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练习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练习题(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5 19:1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练习题(一)
选择题
1.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主要表现是(

A.
赔款白银4.5亿两
B.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拆毁大沽炮台
D.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全面支持筹划变法的皇帝是(

A.
光绪帝
B.
咸丰帝
C.
同治帝
D.
道光帝
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这种说法可谓是一针见血,不过,洋务运动也有它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②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思想,使中国逐步走上富强的道路
③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④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指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关天培
B.
张之洞
C.
邓世昌
D.
李秀成
6.下列不属于洋务派代表的是(

A.
李鸿章
B.
奕?
C.
慈禧
D.
张之洞
7.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

A.
签订《东京条约》之后
B.
签订《北京条约》之后
C.
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D.
签订《马关条约》之后
8.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面对的是一个“千古未有之强敌”。面对这个威胁,一些头脑稍清醒些、接受“经世致用”精神指导的士大夫们主张“力破成见而讲求实际”。为此他们开展了(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9.严重冲击中国民族工业,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下列人物中,为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是(C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袁世凯
11.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甲午战争时期
C.
鸦片战争时期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12.李鸿章曾经伤感地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他是对下列那次战争中国的战败有感而发的(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13.《马关条约》签订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爱国志士掀起的救亡图存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戊戌变法
14.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突出的历史功绩将永载史册,这就是(

A.
废除了科举制度
B.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
建立了北洋海军
D.
促进了思想启蒙
15.下列关于《马关条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开始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6.面对外国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其中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是(

A.
左宗棠率领的军队
B.
北洋舰队
C.
太平军
D.
义和团
17.1900年夏,清政府由剿灭义和团改为“招抚”政策,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的原因不包括(
)
A.
利用义和团抵抗外国侵略者
B.
试图控制削弱义和团力量
C.
义和团“扶清灭洋”,不反对清政府统治
D.
义和团势力发展迅速,难于控制
18.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了一个天然良港,他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这一历史亊件发生在(

洋务运动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五四爱国运动时期
19.小明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下列这样一组图片。第一张图上的人是谁?第二张图片上的合影发生在什么战役中(
)
A.
林则徐 鸦片战争
B.
关天培 虎门战役
C.
李秀成 青浦大捷
D.
邓世昌 黄海战役
20.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

A.
《南京条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二、非选择题
2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某校八年级(
1
)班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75年李鸿章《因台湾事变筹画海防折》
(
1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面对这一变局,洋务派筹划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
(
2
)请用史实说明洋务派建设海防的效果。
【19世纪90年代】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国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
3
)根据材料二,指出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是什么。光绪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
【20世纪初】
材料三 庚子(
1900年
)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朝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
4
)庚子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以“拳匪之乱”为借口发动了哪一战争?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拳匪之乱”以后,人民对朝廷的态度产生了变化?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他有何历史功绩?
(3)材料二中的“公”是谁?
(4)此“公”指挥了什么战役?结果如何?
23.(致敬致远舰)2015年10月5日下午,辽宁边防总队丹东支队孤山大队的9名官兵,和参与“致远舰”水下考古的考古队员们一起,为“致远舰”牺牲的北洋水师官兵们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庄重的海祭仪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
材料二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材料三
《马关条约》签订后,部分日本人持这样的观点:《马关条约》只是中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比较普通的一个,它远不及《南京条约》签订的早,所以不必大惊小怪。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战役?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我们应学习他怎样的民族精神?
(3)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日本同中国一样,也曾遭到西方的侵略。但是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制定所谓的大陆政策,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1
)日本把侵略矛头直接指向哪两个国家?
材料二2015年,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人员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的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中,舷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再现了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

2
)指挥致远舰冲向敌舰,壮烈牺牲的管带是谁?
他的壮举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
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群情愤慨,全台人民如“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悲愤无可抑制的台北人民鸣锣罢市,民众拥围抚署,高呼“宁可战死而失台,决不拱手而让台”的口号,坚决反对割台。

3
)材料中的“消息”是指什么?
材料四
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比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
半步。
——温家宝

4
)结合材料四,说说甲午中日战争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
答案
1-5BACDC
6-10CDBCC
11-15ADDDD
16-20DCADD
(1)变局:中国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措施:筹建新式海军,创建福建、广东、北洋和南洋等海军,建立了海军衙门。
效果:对外来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史实:北洋舰队在黄海大战中重创日本联合舰队等。
时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努力:实行戊戌变法。
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2、(1)左宗棠;
(2)他率领军队收复了新疆;
(3)邓世昌;
(4)黄海海战里他指挥了致远舰作战,英勇打击了日寇,和部下全部壮烈牺牲。
23、(1)黄海大战
(2)邓世昌;英勇无畏,舍身救国,视死如归的爱国的民族精神。
(3)不正确;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4、(
1
)中国和朝鲜。

2
)邓世昌。勇敢反对外来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合理即可)

3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4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