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1917年8月蔡元培请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
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是近现代中国进步思想和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你知道最早奠定北京大学这一地位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吗?
政治:
经济:
思想: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①兴起标志:
②代表人物:
③指导思想:
④宣传阵地:
⑤活动基地:
1915 年 陈独秀在上海
创办《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新青年》
北京大学
二、兴起
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前期内容:
2、后期内容:
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三、内容
①
②
③
核心内容
进 步 性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前期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4、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成为拯救国家的思想武器
5、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
局 限 性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3、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十月革命胜利
五、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李大钊
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之第一人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宣传十月革命,介绍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
(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3)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4)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宣传马克思主义。
(5)1921年,中共诞生。
小结:
前期
后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兴起
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十月革命以后)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选举总统那天,袁世凯雇用了三四千个流氓,手持大棒把会场围了个水泄不通。议员准两次投票,都没有达到法定人数,总统迟迟选不出来,选举从早晨到夜间十点,很多议员饿得肚子辘辘叫。在第三次投票时,袁世凯才勉强当选。达到目的以后,他立即解散国会。1915年12月,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极。
政治:(国内)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
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二十一条无理要求,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袁世凯怕得罪日本,皇帝做不成,便以中国无力抵御外侮为理由,于5月9日递交复文表示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其它全部接受日本的要求。“二十一条”签订后,中国人民闻之无比愤怒,全国反对“二十一条”、反对日本侵略的浪潮风起云涌。
政治:(国外)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以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为例,它是由南洋富商于1892年投资创办。90年代,全部海外资产约合白银7000万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可谓“富可敌国”。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公司亲笔题赠“品重醴泉”。1915年张裕公司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时间 平均投资 平均办厂
1895--1911 687万 17家
1912--1918 2300万 29家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袁世凯却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将孔子封为“至圣先师”加以尊崇,新天子登基必有礼仪繁琐、声势浩大的祭孔祀天仪式。因此,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中,他毫不犹豫地举起尊孔大旗,试图以此消除辛亥革命前后在中国大地上迅速传播的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为实现自己独裁专制的政治目的大造舆论。
思想:
民主共和与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
胡 适
李大钊
鲁迅
北大不仅包容了旧学代表和拖长辫、着异服的前清遗老(他对确有真才实学的旧派人物,包括曾经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刘师培、顽固守旧的黄侃、反对共和的辜鸿铭以及尊孔为教的梁漱溟等人也予以聘任甚至破格聘任)更包容了接受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教授。1918年初的统计,全校教授90名,从其中76名的年龄来看,35岁以下者43名,占56.6%;50岁以上者仅6名,占7.9%。最年轻的教授徐宝璜只有21岁,胡适、刘半农也只有二十七八岁。陈独秀也才38岁。正是在这样的大学观和学术观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自由、各派并存、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请思考: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鼓励新思想、新文化去抢占封建思想文化的阵地。
德先生——Democracy——
赛先生——Science ——
材料中所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究竟指什么?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民主
科学
“德先生”与“赛先生”
民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民主思想
科学: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提倡____,
反对_____
提倡_____,
反对_____
科学
愚昧、迷信
民主
专制
靠不住的 (漫画)
仔细观察漫画,思考: 什么是靠不住的?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 新道德
旧道德:
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
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
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打倒孔家店”)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②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胡适《文学改 良刍议》
文学革命的内容
文学革命的原因
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文学革命
选择题练习,请准备!
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B、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C、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
D、1917年,《青年杂志》迁到北京
3、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民主与法治 B、民主与科学
C、科学与技术 D、科学与进步
4、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能够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最为活跃的学术重镇和新文化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在北京大学任教
B、北京大学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
C、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D、北洋政府的大力发展
5、蔡元培“兼容并包”教育方针的实质是:
A、让具有各种思想的学者任教
B、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C、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鼓励学术研究
6、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成果是: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
7、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推崇孔子;陈独秀等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教,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B、冲破封建阻力,倡导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主张
C、把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D、扩大自身的影响
8、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是指它:
A、继续反封建
B、向西方学习
C、反对尊孔复古
D、主张民主共和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演变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
主张 实践
活动 结果及影响 阶级
属性 学习
层面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