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的小闹钟
教材分析:
《调皮的小闹钟》又名《打切分的小闹钟》,是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创作的一首描绘性的音乐作品。乐曲形象鲜明,情绪欢快、明朗,特别是表现小闹钟节奏的音型非常突出,装饰音的运用显得既愉快又诙谐。
乐曲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开始是给小闹钟上弦的声音,使人一下就明白了乐曲要表现的内容。接着梆子模拟小闹钟嘀嗒、嘀嗒的节奏声中出现了欢快、诙谐的第一主题。装饰音和切分音的运用使乐曲显得更加轻快、活泼。
这个主题反复两遍,经过过渡之后又再现了主题。
接着,乐曲进入第二部分,同第一部分在中音区的平稳形成对比,八度的大跳和基本在高音区的旋律使音乐显得更加活泼有生气,特别是加进了铃鼓模仿的铃声,为乐曲增添了活泼的情绪。
接着再现第一部分的主题。在结尾处,打击乐器奏出了密集的节奏,使音乐显得更加诙谐有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能在别人对他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当受到表扬、奖励、鼓励的时候,会产生极大的兴奋感,自豪感、自信心会大增。
二年级的孩子,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十分活跃。随着孩子对事物充分感知,丰富表象,再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初步培养抽象思维。
同时这一学段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很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模仿力,结合歌、律动、打击乐器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因此,本课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声势模仿、律动参与、打击器乐等方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音乐中,了解、体会管弦乐曲《调皮的小闹钟》活波可爱的形象,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松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终身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音乐故事为主线,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运用实践、体验、模仿、探究等方法记忆主题音乐。
3、知识与技能:欣赏管弦乐曲《调皮的小闹钟》,感悟乐曲所表现的音乐特点,初步体验打击乐器的运用,了解音乐三段体曲式的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乐曲,了解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
难点: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探究出音乐所描绘的乐曲形象。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2、示范法。3、欣赏法。5、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钢琴、双响筒、三角铁、手铃、串铃、小闹钟图片、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新授课
一)、导入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嘘!
师:“叮铃铃,我现在变成了一只小……(闹钟)”
生:“小闹钟!”
师:“哈哈!小闹钟要和大家一起讲故事喽!讲故事中,我需要一位同学的帮助,谁能来帮助我?”
……
“故事开始喽!”(放A1、2+过渡句的音乐,老师用木偶剧的情景来表演演唱故事。)
“我是个调皮的小闹钟,……。(课件)
我要把安德森来叫醒,……。”
过渡音乐:
师:“安德森,该起床了!”
生:“嗯!让我再睡一会儿!”
师:“不行!要迟到了!”(温柔声音和动作)
生:“让我再睡一分钟!”
(音乐停。老师还要往下唱着讲故事的状态,忽然没音乐了。)
师:“咦?音乐怎么停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啊!小闹钟在这里等着我们呢!”
二)、A
1、主题音乐
“同学们,故事中都有谁?” (课件)
(安德森和小闹钟)
“它是一只怎样的小闹钟呢?”
(活泼、调皮、可爱、快乐……)
“这些小闹钟刘老师都喜欢!我是这只小闹钟的指针,指针指向谁,就请你跳一下”。
老师哒 哒 哒 哒 指针一个一拍,进行8拍。(节拍)
老师自然加入音高哒,一遍主题音乐。(音高)
老师自然加入一遍歌词,要求学生轻声边跳边跟唱。(记忆加强主题音乐)
速度由慢变需要的速度加入第二遍的歌词。
动作由原地一个人一个人的跳,过渡到有歌词时全体走、蹦跳,来感受音乐的调皮、活泼、诙谐。
注意:难点第四乐句的教授与学生掌握的情况。(一定要把难点解决了,这关系到后面乐器的使用)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歌词)
(出示歌词课件)
“调皮的小闹钟们请坐下!”
“同学们,刚才我们演唱的就是我们故事音乐中的主题音乐。”(课件)
2、A
a、“你来听,第一主题音乐在下面的音乐中出现了几次?第二除了主题音乐之外,还有一段情绪不同的什么样的音乐?请伸出你的小手跟着老师一起边听边画!”
图谱
“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
3次。
b、“除了主题音乐之外,还有一段什么样不同的音乐?”
柔和、心里觉得美美的、暖阳阳的、慢慢的。……
“同学们对音乐地感悟真是太棒了!”
“这段音乐在这里起到的是过渡的作用。”
c、“主题音乐中出现了什么打击乐器?”(课件)
生:双响筒。
师:“双响筒拿起来,轻轻拿,轻轻拿。双响筒手中拿,左低右高轻轻敲。”(确定一下右边是不是高音?)
1)、师:X(高音)(背对学生敲击练习)
生:X
师:X(高音)
生:X
师示范,学生模仿。
注意看老师是怎么敲的?(面对学生练习)
2)、4/4 X X X X|
师: X X X X|
生: X X X X| (注意引导学生强弱规律的打击)
师:X X X X|X X X X‖
生:X X X X|X X X X‖
3)、4/4 X X X X|0 X X X 0‖
“注意老师节奏的变化,老师在敲击时,嘴巴说了什么?”
师:X X X X|0 X X X 0‖
1 2 3 4 1 2 3
生:X X X X|0 X X X 0‖
1 2 3 4 1 2 3
d、A
让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注意看老师指挥的同时耳朵要听音乐。(集体乐器)
……
“双响筒请放下。”
“刘老师来扮演安德森,请大家来叫醒我吧!”
……
三)、B
A、带问题初听
“安德森依然在睡梦中,小闹钟有点着急了,真想把安德森从床上拉起来!你听,小闹钟做什么事情了?”(欣赏音乐第一遍,静静聆听)
生:“小闹钟响铃了。”
师:“谁听出小闹钟的铃声了?请举手。”
“小耳朵真灵!”
B、图形谱
师:“小闹钟的铃声响了几次呢?我们再来听!”
老师随着音乐,同步进行图谱。(欣赏音乐第二遍)
“响了几次?”
8次。
C、乐器伴奏
(课件)“同学们,什么乐器可以模仿出闹钟的铃声呢?”
师:“拿起你的乐器,自己来试一试。”
试用乐器三角铁、串铃、手铃模仿闹钟的铃声。
……
师:“小小乐器静下来、静下来……。”
“让我们看看这边拿到的是什么乐器?”
三角铁。
“三角铁怎么模仿闹钟的铃声呢?谁来演示一下!”
……
“这边是什么乐器呢?”
串铃。
“谁能来试着演奏一下!”
……
“真棒!”
“再来看看这边拿到的是手铃。”
“一起来试一试!”
“大家演奏的真是太棒了!”
“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让我们听着音乐,在音乐闹铃的时候把你的闹铃响起来,和小闹钟一起去叫醒安德森吧!注意一定要听清音乐,你的小闹铃可不能乱响呦!”(音乐第三遍)
全体学生坐在座位上表演。
三、A
“这时候安德森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说:小闹钟,我起床了,谢谢你!”
1、听辨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
“你来听,下面这段音乐和你前面听过的哪段音乐相似呢?”
画旋律线聆听。
“和第一段相似”
“那么主题音乐在这里出现了几次?”(板书)
2次
“第一段的时候出现了几次?”
3次。
“一共几次?”
5次。
2、结尾处理
“安德森在小闹钟的帮助下,高高兴兴起床,按时上学去了!小闹钟高兴的不得了!”
“在这段音乐中,哪里表现了小闹钟高兴得不得了的情景呢?”
“让我们再来听音乐。”
结尾处。
“音乐的结尾处出现了密集的节奏,并且快速结束,更加突出表现了音乐的诙谐、有趣。”
“如果你是这只高兴的不得了的小闹钟,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自己高兴的心情?”
(我会用……)
(1)乐器
双响筒、手铃、串铃、三角铁乐器
请你来试一试。
我们跟她一起来感受一下。
(2)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急切的点动小脚。……
(3)“大家的想法真是太有趣了!刘老师也有一个想法,你来看!”
“安德森在小闹钟的帮助下,高高兴兴的起床,按时上学去了。他边走边唱……”
“你是个调皮的小闹钟,……”
“你是个守时的小闹钟,我一定听你的来行动。……我一定听你的,按时做事、好好学习、我最棒!”
四、音乐结构
“同学们,我们对音乐结构的分段方法一般把第一段记写为A;第二段记写为B;第三段记写为C。由于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一次出现,所以我们仍然记写为A。”(板书)
“我们说这是一首三段体结构的乐曲”(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五、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欣赏管弦乐合奏《调皮的小闹钟》,它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创作的。”(课件)
六、总
“让我们仔细聆听这首乐曲,仔细品味、感受小闹钟的调皮吧!”
七、故事音乐会
“刘老师的故事讲完了,如果你来讲《调皮的小闹钟》,你会怎样来安排呢?”
……
“大家说的真是太棒了!”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讲述这个故事吧!”
“主题音乐的双响筒谁能来演奏?”
“谁能来扮演安德森?”
“安德森在A段时,你在做什么?(睡觉)。B段时呢?(也在睡觉)小闹钟响完了8次闹铃后安德森伸了一个大懒腰醒了!在第三段时和大家一起高兴得跳起来了。”
“我们大家就来做小闹钟吧!注意B段的时候,你的模仿闹铃的乐器要及时轻轻拿起来,坐下来演奏。第三段时,你可以拿着小乐器表现小闹钟高兴得不得了的地方。”(注意段与段之间乐器的衔接)
八、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故事音乐会结束了,谁能说一下你最喜欢这首音乐中的哪个部分?”
……
“刘老师也喜欢!”
“这首乐曲的曲作者是谁?”
“美国作曲家安德森。”
“同学们真是棒极了!让我们听着音乐离开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