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2 笔算乘法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2 笔算乘法 北京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6 18:3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赵晓宇 执教()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教科书第4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点子图,彩笔,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口算
13×4=
24×20=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笔算乘法)
探究新知
出信息
老师要买几套书奖给同学们,售货员这样介绍的:“每套书有14本”(课件出示)
师:老师买了几套?(课件出示)
生:12套。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师:你能用数学的语言概括一下吗?
生:12个14是多少?
师:怎么列式?
生:14×12
利用点子图计算
1.课件出示12本书。
师:这是一套书,一套共有14本,也就是1个14。
2套书,就是2个14;
3套书,就是3个14;
4套书,就是4个14;
师:老师现在用一个点子表示一本书,这幅图会变成什么样?
师:现在每一排有14个点子,也就是一套书。那么这12套到底有多少本呢?请你分一分,圈一圈,想办法用我们学过的办法解决,并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
①3个4 ②4个3 ③2个6 ④6个2 ⑤10和2
师:5种方法各不相同,但都用学过的方法解决了14×12这个新问题,但有一个问题:12去哪儿了?
①号的12变成了3个4 ……
这五种方法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分的12,分开了以后再合。
师:我们的老朋友“先分后合”又一次帮我们把新问题转化成学过的知识。
尝试用竖式计算
师:除了口算,我们还可以列竖式,请你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
生板演。
师:仔细观察,竖式的思路和哪一幅图的思路是一样的?
生:10和2。
师:竖式里第一步得出了28,你能在图中找到28吗?
生在图中找到两套书。
师:这是2套书的本数(板书:2套书的本数)。再回到竖式,这个28是几乘几的积?
生:14×2的积。
师:也就是用个位上的2乘14,具体说一说乘的过程。(画箭头)
生:2×4=8,写在个位上;1×4=4,写在十位上。
师:第二步得出来的数是多少?
生:14、140。
师:是真的14吗?
生:不是,应该是140。
师:很好,就是140,其实这里应该有一颗0(板书虚写:0),你能在图中找到140吗?
生在图中找到10套书。
师:也就是10套书的本数(板书:10套书的本数)。
再回到竖式,这个数是几乘几的积?
生:14×1=14。
师:也就是用十位上的1乘14,具体说一说乘的过程。(画箭头)
生:1×4=4,写在十位上。
师:4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生:十位上的1乘4,等于4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
生:1×1=1,写在百位上。
师:1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
生:十位上的1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10×10=100,所以写在百位上。
师:第三步算什么?
生:再算28+140=168本。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14×12的过程。
师:回忆一下,用竖式计算14×12的过程,可以分为几部分?
生: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用个位上的2×14=28,第二部分是用十位上的1×14=14,第三部分是把这两个积加起来。
讲练结合
做一做前2个题;
练习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