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课后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和水??????????????
?
?
?
?
B.食盐和水
C.汽油和水?
?
?
?
?
?
?
?
?
??
?
D.食用油和洗涤剂
2、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应是( )
A.硝酸铵固体??????????
?
?
?
?
B.氢氧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
?
?
?
?
?
?
??
?
?D.氧化钙固体
3、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可验证生活用水中含钙、镁元素的多少
B.纯净水干净、卫生,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C.向公路的积雪上撒些食盐,能使积雪加快融化
D.在水中滴入洗洁精易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部含有质子和中子
C.利用红磷燃烧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铁丝能燃烧,也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二氧化锰可以做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5、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
B.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口味变淡
C.鱼塘中放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
溶液
溶质
溶剂
A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白磷
二硫化碳
B
90mL植物油和10mL汽油混合
植物油
汽油
C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
水
D
盐酸
氯化氢
水
7、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用汽油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
B.夜间看到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
C.焊锡的熔点比锡高,常用于焊接金属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2)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
(3)溶液中只含有溶质分子、溶剂分子????????
?
?。
9、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稀盐酸
碘酒
硫酸锌溶液
30mL水和70mL酒精混合的溶液
溶质
溶剂
1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某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表:
成分
Ca
K
Zn
F
含量(mg/L)
20
3
0.06
0.02
这里Ca、K、Zn、F是指???????????????(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
(3)超市里的一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其原理是除去食品袋里的空气,使微生物因缺少????????而受到抑制,达到防腐的目的;
(4)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5)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是化学实验操作中的???????法;
(6)冬日里,我们可以利用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进行取暖.请写出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7)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让司机向酒精检测仪吹气,通过显示的颜色变化,交警可快速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填选项字母)。
A.H2CO3???????B.?H2O???????C.CO????????D.?SO
11、将一块油污抹布分剪成相等的四块后,分别浸泡于等质量的溶有少量洗涤剂的冷水和热水中,其中C、D分别再滴加同一牌子的洗涤剂各5滴。
(1)10min后捞出抹布,用清水漂洗干净,并进行比较,??????????
?????????????杯中的抹布最干净.原因是?????????????????。
(2)根据从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谈谈在家中清洗餐具时应如何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A?????????
5、A?????????
6、B?????????
7、C
二、填空题:(共30分)
8、解:(1)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就是溶液。因为?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酒精等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它们都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填:不正确。因为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酒精等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它们都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2)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仍然属于溶液。因为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糖水和盐水混合后,溶质有两种,既是糖溶液又是盐溶液。故填:不正确。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糖水和盐水混合后,溶质有两种,既是糖溶液又是盐溶液。
(3)溶液中溶解的溶质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故填:不正确。溶液中溶解的溶质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如糖水中溶质是蔗糖分子,食盐水中的溶质氯化钠是以Na+、Cl-形式存在的。
9、答案为:
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稀盐酸
碘酒
硫酸锌溶液
30ml水和70ml酒精混合的溶液
溶质
氢氧化钙
氯化氢
碘
?硫酸锌
????????酒精
溶剂
水
水
酒精
水
?????????水
10、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Ca、K、Zn、F是指元素;故填:元素;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故填:乳化;
(3)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粮食、蔬菜、水果贮存的过程中,不断放出水分和二氧化碳,质量会减少。植物含水越多,呼吸作用越旺盛,根据缓慢氧化的知识,销售的食品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氧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故答案为:氧气;
(4)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设Cl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1,则x=+1价;故填:+1;
(5)过滤是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的一种基本方法,茶叶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茶叶和茶水;故填:过滤;
(6)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填:C+O2CO2;
(7)参加反应的物质有2CrO3、3C2H5OH、3H2SO4,即2个铬原子、21个氧原子、6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3个硫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在Cr2(SO4)3和3CH3CHO中共有2个铬原子、6个碳原子、3个硫原子、15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所以在6X中应该有6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故X应为H2O,故填:B。
11、答案:(1)D;温度高,洗涤剂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在温度相同时,D烧杯中洗涤剂的浓度较大,所以洗涤效果最佳;
(2)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时使用热水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