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
开场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龙》。(板书:中国龙)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中国龙》属于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龙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不同时期龙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同时具有较好的审美能力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但是龙的形象复杂,所以本课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因此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以降低学习难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制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龙的历史、象征等知识,与同学合作完成舞龙道具。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制作舞龙道具的过程,了解龙造型、意义等知识,激发学生创作的主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产生作为“龙的传人”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本课的重点是:学习龙的历史,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本课的难点是:在感悟“龙”文化的基础上,合作制作一件有精气神的舞龙道具。
五、说教学方法
有一句名言说道:“一位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位好的老师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分别是情景教学法和演示法。在学习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在操作中发现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评价,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说教学过程
如果说认清教材、学情,设计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前做的工作,那么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正面接触的过程,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直接途径。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
精心设计好的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将采用歌曲导入的方式,通过演唱歌曲《龙的传人》,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通过这样直观有趣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从而快速切入本课。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这个环节,为了培养学生“自悟”和“合作探索”的能力,我设置了两个活动来进行新课的学习。
1.初步感知
在初步感知环节,我将采用讲授法与展示法相结合的形式,用多媒体播放有关龙文化的视频,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龙文化的历史,以及龙的象征是什么?师生共同总结:龙在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汉代的时候与皇权联系在一起。龙象征权力和吉祥。(板书:文化、象征)在学生对龙的文化和象征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会放大龙的图片,继续追问:龙由几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像什么?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龙的文化、象征和组成,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深入探究
在深入探究这一环节里我将会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我会在大屏幕上播放不同时期的龙的作品,并提出问题:不同时期的龙在表现上有什么不同?(板书:特征)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大胆发言得出:不同时期的龙有不同的形象、不同的特征,在新石器时期龙的形象比较简单,比较接近猪的形象,在汉代的时候呢龙头又比较像马,到了隋唐时期,龙的形象就跟现在比较接近,而到了明清时期龙就看上去比较苍老。这个环节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师示范
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在教师示范这个环节,我会播放课前录制好的示范视频,在播放过程中分步示范并解说制作方法,首先剪出龙的身体,接下来剪出龙的其他部位,最后将龙的各部分连接在一起。通过这样的示范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掌握制作方法,为独立创作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四)学生练习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过:“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所学的知识综合的创造运用是我们的目的,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合作完成,既增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合作量力,共同完成作业的自信心。播放轻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总结。
(五)展示评价
在学生创作完成后,我会请学生主动上台表演舞龙节目。并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造型设计和节目设计等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我也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鼓励表扬肯定为主,多一些建议性的评价。同时,我会将学生本节课的全部资料汇集到学生个人的美术学习档案袋当中。
(六)小结拓展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就这样,我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最后我会鼓励学生课后多多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说板书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课题、基本知识点。
(结束语)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