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 1.2欢乐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 1.2欢乐颂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1-25 21: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欢乐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贝多芬顽强的创作毅力以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实质,提高自己对古典音乐的鉴赏水平,激发更深层次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聆听音乐,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主题,增强鉴赏音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体会欢乐颂的音乐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音乐特点。
难点:分析辨别音乐的发展过程
三、教学用具
PPT、欢乐颂曲谱
四、教学设计
(一)音乐导入,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示意学生在听到熟悉的旋律时举手示意,从而引入教学内容《第九交响曲》。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这个动机是一闪而过的, 所以刚才很多同学手举起来,然后又放下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走进这段欢乐颂。
(二)初听音乐,感知结构
1、教师提问学生那么大家对《欢乐颂》了解多少呢?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简单介绍第九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的内容,并带领同学循着寻找欢乐,确认欢乐,发展欢乐,升华欢乐的思路开始了解贝多芬的交响曲。
(三)师生合作,探究欢乐
1、欣赏第一乐章“寻找欢乐”
学生聆听第一乐章主题,思考从这段主题中感受到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贝多芬最初的构思是在这里加入人声,但后来又觉得还不是时候,于是他把场次乐段向后推移,不过这些原稿中留下来的唱词,有助于我们理解贝多芬的构思,教师出示ppt展示原稿中的场次“不,这会使我们想到过去的苦难,今天是胜利的日子,应该用歌舞来庆祝。”
2、确认欢乐
学生聆听第二乐章主题,思考音乐中贝多芬是如何确认欢乐,同时完成演奏乐器以及力度变化的表格。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四遍重复,力度-由弱到强,音区由低到高,第一次在很低的音区,像一颗种子;第二次中提琴,旋律的重心起来了;第三次歌唱性的旋律;第四遍—斩钉截铁的告诉大家我将欢乐找到了,并运用合唱、乐队共同将欢乐推到高潮,采用的是主题重复的手法。
3、发展欢乐
教师播放音乐,提问学生学生听到是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时间1842年5月7号,贝9首演的当天,有人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突然人声出来的时候,被惊呆了。在人的心里交响乐是交响乐人声是人声,在他的心中光靠器乐不能表达心中的感情,于是他将同期的诗人席勒的《欢乐颂》谱曲合唱队加上交响乐。创下纪录了的是人声的宣叙调,有怀疑有猜忌最后被化解了。
教师担任男中音的旋律,同学们担任齐唱、重唱,在多声部重奏达到欢乐的高潮。
感受变奏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变奏的创作。
4、升华欢乐
教师播放第四部分升华欢乐,并提问“在这宏大的乐思下,音乐并没有结束,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升华欢乐,看看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贝多芬活了 57岁,在他事业高峰期,就没有了听力,那是多么可悲,可是他的理想,他追求的自由、平等、 博爱的理想,大家看歌词:“亿万 人民拥抱起来,大家相亲又相爱丨" 这样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理想,到今天我们都没有实现,但是在他的音乐中就已经实现了,这是晚年的 贝多芬,在经历了一系列痛苦之后, 超凡脱俗的神来之笔,这段圣咏, 也是这部作品的最大价值。
(四)小结作业,情感升华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既感受到了宏大激情的欢乐颂,,更感受到了贝多深厚的创作功底,那么与贝多芬同一时期还有许多优秀的作曲家,引导学生课后去搜查相关音乐家的一些资料。
教学反思: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考虑到旋律简单易唱,所以把本课设计成欣赏与唱歌相结合的形式。在学科的整合方面,在讲述贝多芬时,我充分整合了文学,历史、美术,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赋予音乐生命,让学生感动。我用贝多芬双耳失聪的故事感染学生,先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由文字的领悟到音符的感动,抓住学生的心弦。我感觉这种方法比单纯的讲授要生动的多,学生更容易接受,效果特别好。
  把知识点熔于练习中,易于巩固。在练习唱谱的过程中就把一些难记的知识点掌握了,像各种强弱记号的掌握,学生在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印象会更深刻。
  教师要有主持人的才能,能引导学生发言,理顺他们的思路。这节课中许多地方都设计了引导学生发表感想的情景,但学生的感受会千变万化,教师要心中有数,通过你的语言进行引导,让一切不要偏离主题。这让我感到,老师的综合素质特别重要,它决定你这位教师的受欢迎程度和你的人格魅力。所以教师更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时间控制上,练唱的时间过长;让学生发言的时间不够充分。还有同学们对贝多芬的了解不多等情况准备不足等。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和同学们一样,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