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下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能力达标测试(word版附答案解析)
1.辽中南工业基地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其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于( )
A.廉价的劳动力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发达的铁路线 D.丰富的矿产资源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①②③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3.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起步早
B.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C.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D.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为了向学生介绍东北地区湿地的环境价值,某老师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丛、水管等材料设计制作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实验方案,下图为该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 D.维持生物多样性
6.东北地区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是( )
A.煤、铁、石油 B.金 C.稀土 D.有色金属
7.下列地理事物,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哈密瓜、葡萄干、戈壁滩 B.小米、大红枣、梯田
C.黑土地、北大荒、三江平原 D.渔塘、蔗田、丝绸之乡
8.关于东北三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B.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C.煤、铁、石油资源贫乏 D.工业体系相当单一
9.关于东北地区冷湿自然环境特征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 B.位于我国的湿润区、半湿润区,降水丰富
C.位于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 D.以平原为主,空气流通强,蒸发量大
下图为“2016年我国部分省份粮食产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甲乙丙丁四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油菜、花生 B.乙一水稻、甘蔗
C.丙一小麦、大豆 D.丁一青稞、小麦
11.甲省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 ②地广人稀 ③土壤肥沃 ④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关于黑龙江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位置最偏北的省
B.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D.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13.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特征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B.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C.城市集中分布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
14.东北三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地形平坦开阔,山环水绕,是一片极具潜力的富饶之地。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候冷湿,蒸发微弱②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③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以上④河流有结冰期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 B.东北被称为“白山黑水”
C.气候湿热,作物生长期长 D.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16.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东北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C.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D.东北地区主要位于中温带,农作物一年一熟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7.图中 A 所在地区主要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小麦、玉米、大豆 B.水稻、油菜、棉花
C.冬小麦、水稻、花生 D.谷子、油菜、甜菜
18.B 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19.本区域的土壤及作物熟制是( )
A.黑土地—两年三熟 B.红土地—一年一熟
C.黄土地—一年两熟 D.黑土地—一年一熟
20.城市雕塑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精神气质。沈阳市铁西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目前,铁西区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医药化工产业和工业旅游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实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扛起了“东北振兴、铁西先行”的使命担当。如图是一组表现铁西区工业历史的代表性城市雕塑。据此回答问题。
新时期,铁西区实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是( )
A.加大煤、铁等矿产资源开采力度 B.直接提升人口文化素质水平
C.促进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全面发展 D.只为提高工业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东北三江平原历史上是有名的“北大荒”,现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北大仓”,其生产的“东北大米”成为超市里市民的抢手货。回答下面小题。
21.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
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
D.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
22.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23.读图,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地区,其中的“白山”指________ ,“黑水”指_________ 。
(2)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图中阴影区是我国的_________工业基地,从图中可以看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A.位置优越,临近港澳 B.三面临海,港口众多
C.科技发达,领先全国 D.矿产资源丰富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 。
A.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开阔,适宜机械化作业
B.地狭人稠,本地粮食消费量大
C.水源充足,土地贫瘠
D.全年高温,热量充足
(4)国家为保护湿地,计划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主要措施有 _________(双选)。
A.退耕还湿地 B.扩大耕地面积
C.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 D.建立自然保护区
(5)依据“长春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
24.临江我可爱的家乡,你能从临江的位置、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谈发展临江经济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末,新冠疫情爆发。2020年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北国边陲黑龙江省响应号召,大量最美逆行者驰援湖北。湖北疫情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贏得了疫情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
材料二:黑龙江省紧邻俄罗斯,口岸联系密切,“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疫情工作的重中之重,边陲小城——绥芬河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各兄弟省市的医护人员奔赴绥芬河方舱医院,联手控制疫情。全省人民历经波折,勠力同心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最美情怀。
材料三:下图。
(1)黑龙江最大支流松花江上的河港_______________被称为“三江重镇”。
(2)疫情期间边陲小城A______________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
(3)2019年末,建成通车的快速铁路______________线(哈大、哈佳、哈牡)为运送驰援A城的最美逆行者提供了“中国速度”。
(4)黑龙江省有全国最大的堰塞湖__________________。
(5)哈尔滨冬季最负盛名的特色旅游景点_________________,在疫情期间为阻断传播途径而被迫关闭。
26.读“我国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见,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导致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为____。
(2)图中我国主要水电站大多分布在____。
(3)图中山脉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
(4)图中A为____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成为我国能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请分析原因____。
27.读东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铁路干线A____;商品粮基地①____;
(2)商品粮基地①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
(3)商品粮基地①与长江流域相比,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不利气候条件是____。
(4)工业基地②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该基地发展工业的优势基础条件是____。
2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自从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以来,该地区己成为我国西部开发后又一个投资热土。
材料二:左图为东北地区简图,右图为哈尔滨降水量图。
(1)A是_______(邻国),D是____海。
(2)阴影区B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域的作物是______。该区域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
(3)由哈尔滨的气候图可判断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
(4)图中大兴安岭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该地形区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
(5)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至少答出1点)
29.阅读材料和图1、图2、表1,回答下列问题。
“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著称的黑龙江五常大米,凭借其高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图1是东北部分地区地形和年降水量示意图、图2五常市稻米生产条件示意图、表是五常市气候数据。
材料:水稻的生长条件水稻是好暖喜湿的作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热量,发育期需要均温最低10-12℃以上,灌浆期最适宜平均温度在23℃-28℃之间,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550以上的地区,肥沃的水稻土最适宜。
表是五常市气候数据(据1971-2000年资料统计)资料。
(1)黑龙江可以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环境条件有,水源____(充足/短缺),____的季风气候,使我国东北成为全球水稻种植的最北界线。
(2)由于五常大米的优良品质,市场出现大量假冒产品,有人说可以普遍推广五常大米的种植,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____
(3)黑龙江五常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
(4)结合上述图文材料,你认为五常大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哪些?(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____
(5)东北菜是在满族菜肴的基础上,吸收发展而来。以炖、酱、烤等为主要特点,形糙色重味浓你认为东北菜的这些特点与当地的哪些自然环境相关____
30.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若两题都答,按第一题为标准。
(1)辽中南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1.读东北三省略图,填出图中主要地理事物的名称。
(1)东北三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位于我国东北部,其中______省与我们承德相邻。
(2)东北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东北三省的地形分布特点是“山环水绕,______”。
(3)河流①是______,它是中国和______的分界线。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______工业基地。
32.读东北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山脉:① ,城市:② ,邻国:③ .
(2)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哈尔滨冬季严寒主要是受到 因素的影响.
(3)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简述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东北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简述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主要作用.
(5)木材和林产品加工是黑龙江省伊春市的支柱产业.结合地图,从自然资源角度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因为该工业基地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重工业发达,与劳动力、科技和铁路线关系小,故选D。
【点睛】
2.B
3.A
4.A
【分析】
2.从图中可知,①②③地区都是在山区,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林地;B符合题意。
3.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工业基础良好,但是高新技术产业落后,而且起步较晚,故A错;其它选项描述正确;选A。
4.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有: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A符合题意。
5.C
【详解】
该机构模拟的湿地主要种植物为芦苇,芦苇具有良好的污水清洁能力;由图可知,进水管在上,出水管在下,水排出需经过土壤和芦苇根部,达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功能。故C符合题意。选C。
【点睛】
6.A
【详解】
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A正确。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资源特点,这里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依托这里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了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7.C
【详解】
根据我国各地的差异可知,哈密瓜、葡萄干、戈壁滩属于西北地区,小米、大红枣和梯田是黄土高原的物产和景观,黑土地、北大荒、三江平原都在东北平原,池塘、蔗田和丝绸之乡,属于南方地区。故根据题意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形和土壤。记住即可。
8.B
【详解】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A错误。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B正确。东北三省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重工业,C错误。东北三省工业体系完善,D错误。故选B。
9.D
【详解】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东北地区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且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湿润区、半湿润区,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丰富,尤其夏季降水集中,ABC对;东北地区气温不高,蒸发量不大,D错。故选D。
10.D
11.B
【分析】
本题组考查主要农作物分布以及影响农业的因素。
10.甲为黑龙江,油菜为南方油料作物,故A选项错误; B为江苏省,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区域,故B选项错误;丙为广东省,小麦大豆为北方农作物,C选项错误;丁为西藏,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小麦,D选项正确,故选D。
11.黑龙江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故其生产效率高。故黑龙江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该地区②地广人稀、④机械化程度高;①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是自然因素。
12.D
【详解】
黑龙江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北和偏东的省; 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黑龙江省位于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答案选D.
【点睛】
13.B
【详解】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故A正确;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故B不正确;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及主要铁路沿线附近,故C正确;该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故D正确。根据题意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和工业,分析解答即可。
14.D
【详解】
东北三省纬度较高,气候冷湿,蒸发微弱;东北三省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读图可以看出,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以下;东北地区冬季1月7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15.C
【详解】
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A正确。东北被称为“白山黑水”,具有山环水绕的地理格局,B正确。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作物生长期长,C错误。东北地区有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D正确。故选C。
16.C
【详解】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故A正确。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B正确。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是我国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的主要产区,茶叶分布在南方地区,故C错误。东北地区主要位于中温带,农作物是一年一熟,故D正确。故选C。
17.A
18.B
19.D
【分析】
17.
A所在地区是松嫩平原,地处中温带,热量条件 较差,只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 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故选A。
18.
B位于东北平原的东部,是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 江共同冲积形成的三江平原。故选B.
19.
本区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东北平原,这里的特色土壤是黑土,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业及地形特点。
20.C
【分析】
我国工业分布的空间特点有:沿铁路线分布,如京沪、京广、哈大等铁路线;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详解】
根据铁西区的战略目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医药化工产业和工业旅游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实施高质量发展”可知,新时期,铁西区实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全面发展,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铁西区实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理解。
21.D
22.D
【分析】
21.
东北平原位于中温带,属于半湿润区,一年一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华北平原位于暖温带,属于半湿润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D错,ABC对。故选D。
22.
三江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其中雨热同期,水源充足是三江平原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日出最早,黑土广布都不是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D对,ABC错。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平原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23.长白山 黑龙江 辽中南 D A AD 温带季风气候
【分析】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白山黑水”---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流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
【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
(1)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地区,其中的“白山”指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位邻中国与朝鲜边界,“黑水”指黑龙江,是中俄的界河。
(2)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矿产资源,故选:D。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是: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开阔,适宜机械化作业,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小,但由于纬度高热量少,是发展农业不利的因素。故选:A。
(4)国家为保护湿地,计划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主要措施有: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黑土流失,对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为东北地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洪涝灾害控制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故选:AD。
(5)长春市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短促多雨,冬季严寒漫长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
【点睛】
24.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鸭绿江畔,与朝鲜隔江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临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全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气候适宜。临江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林木资源、动植物资源和药材等资源,资源丰富,这些都是临江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详解】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鸭绿江畔,与朝鲜隔江相望。临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全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临江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林木资源、动、植物资源和药材等资源,临江市是中国高山红景天之乡, 也是亚洲硅藻土储量第一的硅藻土工业城,因此临江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
【点睛】
25.哈尔滨 绥芬河 哈牡 镜泊湖 冰雪大世界
【分析】
根据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北部,其与吉林省山水相连,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
(1)黑龙江最大支流松花江上的河港哈尔滨被称为“三江重镇”。
(2)疫情期间边陲小城A绥芬河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
(3)2019年末,建成通车的快速铁路哈牡线为运送驰援A城的最美逆行者提供了“中国速度”。
(4)黑龙江省有全国最大的堰塞湖镜泊湖。
(5)哈尔滨冬季最负盛名的特色旅游景点冰雪大世界,在疫情期间为阻断传播途径而被迫关闭。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黑龙江省的地理概况。
26.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自西向东流 阶梯交界处 黄土高原 东北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地形和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
【详解】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使许多大河从西向东流如长江、黄河。
(2)由图可知,我国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交界处时,水流湍急,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所以水电站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
(3)读图可知,图中山脉是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之一,且位于黄河东侧,为太行山,以东是华北平原,以西是黄土高原。
(4)图中A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一般种植在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东北平原由于其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能满足水稻生长的热量需求,而世界同纬度地区不能达到此热量,因此东北三省是我国水稻种植纬度最高地区。
【点睛】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人少地多且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7.京哈线 三江平原 土壤肥沃,分布着肥沃的的黑土;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热量条件不足。 矿产资源丰富。
【分析】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知识。
【详解】
(1)图中的铁路干线连接哈尔滨、沈阳,向南至北京,因此该线路为京哈线。图中的①地位于我国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三江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优势分别是土壤肥沃,分布着肥沃的黑土;雨热同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灌溉水源充足,地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
(3)商品粮基地①相比于长江流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是热量条件不足,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条件不足制约了农业发展。
(4)工业基地②是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基地,从图中可以看出辽中南工业基地所在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故其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阅读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28.朝鲜 渤 甜菜 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一年一熟 温带季风气候 内蒙古高原 畜牧业 工业基础好;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优良的港湾(至少答出点)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地区的位置、农业、气候、工业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朝鲜半岛的朝鲜,D是我国的内海渤海。
(2)由图可知,图中阴影区B松嫩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的作物是甜菜、小麦等。其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是松嫩平原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3)由图可知,哈尔滨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
(4)图中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草原面积广阔,发展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
(5)由图可知,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工业基础好;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优良的港湾等。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东北地区的位置、农业、气候、工业等,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能够解决问题。
29.充足 雨热同期 做法对: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科技投入较低,扩大种植规模的潜力大。(不可行:气温偏低,只能一年一熟,扩大种植规模的潜力不大;区域环境承载量有限。)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冬季漫长而寒冷,病虫害少。地形: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土壤肥沃(黑土有机质含量高)。 当地冬季漫长且寒冷,炖和烤可以在取暖的同时烹饪食物;东北地形平坦,平原面积较广,物产较丰富,保鲜储存不易,酱菜腌菜可以极大程度的保存食物,所以东北菜有这些特点。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还考查了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对水稻种植的影响以及对当地菜系的影响。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是答题的关键。
【详解】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黑龙江可以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条件有水源充足,雨热同期。
(2)普遍推广五常大米的种植的做法,合理:可以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增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种植规模的潜力。(不合理,原因:气温偏低,只能一年一熟,扩大种植规模的潜力不大;区域环境承载力有限。)
(3)从表中可以看出无常市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从自然原因分析无常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气候方面:雨热同期;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应用物质积累;冬季漫长而寒冷,病虫害少。地形方面: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方面:土壤肥沃,黑土有机质含量高。
(5)当地的饮食习惯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等因素密不可分。当地冬季漫长且寒冷,炖和烤可以在取暖的同时烹饪食物;东北地形平坦,平原面积较广,物产较丰富,保鲜储存不易,酱菜腌菜可以极大程度的保存食物,所以东北菜有这些特点。
【点睛】
30.(1)辽中南工业区发展条件:①资源丰富且配置好;②交通便利;③工业基础雄厚
(2)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同汇入黄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变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工业区经济发展优势的能力,需要结合东北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具体分析;黄河“地上河”的成因需要联系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植被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和流经的地形变化对流速的影响进行分析。
【详解】
(1)辽中南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从生产角度看,资源之间的匹配程度好;铁路四通八达,南临渤海,海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
(2)黄河上中游尤其是中游的黄土高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干支流从地表携带了大量泥沙;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点睛】
31.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辽宁省 平原 山地 沃野千里 黑龙江 俄罗斯 重
【分析】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这里由于纬度位置较高,气候特点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详解】
(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其中辽宁省与河北省承德相邻。
(2)东北地形以平原(东北平原)、山地(大兴安岭,长白山)为主,东北三省的地形分布特点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图中可知,河流①是 黑龙江,它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分界线。
(4)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读图理解解答。
32.(1)长白山;大连;俄罗斯.
(2)纬度.
(3)土地资源丰富,夏季高温多雨.
(4)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洪蓄洪、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5)森林资源丰富.
【分析】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区域,地处东北亚地区的核心位置,东、北面与朝鲜及俄罗斯相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详解】
(1)图中①是长白山脉,是我国重要的林区;②是大连市,是东北地区的首要海上门户,港阔水深,不淤不冻;③是俄罗斯,领土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惟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个半球的国家。
(2)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每年的国际冰雪节,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
(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夏季高温多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为全国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4)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洪蓄洪、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
(5)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木材和林产品加工是黑龙江省伊春市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