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排列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三人排队照相,有几种排法”的问题情境中,掌握排列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发展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训练思维的有序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 借助排队照相,排队唱歌等生活情景,经历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教学难点】?探究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卡片?、自主学习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学生回答) 老师也发现学校里的花都开了,树都绿了,我把这些美好的瞬间都记录下来了,大家请看(出示PPT,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丽风景,体会生活中的美)
大家看他们在干什么(3个学生拍照的图片)引出问题:这三个同学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排列方法 ?这就是我们数学上的排列问题,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排列。(板书课题:排列)?【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新课的引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渴望的探索过程。】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3人排队的排列方法。
?师:怎样才能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呢?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探究????
?师:是啊,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都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方法。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看看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把你们的好方法记录到1号探究纸上。(课件出示)开始吧。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搜集材料。
3.展示交流。?
(1)交流“摆一摆”的方法。
?师:同学们,请坐好我发现每个小组都有了不同的想法,老师搜集了一些,咱们一起来看一看。(汇报单是分层展示,第一个小组的排列顺序无序,第二个小组的排列先确定第一人的,后面两个自由交换,第三个小组用字母排序,这样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排列方法的好处及体会数学中的简洁美)
?师:我们先来看一组同学的排列情况。?这种方法怎么样?评价一下吧??
生:杂乱,无顺序,遗漏。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小组同学的排列情况 ,这种方法怎么样,好在哪里?你能具体点说说吗??
师:先确定第一个人的位置,其他两人自由排列,数出有几种排列方法,依次类推。
?-?4?-?这样排列有什么好处??
师:对,这样排列非常有顺序。这样,就是有顺序地思考。(板书:有序思考)这样有序思考有什么好处?确实是这样,有序思考能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的方案。(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2)交流“文字列举”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是用摆一摆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板书:摆一摆)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呀?赶快和大家来交流一下吧。
??师:谁来评价一下??师:是啊,如果没有图片摆,用文字写是很方便的。刚才,我们是用了“文字列举”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板书:文字列举)?(3)交流“符号列举”的方法。?师:看,这个小组怎么做的呀。快和大家交流交流吧。
??师:评价一下吧。是啊,字母是一种符号。用字母代替名字更简单。大家看,这样可以吗?(展示数字列举)这样呢?(展示图形列举)?
师:字母,图形,数字都是符号,用符号代替名字,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今后,我们就可以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4.梳理提升。?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下面我们通过课
?-?5?–?梳理一下。
?(出示课件)我们用“摆一摆”“文字列举”“符号列举”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观察这几种不同的方法,你什么有发现?
??师:对,说明这几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在排列时,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师:对,都是先确定第一个人的位置,其他两人自由排列,数出有几种排列方法,依次类推。?
师:这样有序排列,有什么好处??【设计意图:课前通过准备充分的学具或卡片等,帮助学生通过操作引领学生探究事物的排列规律,通过几种不同形式的方法的探究,让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深化提升。
??师:你能用一道数学算式把以上的排法表示出来吗???预设:2×3=6?师:2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三:智慧大闯关
1:三个同学排成一行跳舞,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4位同学排成一行表演小合唱,丁刚同学担任领唱,固定在左起第二个位置上,其余同学任意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3:0-3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板书设计:
排列
先确定第一个人的位置,其他两人自由排列,
数出有几种排列方法,以此类推。
课后反思:
1:第一点: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刚开始如果让三位同学上台站一站,让学生根据情景排一排,这时会出现无序的现象,借机让学生自己在本子上列一列,找出怎样排才会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这样不会很突兀)
第二点:在掌握了三个人排队照相排列的方法后,过度四个人的排列时方法时,没有设计好,没有出现层次性。
2:在讲课的过程中,语言过多的重复,不简练。
3:课堂中活动中学生参与的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