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错选或不答得零分。请答在答题卡上)
A.研究列车通过100m站台所用的时间
B.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嫦娥一号”卫星
C.邹凯在北京奥运会的单杠比赛中
D.演员在表演精彩芭蕾舞
某同学在学校宽为25m的泳池进行50m仰泳比赛中,若测得他(可视为质点)游完全程的时间为100s,则他在这50m仰泳中( )
A.位移和路程分别是50m、50m B.位移和路程分别是25m、50m
C.平均速度大小为0.5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0m/s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C.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
D.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有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发现旁边有一只“昆虫”在他身旁自由落下,他顺手抓来一看,竟是一颗子弹。他能顺手抓来子弹是因为这时( )
A.子弹的水平速度刚好为零 B.子弹的水平速度刚好与飞机的速度相同
C.子弹的水平速度刚好与飞机的速度方向相反 D.子弹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月球上空没有空气,宇航员站在月球表面上,将质量不同的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物体一定同时落“地” B.质量大的物体一定先落“地”
C.质量大的物体落“地”时速度大 D.质量大的物体加速度小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速度和时间的比值 B.速度越大,物体的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越大,说明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D.加速度越大,说明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物体间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B.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C.静摩擦力一定发生在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 D.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
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 = 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应是( )
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距离为d时所需时间t,这时战机刚好达到起飞速度,则此起飞速度大小为( )
A. B. C. D.不能确定
如图,重10N的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物块,并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拉力F,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时物块开始滑动,为维持物块匀速运动,以后拉力只需2.0N,则( )
A.测力计的示数从0逐渐增大到2.2N的过程中,物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B.测力计的示数从0逐渐增大到2.2N的过程中,物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物块与桌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N
D.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
甲和乙两个物体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则在t1时刻( )
A.乙一定在甲的前方 B.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C.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它们的速度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AB = 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
B.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4
C.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
D.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 + 1)∶1
二、填空、实验题(每空3分,共27分)
图甲是演示桌面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装置;图乙是演示玻璃瓶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装置。这两个实验共同体现了__________
A.控制变量的办法 B.放大的思想
C.比较的方法 D.等效的方法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力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30N压力时,其长为14cm,则该弹簧自然长度为______cm,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如图所示,底座A上固定有一长竖直杆,杆上套有环B,环B与杆之间的接触面是粗糙的。现给环B以某一初速度从底座开始上升,到达顶端之后又落回,则环B沿杆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竖直_______,在落回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竖直_______。(“向上”或“向下”)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定木块A与长木板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把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若长木板B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T,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 T;若长木板B改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 T(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图a,某同学要研究滑块在长木板上的运动情况,没有打点计时器,他用一滴瓶作计时工具,已知从滴瓶的滴管中每隔一定时间会有一小液滴落下,将滴瓶放在滑块上,取一带有均匀刻度线的长木板,木板水平放置时,滑块放在木板左端,然后推动滑块,给它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在木板上得到如图b所示的液滴点迹;若将木板的右端A适当抬起,使木板与水平方向成一θ角,将滑块从A端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结果在木板上得到如图c所示的液滴点迹,则根据图b、c作出判断(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图b中滴下M点时的滑块速度______图c中滴下N点时的滑块速度
(2)图b中滑块的加速度______图c中滑块的加速度
三、计算题(37分)
(11分)如图所示,长L = 25m的铁链,上端用一很短的细线悬挂,距铁链下端h = 20m处有一A点。现剪断细线,让铁链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m/s2。求:
(1)铁链下端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υ;
(2)整条铁链通过A点所用的时间△t。
(13分)一枚小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55s末速度为240m/s,之后其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1)前30s内的加速度a1大小;
(2)前30s内上升的高度h1和30s~55s内上升的高度h2;
(3)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H。
(13分)在平直公路上,甲车在前以υ1 = 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在后以υ2 = 8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两车相距L = 24m时,甲车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则
(1)甲车刹车后经时间t1为多长时两车距离最大?并求最大距离sm;
(2)甲车刹车后经时间t为多长时乙车追上甲车?
晋江市季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答案
18.(11分)小球可视为做自由落体运动
(1)由 υ2 = 2gh (2分)
得 υ =
υ = m/s = 20m/s (1分)
a1 = m/s2 = m/s2 (1分)
(2)h1 = υ1t1
h1 = × 100 × 30m = 1500m (3分)
h2 = (υ1 + υ2)△t2
h2 = × (100 + 240) × 25m = 4250m (3分)
(3)h3 = υ2△t3
h3 = × 240 × 25m = 3000m (3分)
H = h1 + h2 + h3 = 8750m (1分)
www.
F
O
υ
t
t1
甲
乙
υ0
B
A
L
h
A
20.(13分)解:(1)两车距离最大时乙车的速度与甲车的速度相等,即
υ1′ = υ2 (1分)
υ1′ = υ1 + at1 (1分)
得 t1 = eq \F(υ2 – υ1,a) = 2s (1分)
s2 = υ2t1 (1分)
s1 = eq \F(υ1 + υ1′,2)t1 (1分)
sm = L + s1 – s2 (1分)
得 sm = 28m (1分)
(2)0 = υ1 + at2
得甲车刹车的时间t2 = 6s (1分)
– υ12 = 2as1′ (1分)
甲车刹车位移大小 s1′ = 36m (1分)
甲车停下时乙车的位移大小s2′ = υ2t2
s2′ = 48m (1分)
由于 s2′ < L + s1′
所以甲车停止后乙车再去追甲车 (1分)
追上时乙车的总位移大小
t = eq \F(s1′+L,υ2) = 7.5 s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