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7 估一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7 估一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5 21:5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数学下(JJ)
第7课时 估一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的含义。
2.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勇于发表意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的含义。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海边游玩的录像。
师:大家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美丽的大海,人们在海边游玩。
生2:我看到了很多小朋友在海滩上捡贝壳。
师:对,今天丫丫一家也来到了海边捡贝壳,他们到底捡了多少个贝壳呢?我们一起去瞧瞧。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26页看主题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说说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师:从图中,我们能知道他们分别捡了多少个贝壳吗?
生1:妈妈捡了22个贝壳。
生2:爸爸捡了50个贝壳。
生3:丫丫捡了18个贝壳。
师:谁捡得最多?谁捡得最少?
生:丫丫捡得最少,爸爸捡得最多。
生1:体验大小的相对性。
师:妈妈捡的和丫丫比怎样?
生:妈妈捡的比丫丫多。
师:妈妈捡的比丫丫多很多吗?
生:没有,只多了一点。
师: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妈妈捡的比丫丫多一些。
(教师说完正确的表达,可以请几名学生说一说。)
师:爸爸捡的和丫丫比怎样?
生1:爸爸捡的比丫丫的多得多。
生2:爸爸捡的比丫丫的多得多。
师:相比较而言,当然爸爸捡的比丫丫捡的多得多了。
利用兔博士再次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1:丫丫比妈妈捡的贝壳少一些。
生2:丫丫比爸爸捡的贝壳少得多。
师:为什么丫丫和妈妈比说“少一些”,和爸爸比说“少得多”呢?
生:因为丫丫捡的18个和妈妈捡的22个相差不多,和爸爸的50个相差很远。
师:对,当两个数相差很多时,就可以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或小数比大数少得多。当两个数相差不多时,就说大数比小数多一些或小数比大数少一些。
2.质疑反馈,点拨引导。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一些质疑。)
生1:“多一些”“多得多”我觉得有点乱。
生2:“少一些”“少得多”不太理解。
师:小朋友真勇敢,不懂就问。那大家与老师一起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教师和同学们猜一猜年龄。教师在猜的过程中用上“多一些,少一些”之类的提示语。)
3.数学游戏
(1)教师示范。教师在纸上写一个数字。
师:我写了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是3。
生:是23吗?
师:比23大多了。
生:是83。
师:比83小一些。
生:一定是63。
师:不对,比63还大一些。
生:哦,是73吧。
师:你真聪明,答对了。
(2)学生示范。
师:请一名同学模仿老师,先在一张纸上写一个数,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个别学生示范)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生:我学会了谁比谁多得多,多一些……
师:比较大小时,什么情况下用“多得多”,什么情况下用“多一些”呢?
生:两个数相差得较多时,用“多得多”;相差得不多用“多一些”。(多鼓励一些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估一估
多一些  多得多  少一些  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