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自主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情况,能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2、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柱状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3、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难点:世界的人口问题。
二、预习学案
1、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 ;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 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2、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 和 决定的。人口增长速度一般用
来表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洲,最慢的是 洲。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与 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 。
4、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 来表示,列举一个人口十分稀疏的国家
。
5、世界上人口密集区有亚洲的 和 、 以及北美洲的 等北半球
纬度近海的 地区。原因是:地形上, ;气候上,
经济上, 。
6、人口稀疏区在干旱的 ,寒冷的 ,空气稀薄的 ,原始的气候过于潮湿的 等地区。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7、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如: 短缺, 恶化, 困难等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如: 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和人口 。
三、知识链接
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本节重点。通过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人口数据,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通过计算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2、世界人口问题紧扣“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四、达标演练
1、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在速度和数量方面的特点是( )
A.速度慢,数量少 B.速度慢,数量大 C.速度快,数量少 D.速度快,数量大
2、能表示人口增长快慢的是( )
A.人口的死亡率 B.人口的出生率 C.人口密度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3、(08福建莆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市某自然村2007年度的人口进行调查,经统计该村年初总人口为6 000人,当年出生72人,死亡12人。该村2007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2% B.0.2% C.1.0% D.0.4%
4、读X、Y两国人口数据表,回答(1)~(2)题。
国家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出生率(%) 死亡率(%)
X 108 4.2 1.8
Y 275 0.6 0.7
(1)、X国可能分布在(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2)、Y国可能分布在( )
A.西欧 B.南亚 C.北非 D.拉丁美洲
5、(08内蒙古通辽)2006年,通辽市总人口为309.10万人,总面积为59 535平方千米,通辽市人口密度约为( )
A.52人∕平方千米 B. 112人∕平方千米 C. 84人∕平方千米 D. 24人∕平方千米
6、决定世界人口分布疏密程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社会条件 D.历史条件
7、(08湖南长沙)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
A.西欧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落基山
8、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因此人口总量最大
B.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稠密的国家,经济都欠发达
D.人口稠密的国家,人口总量不一定大
9、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和北美洲 B.南美洲和亚洲 C.非洲和欧洲 D.亚洲和南极洲
10、(08山东潍坊)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地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1)~(2)题:
(1)、1991年至1998年,该市人口增长最多的年份是( )
A.1993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8年
(2)、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该城市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发展变慢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11、目前,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沿海国家 D.内陆国家
12、近年来,我国沿海一些地区出现了“民工潮”,关于这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海一带经济发达,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这些人家在乡村,所以不会给工作所在的城市带来任何社会问题 ③城市为这些人提供受教育机会,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 ④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城乡差别仍较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3、(07山东威海)预测到2030年,某市人口将达到2 000万,城市迅速膨胀将给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下列哪项措施是解决该市“城市病”的可行办法( )
A.发展迁移农业,提高粮食产量 B.减少城市职能,控制发展规模
C.扩大重工业规模,减小就业压力 D.将人口由东南沿海向北部平原迁移
14、目前人口膨胀的问题应采取( )
A.顺其自然终能解决 B.制定相关政策“计划生育”
C.扩大农业生产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D.人口迁移远离闹市
1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B.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
C.常住人口流动状况的好坏 D.从事工矿企业人口的多少
16、下面是2000年底世界人口数据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 非洲 南美洲 欧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人口数量(亿人) 40 7.8 4 6 0.3 3.8
人口自然增长率(%) 1.9 2.8 2.2 0.3 1.2 0.7
面积(万平方千米) 4 400 3 000 1 800 1 000 900 2 400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 率和 率决定的。
(2)、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3)、各大洲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
(4)、从经济发展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国家大多数属于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17、(08山东潍坊)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很大。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 、欧洲 、北美洲东部等。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 ;
B ;C ;
D 。
(3)、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至少2条) 。
(4)、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人口的增长较快,产生的问题是
。解决的措施是 。
18、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给漫画拟一个标题 。
(2)、该图反映的问题主要发生在 、 、 (大洲或地区)。
(3)、面对图中反映的问题,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五、评价反思
《达标演练》参考答案及点拨:
1、D 点拨:此题考查人口增长特点,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且数量大。
2、D 点拨: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增长速度一般用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来表示。
3、C 点拨:此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即自然增长率=(出生人数—死亡人数)∕总人口数。
4、(1)、C (2)、A 点拨:由表格数据可知,X国出生率、死亡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该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非洲;Y国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状况应该在西欧。
5、A 点拨:此题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309.10万人∕59 535平方千米≈52人∕平方千米。
6、A 点拨: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自然条件较好的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区人口稀疏。
7、A 点拨:此题考查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而一些气候恶劣的高原、山地地区则人口稀少。
8、D 点拨:A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与人口总量没有直接关系。欧洲西部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经济发达,因此B、C错误。人口密度=人口数量∕面积,因此,人口稠密的国家,人口总量未必大,还与面积有关。
9、C 点拨: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据此选C。
10、(1)、C (2)、D 点拨:(1)、此题所给数据为该年年末的人口总数,要计算人口增长最多的年份,必须用该年人口总数减去上一年的人口总数,然后进行比较。(2)、该市八年时间,人口增长接近80%,说明该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11、B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人口问题。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因此大量城市人口纷纷迁往郊外而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中各方面条件比农村优越,故大量农村人口纷纷向城市迁移。
12、D 点拨:主要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3、B 点拨:减少城市职能,控制发展规模是我国对大城市发展的一种可行措施,另外可以采取建设卫星城市,分散城市职能来解决城市的迅速膨胀问题。
14、B 点拨: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不能无节制地增长,因此应制定相关政策来“计划生育”。
15、A 点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6、(1)、出生 死亡 (2)、非洲 (3)、亚洲 (4)、发达国家
17、(1)、东部和南部 西部 (2)、苔原和冰原带,气候严寒 高原山区,气候高寒
沙漠地带,气候干旱 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 (3)、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 (4)、对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压力,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和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实行计划生育
18、(1)、苦难的母亲 (2)、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3)、计划生育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一、自主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2、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
3、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
重难点: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二、预习学案
1、人种是根据人类 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2、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是 。
3、世界上的三大人种是指 人种、 人种和 人种。
4、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又黑又直,脸型宽平,鼻梁和身材皆为中等高度的人种是 。
5、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和发色都比较浅,头发呈波浪状,鼻梁细高,嘴唇较薄,身材也比较高的是 人种。
6、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 色,头发 ,鼻形扁平,嘴唇厚并且向外翻,下巴较低,四肢较长。
7、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美洲的 人和北冰洋沿岸的 人
也属于黄色人种。
8、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 、非洲北部、亚洲的 和 及大洋洲。
9、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 和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 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
10、除了三大人种外,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 人种。
三、知识链接
1、通过世界主要人种的典型照片,了解人种特征,知道肤色、眼色、体型、脸型等是区分人种的重要标志,培养准确辨别各人种的能力。
2、借助世界人种分布图,直观了解三大人种的分布,从自然与历史的角度分析分布原因,掌握世界人种的分布规律。
四、达标演练
1、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是( )
A.眼色 B.发色 C.肤色 D.体毛
2、某中学的外籍教师里格,他的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形扁平,嘴唇厚且向外翻,下巴较低,四肢较长。里格属于(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3、下列论述属于黄种人的是( )
A.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B.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
C.鼻梁高、嘴唇薄 D.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4、下列关于人种体貌特征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种体貌特征是天生的,与环境无关
B.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因为白色可以反射阳光
C.黑人的头发卷曲,利于保护头部
D.如果一个白种人长期生活在热带,也会变成黑种人
5、北欧人的鼻子高而窄,通道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散热 B.有利于防寒 C.有利于呼吸 D.是天然的,与环境无关
6、常年战乱不断,世人所关注的中东地区主要分布着(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7、下列各国名人中,是白种人的是( )
A.巴西著名球星罗纳尔多 B.俄罗斯总理普京
C.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D.美国总统奥巴马
8、混血人种是( )
A.另外的人种 B.人种间通婚的结果 C.该人种血液较浑浊 D.该人种皮肤变色
9、NBA中有众多的黑人明星,如科比·布莱恩特、“小皇帝”詹姆斯、奥尼尔等等,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是他们的祖先却是( )
A.南美洲人 B.大洋洲人 C.欧洲人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10、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11、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居民主要属于什么人种( )
A.混血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白色人种
12、西欧、东南亚、北非、南非四个地区中,其主要人种依次是( )
A.白、黄、白、黑 B.白、黑、黄、白 C.白、黄、黑、黑 D.黄、白、黑、白
13、下列国家中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的是( )
A.英国 B.中国 C.日本 D.南非
14、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人种是( )
A.混血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白色人种
15、读“北半球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图”,回答(1)~(2)题:
(1)、A、B、C、D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中,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2)、F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高山 B.寒冷 C.温暖 D.干旱
16、(08福建)下图中奥运圣火在全球传递过程中,火炬传递手主要由黑种人组成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某一跨国集团专为黑色人种研发生产的化妆品,在下列哪个国家可能会有较大的市场( )
A.俄罗斯 B.日本 C.埃及 D.美国
18、填写下列表格。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分布地区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19、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图例A代表 人种,B代表 人种,C代表 人种。
(2)、从人种分布看人种的肤色大致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 ,这是与各地的 强度有关。
(3)、黄种人主要分布在 东部。
(4)、白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 洲、 洲、 洲的北部和 洲的西部、南部。
(5)、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但在美洲也有分布,其原因是
。
(6)、目前人种最复杂,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大洲是 。
(7)、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韩国)是 人种。
五、评价反思
《达标演练》参考答案及点拨:
1、C
2、C 点拨:此题考查人种的体表特征,白色人种的典型特征是皮肤为浅红色,眼睛为灰色和浅蓝色,头发多为金黄色和棕黄色;黄色人种的特征是皮肤黄色,头发黑而直,眼褐黄色,脸宽平,鼻为中等高度;黑种人的典型特征是皮肤呈黑色和黑棕色,毛发细短,体毛稀少,目呈棕色,鼻低而宽,唇厚。据此判定里格属于黑种人。
3、D 点拨:熟记人种的体貌特征。
4、C 点拨:人种体貌特征具有遗传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但自然地理环境并不能改变人种,白种人长期生活在热带,也不会变成黑种人。黑种人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头发卷曲,在头上形成一个隔热层,在阳光下能够有效地保护头部。
5、B 点拨:北欧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因此主要是为了防寒。
6、A 点拨:此题考查人种分布区,首先知道中东地区指的是西亚的大部分和北非的埃及,再根据世界人种分布图,判断出这里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或者知道这里主要是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就是白种人。
6、B 点拨: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世界名人的了解。
7、B
9、D 点拨: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黑人的祖先很多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
10、A 点拨:西亚、北非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白种人。
11、B 点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居民是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12、A 点拨:注意的是不要一提非洲就想到黑种人,北非人种主要是白种人。
13、A 点拨:中国、日本是黄种人,南非是黑种人,英国是白色人种。
14、D 点拨:人数最多、分布最广泛的是白色人种。
15、(1)、C (2)、D 点拨:(1)、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2)、F处是撒哈拉大沙漠,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16、C 点拨:甲、乙、丁均是以白种人为主,丙位于非洲南部,主要是黑种人。
17、D 点拨:埃及是北非国家,以白种人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因此选美国。
18、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分布地区
白种人 白色或浅棕色 波浪状 鼻梁细高,嘴唇较薄 较多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黄种人 黄色或黄棕色 黑又直 脸型宽平,鼻梁中等高度 较少 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黑种人 黑棕色 卷曲 鼻形扁平,嘴唇厚且向外翻 较多 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一些地区
19、(1)、白色 黄色 黑色 (2)、浅 太阳辐射(3)、亚洲 (4)、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5)、非洲中部、南部 白种人劫掠黑人到美洲干劳工(6)、南美洲 (7)、黄色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一、自主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重要语言的种类及作用;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
2、掌握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世界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地区。
3、正确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树立无神论观念。
重难点:世界的主要语言与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二、预习学案
1、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6种语言是 、英语、 、俄语、 、阿拉伯语。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
3、在拉丁美洲广为流行的两种语言是 和 。其中巴西讲 ,其他国家大多讲 。
4、阿拉伯语是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主要流行于 和 地区。
5、世界三大宗教指 、 和 。
6、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其经典为 。相对集中的分布地区是 、北美洲、 及大洋洲。
7、教徒被称为穆斯林的宗教是 ,经典为 。其教徒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和 、非洲的 和 。中国的穆斯林以 地区相对集中。
8、世界第三大宗教是 ,教徒 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 、
和南亚的斯里兰卡。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 。
三、知识链接
1、以“世界语言分布”图为学习的基础,了解语言的分布;再结合使用该类语言的人物头像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了解联合国确定的6种语言及影响范围。
2、世界的宗教是本节难点,重点在宗教分布。读“世界宗教分布”图,总结宗教的分布;通过宗教建筑的典型照片,帮助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特征。
四、达标演练
1、2007年9月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在联合国总部——纽约召开。会议期间的工作语言有( )
A.英语、德语 B.汉语、日语 C.俄语、阿拉伯语 D.法语、葡萄牙语
2、(08湖南湘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的成果。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汉语 B.俄语 C.英语 D.法语
3、下列哪些国家使用英语( )
①韩国 ②美国 ③日本 ④新西兰 ⑤法国 ⑥印度 ⑦巴西 ⑧澳大利亚
A.②④⑤⑧ B.②④⑥⑧ C.①②④⑤ D.④⑤⑦⑧
4、从历史上看,英语使用最广泛的原因是( )
A.英语出现的历史悠久 B.英语书写方便,易读易学
C.殖民扩张的结果 D.到英国留学的人多
5、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B.英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C.英国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最多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6、阿明是能说葡萄牙语的著名球探,他到下列哪个国家寻球员不需要带翻译( )
A.英国 B.法国 C.印度 D.巴西
7、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 )
A.南亚 B.西亚和西欧地区 C.西亚和北非地区 D.拉丁美洲地区
8、把英语和法语都作为官方语言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9、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
A.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B.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
C.基督教、犹太教、佛教 D.犹太教、佛教、伊斯兰教
10、(08内蒙古通辽)下列地方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是( )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耶路撒冷
11、(08湖南湘潭)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图中建筑物是下列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12、(08福建莆田)为了服务好各国运动员,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需要了解各国的语言和宗教文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B.印度人主要使用法语,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
C.俄罗斯人主要使用俄语,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
D.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以信奉佛教为主
13、《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去天竺取回了真经,其中“天竺”和“真经”分别是( )
A.西亚《古兰经》 B.印度《金刚经》 C.印度《圣经》 D.巴勒斯坦《佛经》
14、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5、伊斯兰教在我国又称为( )
A.道教或佛教 B.道教或清真教 C.回教或清真教 D.清真教或佛教
16、(08湖南永州)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17、中东地区政局动荡不安,其中巴以冲突愈演愈烈,随着阿拉法特的逝世和沙龙的病重,巴以的未来更加难以预料。据此完成(1)~(2)题:
(1)、巴以冲突,一方面是因为领土争端,另一方面是因为宗教。现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以色列的犹太人各自信仰的宗教是( )
A.基督教、犹太教 B.伊斯兰教、犹太教 C.佛教、犹太教 D.儒教、道教
(2)、下列语言和人种与中东地区匹配的是( )
A.英语 白种人 B.阿拉伯语 白种人 C.西班牙语 黑种人 D.英语 黄种人
18、读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主要使用 语,使用此种语言的还有 的一些国家。这两个地区的人民多信奉 教。
(2)、B、C、D三处主要使用 语,但是B、C处的居民多信奉 教,D处居民多信奉 教。
(3)、E是 语的主要分布区,除此之外,此种语言还在 的一些国家使用。
(4)、F、G处分别使用 语和 语,它们都主要在本国使用。
19、读下面的宗教建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 教的教堂,该宗教起源于 地区,经典为《 》
(2)、图B是 教的清真寺,该宗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 ,经典为《
》,其教徒被称为 。
(3)、图C是 教的寺庙,此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 ,由 (国家)传入中国。
(4)、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物都在塔尖装有饰物作为标志,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以什么为标志的吗?
。
五、评价反思
《达标演练》参考答案及点拨:
1、C 点拨: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6种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A 点拨:世界有六大语言,使用人数由多到少依次是: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
3、B 点拨: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不仅在英国,美国作为以英国后裔为主的国家,英语也是该国的主要使用语言;新西兰、印度、澳大利亚历史上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也使用英语;韩国使用韩语,法国使用法语,巴西使用葡萄牙语。
4、C 点拨:英国历史上是地跨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等遍及全球的殖民大国英语的影响也波及世界。
5、A 点拨: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学习英语便于广大的国外运动员、观众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6、D 点拨:由于殖民主义的原因,拉丁美洲的巴西和一些岛国讲葡萄牙语。
7、C 点拨: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是阿拉伯国家,阿拉伯语是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
8、C
6、A 点拨:当前,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10、D 点拨:西亚的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
11、D 点拨: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世界宗教建筑物的能力。基督教教堂——顶尖多有十字架,伊斯兰教清真寺——圆顶,佛教——庙宇、佛塔。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代表建筑物是观。
12、A 点拨:此题考查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分布。
13、B 点拨: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其经典是《金刚经》。古时的“天竺”指印度。
14、D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民族性宗教,民族性宗教有印度教、道教、犹太教等,而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
15、C 点拨:伊斯兰教在我国就是回教或清真教。
16、A 点拨: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诞生在沙特阿拉伯,佛教创建于古印度,因此均起源于亚洲。
17、(1)、B (2)、B
18、(1)、阿拉伯 亚洲西部 伊斯兰 (2)、英 基督 印度 (3)、汉 亚洲东南部 (4)、俄 法
19、(1)、基督 巴勒斯坦 圣经 (2)、伊斯兰 沙特阿拉伯 古兰经 穆斯林
(3)、佛 古印度 印度 (4)、A——十字架 B——新月 C——法轮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一、自主学习目标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预习学案
1、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称为 。聚落一般分为 和 两大类型。
2、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 。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 。
3、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 ,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 。
4、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资源和交通;聚落的分布、建筑风格因 而异。
三、知识链接
1、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都表现出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适应性。我们要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
2、世界文化遗产时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见证了人类的文明史,并给子孙后代以深刻的启迪。我们要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四、达标演练
1、下列属于聚落的是( )
A.八一工厂 B.新华中学 C.驻济某部 D.偏僻的山村
2、玲玲家住在农村,周围有大片的农田。在她的家乡,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主要是( )
A.种植庄稼 B.商业贸易 C.撒网捕鱼 D.植树造林
3、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
A.聚落人口集中 B.交通条件好 C.人口密度大 D.环境状况要好
4、城市聚落与农村相比其主要差异是( )
A.人口数量有差异 B.房屋数量有差异 C.从事的生产方式有差异 D.人的收入有差异
5、在我国南方,从历史上看,许多村落都沿河分布,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沿河地带土壤肥沃 B.沿河地带地表平坦
C.沿河地带渔业资源丰富 D.沿河地带交通便利
6、(08山东威海)下列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是( )
A.亚马孙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南极大陆
7、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②地形平坦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水源充足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8、下图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两种民居,读图,完成(1)~(2)题:
甲 乙
(1)、关于甲乙两地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夏秋季节易受台风的影响 B.乙地夏秋季节易受沙尘暴影响
C.甲地位于南方地区,环境湿润 D.乙地位于西北地区,环境干燥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B.乙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C.甲地的降水量比乙地少 D.甲地的降水量比乙地多
9、读我国某地区的景观图,分析回答(1)~(3)题:
(1)、(05山东潍坊)该景观图可能位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 )
A.青藏高原地区 B.内蒙古高原地区 C.黄土高原地区 D.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2)、(05山东潍坊)根据图中民居的建筑风格及民族服饰分析,居住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傣族 C.鄂伦春族 D.藏族
(3)、(06山东枣庄)当地人喜欢这种民居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盛产竹子,可就地取材 B.造型优雅,别致 C.具有通风、透气、防潮的作用 D.民族习惯
10、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是( )
A.竹楼 B.冰屋 C.四合院 D.窑洞
11、某地区的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炉,窗小或有双层窗,而且屋顶大多高耸,这一地区的气候具有以下特点( )
A.炎热多雨 B.寒冷多雨雪 C.温暖干燥 D.温暖多雨雪
12、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 )
A.应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留和改造
13、与保护文化遗产相违背的是( )
A.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B.到某名胜古迹游玩时要刻上“×××到此一游”以做纪念
C.控制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刻和壁画的侵蚀
D.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14、世界文化遗产所体现的是( )
A.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 B.一个民族的环保意识
C.一个城市的现代建筑意识 D.一个国家的生态意识
15、读材料,简答:
我国的山城——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世界上许多河的支流与干流的汇合处,也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
16、读民居景观图,填下表:
A B C
景观图 民居名称 我国典型分布区 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
A
B
C
五、评价反思
《达标演练》参考答案及点拨:
1、D 点拨:此题考查聚落的定义。聚落指的是人们的集中居住地。
2、A 点拨:此题考查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差异,注意题干中“周围有大片的农田”。
3、D 点拨:乡村聚落依山傍水,自然环境状况要好于城市聚落。
4、C 点拨:农村主要从事的生产方式是种植、养殖、放牧、捕鱼、伐木等农业生产活动,而城市主要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生产方式。这是它们的主要差异。
5、D 点拨:聚落的形成受到很多自然条件的影响,遇到此类题目时要详细分析找出主导因素。在南方,特别是历史上,河网作为交通网的作用最为突出。
6、B 点拨:此题考查世界聚落分布特点。聚落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故选B。
7、B 点拨:聚落的形成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适宜耕作,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矿产开发,充足的水源能为生产、生活提供水资源。
8、(1)、B (2)、D 点拨:此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甲地位于江南地区,夏季、秋季易受台风影响,降水丰富,环境湿润,放顶尖;乙地位于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民居以窑洞为代表,但沙尘暴多出现在春季。
9、(1)、D (2)、B (3)、C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聚落的建筑风格因环境而异,因为西双版纳地区气候炎热潮湿,而且蛇虫较多,故他们的住房为上下两层的竹楼,上层空气流通好,温度适宜,避免潮湿;而下层四周无遮拦,专门用于饲养牲畜、家禽、堆放柴火和杂物。
10、C 点拨:竹楼主要在云南南部,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上有窑洞。
11、B 点拨:该地区房屋主要是防寒,“屋顶大多高耸”是因为多雨雪。
12、D 点拨: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既要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又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13、B 点拨: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民族、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应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14、A 点拨: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城市的文化精神。
15、在河流交汇处,往往形成冲积平原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工农业生产都较发达,因而往往形成较大的城市。
16、
景观图 民居名称 我国典型分布区 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
A 高脚竹楼 云南南部 这里气候湿热,这种建筑形式利于通风散热
B 蒙古包 内蒙古高原 便于四季游牧搬迁和抵御北方高原寒冷气候
C 窑洞 黄土高原 黄土直立性强,取材方便,气候干燥,挖掘成洞,冬暖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