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沭阳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6 16:5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沭阳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历 史 试 卷
第 Ⅰ 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网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3.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5.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教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6.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7.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50余万人,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有3.2万人,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基本上都有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省级职务。广大党外干部和我们党的干部亲密团结、真诚合作,依法管理国家事务。这体现了
①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 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数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1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须”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薄伽丘 D.但丁
11.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12.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3.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14.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
C.冷战即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
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15.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美国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图。它反映了美国
A.科技发展推动就业率提高
B.经济结构存在严重失衡
C.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变革
D.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5分。
16.(12分)2002年里耶古城发掘出37000多枚竹木简,使尘封千年的秦朝历史以文字形式复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里耶秦简·户籍簿》及释文
材料二  春秋始,君主及各级封主均以社为单位来封赐,此时户口仍为私家性质……秦献公十年“为户(户口)籍(籍贯)相伍(五家为一伍)”,将户籍编制与行政编制统一起来。
——摘编自张金光《秦制研究》
材料三  专家学者在对这些秦简进行解读后,有一个重要发现:里耶所在的迁陵县秦时属洞庭郡管辖。可洞庭郡在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史书里完全不见踪影。而里耶出土秦简中关于洞庭郡的记载却又比比皆是、确凿无疑。
——向军《里耶寻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夫”的身份及其在家庭中的地位。(2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秦国户籍管理的方式。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这一户籍管理方式的意义。(4分)
(3)据上述材料回答:除户籍信息外,还可以从《户籍簿》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材料三中有关洞庭郡的发现,谈谈出土秦简的史料价值。洞庭郡的确证需要遵循怎样的史学研究原则?(6分)
17.(15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 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材料三  “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20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到20世纪20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
南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四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河道改良项目,但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
(2)阅读材料三和《南通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政治权力分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18.(16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完成下列要求:
(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6分)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10分)
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4分)
(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2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BDCCB CDADB ABDAD
二、非选择题
16、(1)身份:平民(或无爵者、免爵者),地位:户主。(2分)
(2)方式:户籍相伍(户籍与籍贯相结合)(2分)
意义:实现了国家对民众的直接控制;有利于征发赋役。(2分)
(3)信息:郡县制的推行;爵制(军功制)的实施。(2分)
史料价值:作为一手史料,信度较高;内容上可弥补现有文献史料记载的缺失。(2分)
研究原则:多重史料相印证。(2分)
17、(1)材料一体现出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儒家的“仁政”思想。(2分)
(2)地理位置优越(依托江海,毗邻上海);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和实践活动;清政府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相对完善。(4分)
(3)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2分)
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1分),另一方面表现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1分)。最初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后来最高法院解决了联邦政府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但是联邦和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仍存在长期争论。(2分)
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1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2分)
18、(1)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2分)
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的统治中解放出来;(2分)
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2分)
(2)经济:工业革命开展,生产力极大提高;(2分)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民主政治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主义诞生,开创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2分)
文化: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发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兴起;(2分)
社会:城市化加快;无产阶级开始显示伟大力量;(2分)
生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分)
19、(1)含义: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改革开放的开展;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任答2点即得4分)
(2)趋势:上升。(1分)
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开发浦东(5分)
(3)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
高三历史 第1页 (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