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6 20:3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YOUR LOGO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追根溯源——
台湾问题的由来
探究现实——
台湾问题如何解决
继往开来——
两岸交往取得的成就





展望未来——
台湾的归宿

追根溯源

台湾问题的由来
赴夷州
设台湾府
收复台湾
台湾回归祖国
设澎湖巡检司
元朝
卫温
郑成功
1945年
嗨,班长要我把“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贴到班级板报上,可是被我弄乱还弄丢了,急死我了,谁能帮我?
历史沿革
清朝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三国时期
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隋朝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清朝初年(1662年)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清康熙年间
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 属福建省
清末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历史沿革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台湾的分离
台湾与祖国在历史上有哪几次分离?今天的台湾问题是如何造成的?
台湾沦为殖民地:
1895年,甲午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于日本。
海峡两岸的分离: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
2、台湾的分离
(1) 1624年 荷兰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2)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抗战胜利收回台湾。
(3)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退守台湾,美国阻挠祖国大陆解放台湾。
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之后不久,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就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
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为何骨肉分离
探究现实
台湾问题如何解决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时 间
政 策
新中国成立初
50年代中期

武力解放
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邓小平
毛泽东
改革开放以后
4、1991年:大陆 成立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3、1990年:台湾 成立 海峡交流基金会
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2、1987年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6、 1993年汪辜会谈 :“加强两岸经济交 流,互补互利”的协议——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
新时期的对台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两岸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
中国政府和领导人针对新形势出台了哪些政策?
李登辉与陈水扁
2002年陈水扁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
2003年陈水扁声称要“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成立独立的主权国家。
1990年李登辉声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1994年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1999年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良心审判台
岛内台独势力的猖獗
●2015年12月16日,美国向台湾出售总额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2010年1月6日美国宣布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
●2010年1月28日 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对台军售报告。
●2004年6月19日,日本自卫队进行军事演习,假想“大陆进攻台湾”与美军协同作战。……
……
国际反华势力阻碍统一(干涉内政)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时 间
政 策
新中国成立初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
以后

武装解放台湾
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八项主张(新时期指导思想)
四点意见
《反分裂国家法》
毛泽东
习近平
四个坚持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海峡两岸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小小新闻评论员
假设你是一名参加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的记者,请你对台湾问题做一番解读。

2015年11月7日15:00,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世纪之握”的动作,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继往开来

两岸交往取得的成就
“这66年来,两岸在不同的体制下发展,能够从军事对抗转为合作交流,绝非朝夕之功。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800万旅客往来与1700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这些巨大改变的基础,都在于‘和平’”。
——马英九致辞节选
请同学们结合身边的事,举例说明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
提问

“三不”政策调整后每年来祖国大陆探亲的台胞都超过百万人次。 2015年两岸人员往来940万人次再创新高。
2009年8月台湾台风莫拉克袭击
深圳海关验放首批援台物资
四川各界
捐助台湾灾区
“台风”无情
人有情
骨肉情深
5˙12地震后台湾红十字救援队
进入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展开搜救
人 员 往 来
宋楚瑜
年5月,任国民党
中央秘书长。 2000年3月组织成立亲民党,
自任主席
渡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
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
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首次握手
胡锦涛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胡锦涛会见了新党主席郁慕明

经 济 交 流
2010年春晚
台湾组合“小虎队”
文 化 交 流

展望未来

台湾的归宿
材料一: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943年《开罗宣言》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
材料三:中德两国2014年10月联合发布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和同年3月发布的《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均指出,德国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9日表示,无论谁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俄罗斯的立场都是不变的,俄方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小组讨论:海峡两岸在统一的道路上有哪些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2、 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3、“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4、两岸有共同的语言、文学、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民族
5、两岸的交往频繁,联系日益密切
6、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
7、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8、中美关系的改善,国际社会认同一个中国
问题探究:
台湾的归宿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从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约40分钟,5940字。其中提到“台湾”41次“这个国家”13次,“中华民国”5次。
围绕备受关注的两岸关系问题,蔡英文未提“九二共识”,也没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表述,而是用了一些模糊的话语。
面对“台独”势力,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做什么?
1987
1992
1993
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
今天
1949
2005《反分裂国家法》
1995年八项主张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武力解放 和平解放
调整三不政策
成果展示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 愁
台湾.余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