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 9课时 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和第3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从观察实物入手,使学生抽象出几何图形——圆锥,认识圆锥各部分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
2. 认识圆锥的高,掌握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圆锥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突破方法 (A案)从实物入手,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其特征。(B案)通过演示、观察、触摸等方法探索圆锥的特征。
难点 掌握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突破方法 (A案)学生自己动手,教师指导。(B案)小组实践体验,发现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观察发现,演示引导。
学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A案)圆锥实物及模型、直尺、直角三角形硬纸、小木棒、多媒体课件。(B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圆锥模型。
A 案
复习准备
1. 说说圆柱的特征。
请一名同学回答。
2. 什么叫圆柱的高?圆柱有几条高?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圆柱的高?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
探究新知
1. 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主题图。
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从实物图中提取出圆锥的几何图形,标明这样的图形叫圆锥。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种图形——圆锥。(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2. 认识圆锥及各部分名称。
(1)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2)引导学生认真对照图形和模型观察,提问:
① 圆锥有几个底面?是什么形状的?
② 用手摸一摸圆锥的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③ 用手摸一摸圆锥的顶点,你有什么感觉?
④ 圆锥的高在哪里?圆锥有几条高?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然后汇报。
(① 圆锥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②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③ 圆锥的顶点尖尖的。④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3. 引导学生测量圆锥的高。
我们无法用直尺直接量出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这两点间的距离。你能想办法测量出圆锥的高吗?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把圆锥的底面在木板上放平,用另一块平板放在圆锥的顶点上,和底面一样平,再用直尺测量出两块平板之间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了。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看教材第32页的测量示意图。
教师强调:测量时,圆锥的底面要水平地放;上面的平板要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4. 教师演示:拿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纸,在一直角边上粘上小木棒,快速转动小木棒。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转动起来是一个圆锥。
应用反馈
1. 教材第32页“做一做”。
组织小组内同学相互指出各个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教师巡视,然后集中进行讲解。
2. 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2题。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汇报。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B案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自主
学习
一、复习旧知
填空。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 ),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 )。
(2)圆柱有( )条高。
(3)长方形绕它的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其中长方形的长是这个圆柱的( ),宽是这个圆柱的( )。
二、探究新知
1. 比较下面图形的特征。
图形
特征
底面
侧面
高
圆锥
圆柱
2. 判断。
(1)圆锥的高和圆柱的高都有无数条。( )
(2)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曲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 )
(3)测量圆锥的高只要测出顶点到底面圆周上的一点的长度即可。 ( )
3.下面图形以竖线为轴旋转后会得到圆锥吗?如果会,说出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圆柱模型。提问:这些分别是什么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那么这一个呢?(教师展示圆锥模型)
学生讨论。
我们身边有些什么东西和这种图形很像?
(铅锤……)
是的,大家对比一下它和长方体、正方体还有圆柱,哪个和它最像?
(圆柱)
是的,但是大家注意观察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而这种图形只有一个圆底面,它的上部是集中到一点的。那么这种图形呢,我们叫它圆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锥。二、引导自学
1. 组织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31~32页,通过回忆圆柱的高的特点思考圆锥的高的特点,以及如何测量圆锥的高。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并记录疑问。
2. 自学检测。
组织学生相互检测,小组同学相互讨论,交流意见。
3. 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我们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案,其他同学提出不同意见,教师在该过程中适时点拨并集中收集问题进行讲解。
通过圆锥模型的展示,让学生对圆锥进行初步感知。引导学生对比圆柱的特点发现总结圆锥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对比学习能力。
质疑
探究
知识点:认识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 找一个常见的圆锥形实物,说说它的特征,并测量出它的高。
2. 填空。
(1)圆锥的底面是个( ),侧面是个( )。
(2)从圆锥的( )到底面( )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
(3)圆柱有( )条高,圆锥有( )条高。
(4)将一个直角三角形沿着它的一条( )快速转动,可以得到圆锥。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1. 教师强调学生先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习题。
2. 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并通过讨论得出一致的结果。
3. 各小组进行汇报。
4. 教师归纳总结: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因此圆锥的高只有一条,而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探究点的设置基于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交流,掌握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实践
应用
一、随堂练习
1. 根据圆锥的特征,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锥。
2. 填空。
(1)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形;将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
(2)圆锥有( )条高。
(3)将一个圆锥沿着它的高平均切成两半,截面是一个( )形。
(4)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形成( ),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这个圆锥的( ),另一条直角边是这个圆锥的( )。
3. 说出下面各圆锥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
二、拓展练习
画出下面图形绕直线快速旋转后得到的立体图形。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五、课后巩固作业
课后完成“拓展练习”。
参考答案: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新知,加深对圆锥的认识,培养学生总结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我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锥,相信大家已经对圆锥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究如何计算这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希望大家在课下思考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测出圆锥的体积。
教学反思
圆锥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而圆锥与圆柱在很多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有了学习圆柱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再认识圆锥问题并不大,再加上本节课同样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这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的课堂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本节课我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课前分析之后,设计了自学提示,并且让学生在观察实物模型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圆锥的高的定义进一步明确化、形象化。对于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这一定义,学生还可以在我演示测量实验中深刻体会到,并且通过我的提问和回顾旧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掌握圆柱有无数条高而圆锥有且只有一条高这一知识点。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无法顾及到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观察及讨论中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在演示操作之后,另行安排各小组进行仿演操作,确保每位同学都有近距离观察和感受的机会,从而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