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谈谈你了解的美术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
1、你知道的美术种类有哪些?
2、哪些美术作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术 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视觉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你想了解它丰富多彩的内容吗?,让我们一起开始,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想一想:
同学们,这张画描写的是什么,你们看到了什么?
读解:
十分逼真写实,十分细致,细到汗珠和刀刻一般的皱纹,构图饱满。
画家以深沉的感情,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的形象。运用超写实的表现手法,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包含深情地刻画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国画 ,也称中国画,是用毛笔或其它软笔,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
你能描述一下吗?
读解:
简洁,以线勾勒人物,
构图留有空白,给人以
想象的空间
它属于什么画种?
油 画
油画
说一说油画作品与中国画作品的区别是什么?
向日葵(油画)梵高
油画
花鸟(中国画)朱耷
同样都是表现花的作品,它们有哪些地方不同?
中国画和油画的不同之处
使用工具 特点和表现手法
中国画
毛笔、宣纸、帛、中国画颜料等
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风格 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
利用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现对象,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
快干油、油画颜料、布、板或厚纸板
油画
下面大家来看一下老师毕业创作时的一些作品,大家来判断下属于什么画种?
你能读懂这幅画吗?
这两幅是属于什么画种?
这三幅画是同一人画的,他们属于什么画种?你喜欢这种风格吗?
这幅画用了哪些材料?它又是属于什么画呢?
这三幅画有区别吗?
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水彩画 罗拉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年轻姑娘鲜活生动的面庞。
你能感受到这轻快的笔触和湿润的色彩吗?
水彩
南岛之光(水彩画)
水彩
以水为媒介,调和透明性颜料作画的画种。由于水彩颜料有透明、快干、混色等特性,往往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偶然效果”,水彩画也就咸为了最具吸引力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
水彩画 :
这样的画你见过吗?
石版画 呐喊
蒙特(挪威)
版画
你能看出这两张作品的区别吗?
油画 呐喊
蒙特(挪威)
版 画:
运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材质的版面上进行刻画 和艺术加工,可复印出多幅原作的艺术,统称为“版画 ” 。版画分为凸版画,如木版画;凹版画,如铜版画; 平版画,如石版画;漏版,如丝网版画等。
版画
圆雕
浮雕
这件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它代表了什么含义呢?
思想者(青铜)法 罗丹
雕塑的一种,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适于多角度观赏的、完全立体的雕塑。
雕塑
圆雕:
这两件雕塑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它与前面的雕塑有何不同?
雕塑的一种,指在实体的表面上雕塑出具有背景的形象,使之成为介于平面绘画和立体雕塑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根据浮雕的深浅和厚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
雕塑
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
浮 雕:
这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请你形容一下眼前的场面。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回去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收集有关雕塑和艺术设计类的作品,下一节课上一起交流汇报讲授课、欣赏课流程:
→
↓
→
↓
→
↓
→ →
→
↓
→
↓
→
第1课《走进美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由小学美术升入初中美术学习的第一课,第一课的学习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教材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教师自己及身边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及重视他们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以及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提问的方式,区分美术的不同种类,并了解其特点及区别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逐步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美术的兴趣。
重点: 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能独立地、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分类。
教学用具:
教师:相关美术图片与课件
学生:收集相关美术作品的图片与事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播放视频(介绍中国画)(旨在唤醒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也迎合了本书第一页《鹰桧图》,揭开了初中美术的学习)
教师提问:刚刚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中国画,相信同学们都在小学接触过,在初中美术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去探寻中国画的博大精深,而美术(板书)不单单包括中国画,在你们小学美术课上都接触过美术的哪些种类?
在初中的美术课上你们又想学到哪些东西呢?
学生回答:中国画、水彩画、素描、剪纸、设计……
教师提问: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和艺术设计三大类。绘画又分为中国画和西洋画……大家都接触了这么久美术了,那么什么是美术呢?能不能给它下一个定义?
学生:……
教师总结: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 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板书)美术
新课教学
下面我们先走进中国画和西洋画里的油画,来比较下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讨论)对比欣赏油画《父亲》与国画《粒粒皆辛苦》,两幅画同样是表现农民形象,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思考:
1、所用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有何不同?
2、谈谈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学生回答:
《父亲》是油画(介绍油画定义,出示油画工具图片),十分逼真,写实,十分细致,细到汗珠和刀刻一般的皱纹,构图饱满;
教师总结:
《父亲》曾获得国内外大奖,曾在卢浮宫春天沙龙中获奖。罗中立,是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作品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老农古铜色的脸,刀割般的脸,开裂的嘴唇描绘得十分细致,仿佛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观赏者的面前。而背景上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与老农手中破旧的茶碗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丰收了,但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父亲”不是说罗中立的父亲,而是精神上的父亲,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结合学生的父母)
学生回答:
《粒粒皆辛苦》是中国画(定义、工具),简洁,以线勾勒人物,构图留有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教师总结:
《粒粒皆辛苦》(1955年)是方增先的成名之作。作品以墨线为骨,吸收了西洋绘画明暗、块面的手段,描写一位赶着满载丰收稻谷的马车的农民捡拾麦穗时的专注神情,表达了这句妇孺皆知的唐诗喻示的精神。在这幅形简意深的作品中,精到的透视关系、生动传神的老农形象与洗练而讲究的笔墨线条自然地融为一体,饶于泥土芳香,表达了深刻的主题。其后的《说红书》(1964年)、《艳阳天》插图(1975年)无不以对生活的透彻观察对传统的留精去粗,以越来越完美的笔墨技巧,充满生活气息的、有血有肉的形象,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积极向上的立意。
下面老师给大家看一下我们毕业创作时的一些作品,大家来判断下分别属于什么画种?
……………
水彩画:属于西画,国画中的水色和水彩画颜料可以通用。
虽然都充分使用了水,但中国画主要强调墨色的变化,水彩画强调色彩和光与影的变化。
版画:欣赏版画作品《鲁迅》,鲁迅是最早将西方的木刻艺术介绍到中国的。鲁迅是用笔杆子代替枪杆子刺向敌人的胸膛,好比一位英勇的战士,作者在创作时,用直线条或尖锐线条来表现鲁迅的战斗性和饱经沧桑之感。
介绍版画的工具
美术除了绘画还包括雕塑,现在我们讨论下我们平常看到过哪些雕塑?
雕塑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
《五月的风》:
该雕塑以青岛作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这一主题充分展示了岛城的历史足迹,深涵着摧人向上的浓厚意蕴。雕塑取材于钢板,并辅以火红色的外层喷涂,其造型采用螺旋向上的钢板结构组合,以洗练的手法、简洁的线条和厚重的质感,表现出腾空而起的“劲风”形象,给人以“力”的震撼。雕塑整体与浩瀚的大海和典雅的园林融为一体,成为“五四广场”的灵魂。
结合图片分别介绍
圆雕: 独立于空间中,不依附于任何背景,完全立体
浮雕:附在背景上的半立体雕塑
透雕: 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
结束语:今天我们了解了绘画的主要几个种类,下节课我们来了解美术除了绘画还有哪些种类。
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回去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收集有关雕塑和艺术设计类的作品,下节课上一起交流汇报。
视频(介绍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画)
情境
除了中国画,还接触过哪些美术种类?
给“美术”下定义
问题发现
中国画的精妙之处在哪,其他画的特点又是什么?
(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两者可放一起参与)
问题分析
两幅画分别表达的情感
讨论
问题解决
两幅画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工具和材料的不同
分析
罗中立《父亲》与方增先《粒粒皆辛苦》比较
比较
通过作品欣赏,检验学生对其了解程度。
在检验过程中,穿插其他画种图片,学生辨认,分清,了解其特点
介绍雕塑
检测检验
小结今天介绍的绘画种类
收集有关雕塑和艺术设计类图片或事物
小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