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课题
乘法分配律再认识
课时
1
日期
1
教材分析
通过上节课对乘法分配律的的探索过程,学生归纳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乘法分配律算理的深度剖析和延伸,让学生明确乘法分配律不仅对加法适用,对减法也适用。同时进一步探索乘法分配律在一些特殊算式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
通过乘法对加法分配律的算理探究,大胆猜测、验证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
2、
会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特殊的算式计算简便。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重点放在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上。
教学难点
会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特殊的算式计算简便。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使学生将直观概念转化为数学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应注重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体验活动中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教学准备
PPT课件
首次备课
授课
时间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新,建立模型
1、用乘法分配律改写式子4×(5+3)
2、师用点子图回顾乘法分配律的算理
+
+
+
4×(5+3)
+
4×5
+
4×3
3、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探究乘法分配律是否适用于减法
(2)乘法分配律的变形应用
二、探究体验,汇报交流
1、根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大胆猜测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
(1)试一试:用乘法分配律改写式子4
×(5
-
3)
(2)生归纳结论
2、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1)用简便方法计算125×88
方法一:乘法结合律(独立完成,找出特点——连乘)
=125×(8×11)
=(125×8)×11
=1000×11
=11000
方法二:乘法分配律
=125×(80+8)
(师引导,88拆分成80+8)
=125×80
+
125×8
(生利用乘法分配律独立完成)
=10000+1000
=11000
辨析:
观察两种方法,说一说使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2)举一反三
利用拆分的方法和乘法分配律完成下面各题
103×32
99×32
25×(40-4)
72×20+28×20
师适当引导,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师小结:乘法分配律对加法和减法同样适用,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过来用,要根据题目要求找到适合的方法。
三、当堂检测,拓展提升
1、我能填
生独立完成,指名订正
(64
-
12)
×3=
×3
×3
25×(4
+
9)
=
25×
25×
27×12
+
43×12
=
(
+
)×
66×28
+
66×32
-
66
×40
=(
)×
2、我会选
与25×(4
×
8)相等的算式是(
)
①
25
×4+25
×8
②
25
×4
×25
×8
③
25
×4
×8
3、我能辨
56
×(19
+28)=56×19
+
28
(
)
32
×
(7
×
3)=32
×7
+
32×3
(
)
64×64
+
36
×64=(64+36)×64
(
)
四、本节盘点,激励评价
本节课我学会了(
);还有(
)不是很清楚,今天我要向(
)学习,学习他(
)。
五、作业:学案《乘法分配律》
5分钟
20
分钟
13
分钟
2分钟
板书
设计
乘法分配律再认识
(a+b)×C=a×C+b×C
4×(5+3)
4×(5-3)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