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1课
说课流程: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北师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这一课主要阐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况。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了解并掌握本课,有助于把握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巨大影响,同时也为后面所学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知道中英《南 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能力目标: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使学生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的过程,让进一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在禁烟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
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依据:《南京条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深远影响。
依据:由于八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如何把学生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需要老师很好的引导。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储备,同时学习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总体而言,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尚在进一步培养中,故本课教学中,立足“学生体验”,“生活就是历史,历史就是生活”两大历史教育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方法 :
教法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讲授指导法
教法学法:
学法指导:
阅读讨论法
推理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导入新课:
教授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二、中英《南京条约》
三、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志》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阅读课本第二页,思考问题:
英国为何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引发学生思考。
根本原因:
1、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打开中国市场
3、倾销产品和掠夺廉价原料
归纳指出: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强大的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寻找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正是英国理想的侵略对象。为此,英国先是将棉纺织品等输入中国,试图打开在中国的市场。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商品需求不足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英国的商品打不开中国的市场。处心积虑的英国侵略者最后寻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鸦片”,并将它偷运到中国。
意图:使学生对于中外历史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把握 。
吸食鸦片
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
归纳总结:
1.损害身心健康
2.白银大量外流
3.吏治腐败,
4.军队丧失战斗力
冰 毒
可卡因
海洛因
毒品的流行滥用已成为全球一大公害,受国际毒品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已绝迹30多年的毒品死灰复燃,并呈现蔓延的趋势。目前,我国登记的吸毒人数超过90万人,吸毒人员波及全国各地,我国也由最初的毒品过境国变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品受害国。
---新华网
告诫学生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1785-1850
福建 侯官人
林 则 徐
虎 门 销 烟
这样寓教于乐,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设计意图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你怎样评价林则徐和虎门销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爱国爱民族的情感。
虎门销烟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以此为借口,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斗争,就不会有鸦片战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必然性):
必然是一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英国:
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中国:
地大物博,能为其丰富的原料人口众多,是一个广阔的潜在销售市场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南京条约1842
南京
讨论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会失败?
英国:
国力强盛,船坚炮利
中国:
制度腐朽,经济落后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8月)
中英《南京条约》
项目 内容 影响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经济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政府财政吃紧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领土完整
关税 英货进出口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关税主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考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性质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此,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
阅读课本 ,了解《海国图志》内容及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
《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落后就要挨打 !
1. 中英《南京条约》中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的内容是( )
A. 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 B.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协定关税 D. 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银元
巩固练习
做到讲练结合,即学即练,达到更好的巩固效果
2. 在中国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是(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3. 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的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设计意图:做到讲练结合,即学即练,达到较好的巩固效果。
课堂小结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中英南京条约》
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
板书设计
鸦片走私的原因及危害
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影响
鸦片战争的起因与经过
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新思想的萌发
魏源与《海国图志》
板书这样设计反映了教学要点,知识前后连贯和系统层次清晰。学生看起来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