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济南中山公园
哈尔滨的中山路
广州的国立中山大学
台湾孙中山纪念馆
台湾
上海的中山路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
8
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事业要先导,观念要先行。先行者一向都是言必信、行必正。并赢得人们的广泛尊敬、信任。
—百度百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
人生抉择——走上革命
2
探索革命——百折不悔
第
8
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3
践行革命——争取共和
人生抉择——走上革命
人生抉择——走上革命
李鸿章:学习西方的技术
康有为:维新变法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陆皓东
1882年
1895年
断发改装
坚定信念
在日本东京进行革命活动
常住大英博物馆研读书籍,探求救国真理
赴加拿大,在华侨中进行革命活动
往返于日本的东京、长崎、横滨等地,宣传革命
1898.03
1896.12
1897.07
1899.3-7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签订图
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中国同盟会
阅读P40—41,完成表格
日本东京
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
阅读P40—41,完成表格
“民族主义”
你找到竹叶内隐藏的文字了吗?
1910年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出版的《南风报》第一期封面上插图。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独立
民主政治
民生幸福
1894年檀香山留影
陆皓东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孙中山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革命先行者
革命
先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堂检测
1.“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
A.洪秀全
B.李鸿章
C.梁启超
D.孙中山
2.孙中山被人们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他的部分人生轨迹示意图,有误的一处是
组织兴中会
B.
创建中国同盟会
C.领导辛亥革命
D.发起戊戌变法
3.如果某班委会决定办一期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提供以下资料,不能采用的是(
)
A.
兴中会的成立
B.《时务报》的创办
C.
同盟会的成立
D.“三民主义”的意义
4.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国民党
5.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一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2分)
材料二孙中山提出救国的手段和要实现的目标分别是什么?(4分)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主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本单元的核心是民主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而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主要依据有五个:他领导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他组织策划了第一个反清武装起义——广州起义;他第一个全面分析中国的社会情况,提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他是第一个全国规模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决策者、发起人和领导者;他还是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制定者。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从宣传革命思想,推动革命活动蓬勃发展,到建立中华民国,实现民主共和,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孙中山是本单元的核心人物,本课内容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实证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2.通过历史解释分析三民主义和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
3.通过视频及史料呈现,感受孙中山的家国情怀。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孙中山的革命历程并知道孙中山革命先行者的地位;
教学难点: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三、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问题引领法、史料研读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史料研读、小组合作探究、表格归纳法、分析比较法
四、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视频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济南中山公园切入,呈现世界各地以“中山”命名的道路、公园、大学等,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图片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民族认同感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贴近生活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本课的设计主要以孙中山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整合为
1.
人生抉择——走上革命
2.探索革命——百折不悔
3.践行革命——争取共和
首先破题,出示百度百科对“先行者”的解释,引导学生明白其为“事业先导、观念先行、受人尊敬”,为后面学生理解孙中山的先行者地位打好基础。
1.
人生抉择——走上革命
环节一:结合孙中山回忆,简介孙中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性格、求学经历等。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与思想观念形成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时代特征、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等视角理解孙中山早起思想的形成。
环节二:以年代尺的形式直观展现孙中山从立志于于学、立志于医、立志于国青年时期的职业选择,以及救国思想的形成。
【设计意图】本篇章通过史料分析和层层设问,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孙中山两次人生抉择的理解、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环节三:出示三段材料,对比孙中山思想与洋务派、维新派的差异。以孙中山自述引出其逐渐坚定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制的决心。
【设计意图】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的实践探索对于救国图存的作用,理解孙中山在革命探索中逐渐坚定以革命方式推翻清朝统治,较之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更为彻底,隐含着对“先行者”的认同。
以“明确自己的革命目标后,孙中山会怎样做呢?”为过渡进入下一子目的学习。
2.
探索革命——百折不悔
环节一:采用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对于兴中会强调其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对于广州起义则主要强调这场起义是革命党人武装推翻清政府的第一次武装起义。通过这两个强调隐含着对“先行者”的理解。
环节二:以年代尺形式补充孙中山颠沛海外、继续革命的材料,补充孙中山革命思想日益成熟的材料,孙中山虽流亡海外,但依然在国际上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奔走宣传,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孙中山面对革命挫折时的百折不挠,越挫越奋的革命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回归教材,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透过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体现革命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彰显了孙中山在行动上有着身先士卒的勇气,从行动上突显其先行者的地位。
以“孙中山海外宣传革命的同时,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内革命形式出现新的变化”为过渡,导入本课下一子目的学习。
3.
践行革命——争取共和
环节一:革命思潮唤起。学生阅读教材,找出《辛丑条约》后出现的进步思想家及其著作。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该时期革命家的著作,体味仁人志士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不屈不挠、贡献一生甚至宝贵生命的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环节二:革命团体涌起。学生认识革命团体大量出现等史实,出示地图,观察革命团体分布的特点;出示材料,分析这些革命团体存在的问题。
【设计意图】知道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革命思想广为传播、革命团体不断出现,进一步明确其作为“革命先行者”所做出的努力和产生的影响。
环节三:依据课本40页材料研读,思考: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回扣开始讲课之前对“先行者”的解释,让学生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中认识其“革命先行者”的地位。为后续同盟会成立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四:革命政党雄起。本环节包含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学生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等抽象的概念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视频导学、比较归纳和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视频导学】观看同盟会成立视频,调动学生兴趣,对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有初步的了解。
【比较归纳】出示同盟会的档案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完成表格。锻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掌握同盟会的相关知识。
【合作探究】为了更好突破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这一难点,主要分三步进行。
一解读:教师通过对“鞑虏”等词汇的解释和结合知识拓展对三民主义内涵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二画图:学生在理解各自内涵的基础上动手绘制三民主义与政治纲领的关系图。
三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得出三民主义是对政治纲领的凝练和概括。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学,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较为理想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还能培养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课堂小结,巩固提升
环节一:看图说史,明确重点。
环节二:课堂总结,引领提升
一、医人转向医国
二、改革转向革命
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广州起义——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领导
三、创团转向建党
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设计意图】立足教材,首尾呼应。以图片和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盘点提升、
夯实基础。
(四)板书设计
第八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个人经历
2.思想转变——改良→革命
3.革命实践——早期的革命活动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革命先行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