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6 09:0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香榭丽舍大道
巴黎圣母院
凯旋门
卢浮宫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国 王
教 士
第一等级
贵 族
第二等级
资 产 阶 级
工匠、城市
贫民、农民
第三等级
等级制度危机
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等级
人员组成
人口
纳税
特权
土地
第一等级
教士
12万
不纳税
征收什一税
占有全国耕地的10%
第二等级
贵族
35万
不纳税
享有特权
占有全国耕地的25%
第三等级
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和市民
2600万
纳税

农民占35%
法国大革命前夕等级制度情况简表
国 王
教 士
第一等级
贵 族
第二等级
资 产 阶 级
工匠、城市
贫民、农民
第三等级
特权等级
被统治阶级
等级制度危机
统治阶级
革命对象
革命领导阶级
革命的主力军
人们在一位有道明君治理下才有一个祖国,在一个昏君统治下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祖国了。应当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如有违反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卢梭《社会契约论》
启蒙运动:18世纪
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强调每个人享有的权利。
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提倡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否定封建王权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原因:
政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矛盾尖锐。
经济: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启蒙运动为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
国际: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鼓舞。
社会:财政危机严重。
导火线:
三级会议召开(1789年5月)
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了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三级会议
国民议会
制宪议会
开始标志——
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
法国大革命开始后,法国出现了许多政治团体,我们常按照他们集会的地点为他们命名。比较著名的有:斐扬俱乐部(君主立宪派)、雅各宾派、吉伦特派(因其主要成员来自吉伦特郡而得名)。
君主立宪派统治(斐扬派)(1798.7——1792.8: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1789年8月《人权 宣言》
1789年8月《人权 宣言》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三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人权宣言》
根据材料,说说《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思想?符合哪个阶级的利益?这是受到什么思想运动的影响?
否定法国封建等级制度
否定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时间:1789年8月
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人权宣言》——最能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文献
意义:
1、它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专制的旗帜,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2、具有否定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意义,它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为保卫革命成果,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攻占王宫,推翻了法国君主制度,吉伦特派取得政权。
1792年9月法国军队在瓦尔密战役中打败外国干涉者,攻占国王住宅拘禁了路易十六。1792年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吉伦特派统治:(1792.8——1793.6)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
锁匠国王
赤字王后
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1793年5月底巴黎人民于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
雅各宾派统治:
(1793.6——1794.7.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
罗伯斯庇尔
罗伯斯庇尔等人采取的政策包括限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管制粮食买卖、把没收来的逃亡贵族的土地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缺地的农民等;同时用恐怖手段严惩反动分子,但也伤及了无辜。

——《世界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革命彻底性的表现,触及封建土地制度。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罗伯斯庇尔
“过路人不管你是谁,切莫为我的命运悲伤,要是我还活着,你就得死亡······”
—罗伯斯庇尔的墓铭
法国大革命结束:1794年7月热月政变
罗伯斯庇尔恐怖政策打击面过宽,因此遭到很多人的非议。1794年7月 ,雅各宾派中反对罗伯斯庇尔的势力发动热月政变,把罗伯斯庇尔等人送上断头台,建立了都督府,维护了共和政体和革命成果。法国大革命结束。
法国共和历
法国共和历:从1792年9月22日法国第一共和国建立起使用到1806年1月被废除。
共和历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之日(1792年9月22日)为元年元月,每年分四季、12个月,将12个月依次定为葡月(9.22-10.21)、雾月(10.22-11.21)、霜月、雪月、雨月、风月、芽月、花月、牧月、获月(或收月)、热月(7.22-8.21)、果月。
法国共和历
一、广泛彻底: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使革命得以彻底进行。
二、成果卓著: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在法国初步确立了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这场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给它们以沉重打击。
三、影响深远:这次革命扫荡了法国的专制势力。在经济上为法国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它对法国社会的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它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四、规模最大:同时代其他国家和地区革命激烈的程度与影响的广泛、深远程度均不及法国大革命,因此说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是革命时代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为什么叫法国大革命,不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等呢?(意义)
1794年7月热月政变建立了都督府,但是都督府对内不能维护社会安定,对外面临着反法同盟的进攻,此时的法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稳定局面。
1799年11月远征在外的拿破仑·波拿巴秘密回国,发动政变,组成新的政府。并采取了措施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1799年11月雾月政变
拿破仑采取了哪些政策来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的?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对内:制定《拿破仑法典》
对外:与反法同盟作战
对内:制定《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等原则。(至今仍在法国施行)
《拿破仑法典》封面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
——拿破仑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对外与反法同盟作战
反法同盟
时间
同盟国主要成员国
著名战役名称
结果
第一次反法同盟
1793-1797年
英、奥、荷、普
土伦战役、镇压保王党战役
法国取得胜利
第二次反法同盟
1798-1801年
俄国、奥地利
马伦哥会战
法胜,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合约》
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5年
英、俄、奥等七国
乌耳姆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
法胜,法奥签订《普雷斯堡合约》
第四次反法同盟
1806年
英、俄、瑞、普
耶拿战役、弗里德兰战役
俄、普战败,与法签订《提尔西特和约》
第五次反法同盟
1809年
英国、奥地利
瓦格拉姆战役
法胜,法奥签订《维也纳合约》
第六次反法同盟
1813年
英、俄、奥、普瑞
莱比锡战役
拿破仑兵败被俘,囚禁于厄尔巴岛
第七次反法同盟
1815年
英、俄、普、奥
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再次战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1814年在莱比锡战役中战败,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的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到法国,集结20多万军队,把刚复辟的波旁王朝推翻,再度称帝;6月18日,因为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拿破仑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波旁王朝再度复辟。拿破仑战争至此结束。拿破仑重返帝位总共101日,因此史称“百日王朝”。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对外与反法同盟作战
怎么评价拿破仑的战争?
初期
后期
打击反法同盟
对外掠夺和侵略
正义的
非正义的
拿破仑的战争
初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解除了法国的外来威胁,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并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后期演变成为非正义的军事侵略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1789.5
开始
召开三级会议
1789.7.14
1791
1793.1
1794.7
攻占巴士底狱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制宪议会制定宪法
雅各宾派
处死路易十六
革命结束
1789.8
1792.9
导火索
制定《人权宣言》
罗伯斯庇尔当政
热月政变
革命纲领
1799.11
1804
1815
拿破仑掌权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君主立宪制
吉伦特派统治
高潮
雾月政变
法国大革命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背景
启蒙运动
导火线: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开始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君主立宪派统治:1789年8月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意义)
吉伦特派统治:1、1792年9月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2、1793年1月处死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统治: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罗伯斯庇尔)
结束标志:1794年7月热月政变
法国大革命意义:P91
拿破仑帝国
1799年11月雾月政变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年帝国覆灭。
内外政策
对内:制定《拿破仑法典》
对外:与反法同盟作战(正义与非正义)
板书设计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帝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背景:
2、启蒙运动
二、导火线: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三、开始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四、经过: 1、1789年8月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意义)
2、1792年9月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1793年1月处死路易十六
4、罗伯斯庇尔: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5、结束标志:1794年7月热月政变
五、法国大革命意义:P91
一、1799年11月雾月政变
二、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年帝国覆灭。
三、内外政策
对内:制定《拿破仑法典》
对外:与反法同盟作战(正义与非正义)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