问卷调查时希望新的办公地点是荷兰。
C.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北京举行神州十一号返回开舱,与研制单位和搭载单位代表一道,共同见证搭载物品出舱。
D.
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020届南大奥宇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
。阅读诗词,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享受着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
),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
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
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A.
盈盈秋水
脍炙人口
引人入胜
顺其自然
B.
源头活水
脍炙人口
引人注目
自然而然
C.
源头活水
朗朗上口
引人入胜
自然而然
D.
盈盈秋水
朗朗上口
引人注目
顺其自然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还因为人们热爱古代悠闲自在的生活
B.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得令人窒息
C.
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
D.
古代的生活节奏比现在的要舒缓得多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B.
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欢愉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C.
人们享受着诗词语言,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D.
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享受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2019年河西区二模】
一、(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巍峨的云峰上,霎时峭壁生辉;转眼间,脚下山林云消雾散,满山苍翠,
着雕檐玲珑的古代建筑群。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古人盛赞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天湖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飘缈的几缕云恰好
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霎(shà)时
飘(piāo)缈
云消(xiāo)雾散
B.巍(wèi)然
兀(wù)立
翠竹成荫(yīn)
C.嵯(jiē)峨
蓊(wěng)郁
擎(qíng)手捧日
D.湛(zhàn)蓝
荫翳(yì)
雅趣盎(àng)然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掩盖
仰视
构成
B.掩映
仰望
构成
C.掩映
仰视
组成
D.掩盖
仰望
组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今,支付短信验证码、短信余额提醒等都与用户绑定的联系电话相连,手机成了银行和支付机构验证个人身份和保护个人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B.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
C.他竟然当场勃然大怒,十分无礼地出言不逊,狠狠地损了我们一顿。
D.仪式感是闪烁在人性河道上的灯塔,它总是以它的精神内涵照彻混沌,点拨人心;人类的卑微和伟大,常常是通过仪式才得以凸显出来的。
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
长篇叙事诗
乐府双璧
南北朝
万里赴戎机
B
《孟子》
四书之一
儒家经典
战国
民贵君轻
C
《儒林外史》
纪实体小说
吴敬梓
清代
范进中举
D
《西游记》
神话小说
吴承恩
明代
大闹五庄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