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一课时 稍复杂的排列问题 
教材分析:在“数学广角”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简单的排列内容,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内容难度稍有提升,不仅元素(排列的数字)多了1个,而且增加的是0这个特殊元素。教材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本P101及P104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稍复杂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寻找稍复杂事物排列数数的过程,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找到稍复杂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够有序地进行排列数,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了排列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排列问题,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 
家,(课件显示)“用数字1、3能写出几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生:能写成两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13和31。 
师评价。(大家同意吗) 
二、复习方法,巩固规律。 
师:老师微微一笑,又问: 
(课件)那用数字1、3、5能组成几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呢? 
请你们拿出算数本,把能组成的不重复的两位数都写出来。 
(学生写,师巡视) 
师:现在老师请这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他们所组成的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你们可要认真听哦,看看谁的想法好?好在哪里? 
(生边展示边说想法) 
师:他们的想法你们都听明白了吗?你们觉得谁的想法好?好在哪里? 
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可以用交换位置的方法、用固定十位的方法和固定个位的方法来排列数位,还要注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选择数字”,这样可以保证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三、自主学习,掌握规律。 
师:从刚才检查的结果看,同学们对简单的排列问题掌握的真不错, 
那你们能运用这些方法帮田老师解决稍复杂一点的排列问题吗? 
(课件出示)用0、1、3、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稍复杂的排列问题。(板书课题) 
师:这道题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答:多了个0) 
师:多了一个数字0,在排列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 
(生答:0不能写在十位上) 
 师:那排列的方法呢?一样吗? 
师:请你们拿出数字卡片,以同桌为单位,一个摆,一个记,看看哪一组先完成,而且既不重复也不遗漏。记得先分配好谁摆,谁登记哦。 
 (生摆,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并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摆的? 
(生边说边展示,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都把自己摆的数字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现在我们再来一起说说用什么方法能保证组成的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1、每次拿其中的两个数字,先摆出一个数,然后用调换位置的方法得出另一个数,这是交换法。 
2、用固定十位的方法,我们给起个名字叫——排头法。 
3、用固定个位的方法,我们给起个名字叫——排尾法。 
师: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师:不管你喜欢哪种方法,我们都要做到不重不漏,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做到有序思考。 
 (生说,师补充) 
五、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的方法,那下面这道题你想用什么方法呢? 
基础练习: 
完成P101,做一做第1题。 
读题,理解题意。(数学信息和问题,关键词)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学生汇报。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1)读题,理解题意。 
(1、关键词是什么?2、什么是单数?3、你们觉得用什么方法好,为什么?) 
 2)生自己解决。 
 3)展示小结。(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运用方法) 
解决问题: 
3、做一做第2题。 
师:学到这里,有的同学会想:这跟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请看:课件出示题目。 
1)、读题理解题意。(关键词) 
2)、你有什么想法? 
3)、解题,展示。 
4、练习二十二第1题。 
师:解决了巧克力的分配问题,唐僧师徒也赶来凑热闹,看:(课件出题) 
(1)读题,了解题意。(关键词) 
(2)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的? 
(3)解题展示。 
六、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突出,谁愿意来说说自己今天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书本104页,第3题。 
八、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排列问题 
保证不重不漏 
1、交换法 
2、排头法 有序思考 
3、排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