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 比例尺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 比例尺 北京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6 19:3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尺》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主 题】比例尺
【课 时】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基于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学生数学概念的获得要在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数学活动中才能形成。对于“比例尺”这样的数学概念,抓住其外延和内涵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比例的应用之后进行的,对于比例尺,学生可能在地图上都曾见到过,也许并不陌生,尽管如此,比例尺的意义及应用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材结合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尺的广泛应用。通过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握比例尺的内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认识两种不同的比例尺。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能看懂线段比例尺,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
3、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各种用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
【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认识两种不同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
【评价设计】通过环节一、二达成目标1;通过环节三、四达成目标2;通过环节四、五、六、七达成目标3;
【学习过程】
教与学的活动
评价要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导入
师:从郑州到北京坐飞机大约1小时20分,但是一只小蚂蚁五秒钟就到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我们可以把它画在一张纸上,怎么做到的?
关于比例尺,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脑筋急转弯引入地图,进而由缩小引入比例尺,激发学生探究有关比例尺问题的欲望。
1、学生思考脑筋急转弯。
学生思考如何可以画在一张纸上。
3、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1、学生能想出是在地图上爬的。
2、学生想到是缩小后画在纸上的。
3、学生会根据课题提出一些疑问。
环节二
认识比例尺
1、出示信息:
出示活动要求:
认真观察淘气和笑笑画的图,有什么不同?
同桌讨论,谁的更合理?并说出理由。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厘米 100米
2厘米 200米
3厘米 300米
引导学生理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并板书。由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存在的关系引出比的形式,让学生尝试计算这三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根据求出的1:10000揭示比例尺的概念,并说出淘气的图为什么不合理。
引导学生发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0倍。
设计意图:由具体的情境引入,让学生经历先理解什么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再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然后揭示定义,最后研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学生观察淘气和笑笑画的图的不同,说出理由。
学生根据情境理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含义。计算出笑笑画的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根据比的意义理解比例尺,并从比例尺的角度思考淘气的图为什么不合理。
学生认真思考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的倍数。
学生能看出笑笑的图是合理的,并能说出合理的理由。
学生能理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意义并能求出它们的比。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说淘气的图怎么不合理。
4、能发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
环节三
根据比例尺画出图
学校的东北方向400米处有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先算一算,再在笑笑的图中标出来。
设计意图:在理解比例尺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练习,加深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学生算出画多长,在图上画出位置。
学生能算出图上距离并能正确画出来。
环节四
丰富对比例尺的认识,并理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
出示四幅不同的比的比例尺,让学生说出每个比例尺的含义。让学生说出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义。
师:画平面图形用到比例尺,立体图形也可以用到呢?我们生活的地球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做成地球仪,出示地球仪。找出比例尺。
设计意图:能说出不同平面图比例尺的含义,同时由平面引入立体,丰富学生对比例尺的认识。
学生根据信息说出每个比例尺的含义,并能认识线段比例尺的意义,并转换成数值比例尺。
2、学生观察地球仪。找比例尺。
学生能说出比例尺的含义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并会转换。
学生理解地球仪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并能说出比例尺的含义。
环节五
联系实际,认识放大的比例尺
上面我们研究的都是缩小的比例尺,那么生活中有放大的比例尺吗?想一想,议一议。阅读相关材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缩小比例尺联想到放大比例尺,与生活进一步接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学生思考生活中用到放大比例尺的地方。
学生能想到生活中运用放大比例尺的地方
环节六
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的疑问解决了吗?说一说。还有哪些想了解的呢?
设计意图:对上课伊始的问题进行回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同时唤起学生新的思考。
学生回答上课初提的问题。
学生能回答出提的问题。
环节七
作业
学校一幢教学楼长42m,宽9m。在纸上画出教学楼的示意图,并和同伴交流你是如何画的。
我确定的比例尺是:
我是这样计算图上距离的:
长:
宽:
我画的示意图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确定合理的比例尺,并会算出图上距离,体现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画图。
能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正确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