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2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021年春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五年计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新课导入
建立人民政府
(1949)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1951)
保家卫国
(1950.10-1953.7)
满足人民需要
(1950-1952)
建国初期的任务
召开新政协,
成立新中国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复习导入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任务和取得的成就。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和内容,了解其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重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难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和意义
学习目标
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什么是工业化?
课堂活动
2.什么是重工业?
重工业
钢铁工业
能源工业
机械工业
军事工业
……
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基础工业。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底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情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概况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说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概况
比较内容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钢
15.8万吨
0.29公斤
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经济基础差
比较
内容
中国1952
年产量
印度1950
年产量
美国1950
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工业落后
农业国
实现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研读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必须实现工业化
4).基本任务
重工业
钢铁工业
能源工业
机械工业
军事工业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b.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什么?
5).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2.37公斤
2.76千瓦时
中国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4公斤
10.9千瓦时
印度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538.3公斤
2949千瓦时
美国
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图
材料研读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一
1950年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0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复兴之路》解说词?
①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要缩小与大国强国之间的差距。
???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材料研读
材料二
促成当时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争所导致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此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迫切。
——武力 温锐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国防的需要;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只有发展重工业,国防才能强大。
材料研读
材料三
苏联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时,重工业的基础比我们大,但他们仍然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我们更需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因为我们的底子不行。国防工业是要在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的。我们现在还不能制造坦克、飞机、汽车、拖拉机和高级的炮。苏联从一九二八年开始计划建设,当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还把机器卖给苏联,国际形势还不像后来那样紧张,希特勒还没有上台,还可以按部就班地做。我们现在的情况与苏联当时的情况不同,更要加速发展重工业以加强国防。
——周恩来,1953年9月
③学习苏联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防力量。
东北基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大型轧钢厂
沿海基地
西北基地:
新藏、青藏、
川藏公路、宝成铁路
工业基地的形成
华北基地
沈阳被称为共和国长子
克拉玛依油田
↑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
6).结果及主要成就:
四厂
鞍山钢铁公司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三
公
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二
铁
路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
一桥
6).结果及主要成就: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宝成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鹰厦铁路
玉门油矿
克拉玛依油田
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一桥
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
宝成铁路
二铁
铁路
30
多条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三路
川藏公路连通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是国道318线的一段。川藏公路最初称“康藏公路”,即“西康省”康定至西藏拉萨间的公路。它于1950年4月开建,1954年12月25日,与一条同样伟大的、堪称“人类开创史之壮举”的“青藏公路”同时开通。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四厂
1956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是我国现代化工业的起步。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
7).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材料研读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思考: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材料二:中共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了一五计划的目标,并且不断选派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为领导骨干。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波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材料一:
①苏联的援助
②中国共产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人民群众的勤劳奋斗
全国人民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热情投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看图学史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2、时间:
1953~1957年底
3、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6、结果及成就:
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工业化建设起点很低
7、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阶段小结
4
3
2
1
两会: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简称。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目标导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目标导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时间和地点:
2.大会内容: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为副主席,?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为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观看视频,概括第一届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样
(1954年)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1954年9月15日)
“一届人大”的召开,《宪法》的制订,表明由政协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共同纲领》
代替《宪法》
的过渡状态,已经结束.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5亿人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民主党派代表558人,占45.52%;177名少数民族的代表
,占14.4%
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意愿
观看视频,说一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怎么诞生的?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材料研读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这部宪法规定权力属于谁?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2、根据材料,判断这部宪法的性质。
3、这部宪法确立什么政治制度?
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意义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的人民
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终于有了一部代表自己利益、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宪法。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有了一个重要的好开端。这部宪法的实行,证明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对这部宪法的执行是比较好的。……
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
拓展提升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
我们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
“一五计划”
(1953-1957)
民主
政治
建设
一次会议:
一部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起点低
成就大
工业化起步
归纳小结(四个“一”)
一个计划:
经济
建设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个制度:
课堂小结
1.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
)
A.对工业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D
课堂练习
2.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
)
A.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为了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B
3.下面是“1954年中、美、印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和对照表”。面对表中所示的状况,从1953年开始,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贯彻“八字方针”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落实改革开放政策
A
4.下图体现了当时我国
(
)
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事业
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均衡发展
5.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特别体现在哪些行业(
)
A.工业和农业
B.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C.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D.手工业和农业
B
B
6.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国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