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沟通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学具片、彩笔。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吗?
生:看过。
师: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生:……
师:同学们都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本领大,会七十二变。其实在我们数学中,那些小小的数字也会七十二变,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出示3,这个数想必大家都认识吧?它表示什么?
生:3个一。
师:3后面加个8,这个3表示什么?
生:三个十。
师:注意看哟!我还要变。(在3和8之间点上小数点0.38)现在这个3表示什么?
生:表示3个十分之一。
师:明明都是3,表示的结果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生:因为它们的单位不同。
师:我还会变哟!(在3的下面加条分数线,分数线下写上8)这个3又表示什么呢?和刚才那些“3”也不一样了。是吗?看来一个数它的单位非常重要。(板书:单位)
师:看到,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它表示的意义吗?
生:……
师:我这个是这样的:(出示情境图)
一、情境引入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张饼平均分成八块,爸爸吃了3块,妈妈吃了1块。
生:爸爸吃了整张饼的——,妈妈吃了整张饼的——。
生:把一张饼平均分成八份,爸爸吃了其中的3份,就是。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生1: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生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几分之几?-
生3:还剩几分之几没吃?1--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
+===(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
师:为什么这样计算?你能想办法验证你的计算是否正确吗?
生:可以画图试试。
师:画图的确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下面同学们就可以采用他的建议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学具,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验证你的结果。
二、探索交流,理解算理
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交流后再动手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提出学习要求:同学们,现在把你的想法再你的组员说一说,小组交流时,一定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想法,而且组员间要互相补充。
(2)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在小组中说的有理有据,现在谁第一个上来,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可以对他提出质疑,也可以补充自己的想法。
生:从组成角度说、各种画图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强调分数化小数方法的局限性)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用讲解、画图、折纸的方法,证明了+===是正确的。现在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此处出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整数加法的含义,你们还记得是怎么说的吗?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师:那么分数加法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生:把两个分数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分数加法。
师:同学们,你们能够由以前学过的知识,联想到今天的新知识,真的很了不起。
3、尝试解决-
师:通过我们自己动手操作和同学交流,不仅知道了+==是正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这个题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么分数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幻灯片展示)
生:尝试解决。
师:出示幻灯片(练习题)。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由整数加法的含义,知道了分数加法的含义,现在你们能由整数减法想到分数减法的含义是什么吗?
生: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4、总结算法
师小结:学到现在,你们知道咱们今天的课题是什么了吗?
生: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
师:那我们在计算这样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你有什么小窍门或者有需要提醒同学们的地方吗?
生: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
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生:最后的结果一定要约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填一填。
2、计算。
+
+
-
3、
解决问题。
解决课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还剩多少饼?
四、沟通联系,深化算理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其实以前我们还学过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听听老师学校的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大家一定要认真听,听完后我要找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听明白他们说的意思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收获?
生:……
师:同学们你们不仅学的认真,听的也非常认真,在短短的40分钟里,你们不但弄明白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还联系整数、小数相加减搞清楚了它们内在的联系。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马上就要下课了,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