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普查和抽样调查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020-2021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问题.
2.在具体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学习目标
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经常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
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新课导入
生活中的“数学”
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
妈妈:………
孩子高兴地跑回来.
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
妈妈:“啊!”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知识点一
全国人口总数
灯泡的使用寿命
中央一套收视率调查
七(4)班学生的身高
探究点一:调查的对象、目的是什么呢?
探究新知
全国人口总数
七(4)班学生的身高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下列调查又是如何进行的?
1.全面调查:
(1)定义: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2)主要方法: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电话调查等.
(3)适用范围:调查范围小、调查不具有破坏性、数据要求准确全面.
下列调查又是如何进行的?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灯泡的使用寿命
中央一套收视率调查
2.抽样调查:
(1)定义: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2)主要方法:
①简单随机抽样:它的特点是每个对象被抽取的可能性都相等;当全体对象较少时,常采取简单随机抽样.
②分层抽样:当全体对象是由有明显差异的几部分构成时,可将全体对象按差异情况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按各个部分所占的比例进行抽样,这样的抽样方法叫做分层抽样.
(3)适用范围:调查对象涉及面广,范围大,或受条件限制,或具有破坏性等.
例1 下列调查中,适合做普查的是( )
A.某班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
B.某水库中鱼的种类
C.某鞋厂生产的鞋底承受的弯折次数
D.某型号节能灯的使用寿命
总结:适合全面调查的条件:调查范围小,调查不具有破坏性,数据要求准确全面.
例题讲解
例2 下列调查中,哪些适宜抽样调查,哪些适宜普查?
(1)调查我市中学生每天做作业的时间;
(2)调查某班学生对“中国梦”的知晓率;
(3)调查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质量;
(4)调查伦敦奥运会100 m跨栏决赛参赛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
(2)选择抽样调查的情况有:①当被调查的对象数目较多时,全面调查的工作量较大,可选择抽样调查;②当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时,可选择抽样调查;③当调查具有破坏性时,可选择抽样调查.
总结:(1)要判断一个调查是否适合采用抽样调查,先看调查的范围有多大,调查的目的如何,对调查结果的要求是否很高,同时,还要兼顾人力、物力的节省.
总体、个体、样本
知识点二
在上一节中,我们曾对全班同学的节水意识进行了调查,像这种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相关概念: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一个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注意:样本容量没有单位.
例3 某市有3万名学生参加2013年的中考,想要了解这3万名考生的中考成绩,从中抽取了500名考生的中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5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每个考生的中考成绩是个体
C.3万名考生是总体
D.500名考生是样本容量
例题讲解
样本的代表性
知识点三
例4 判断下列调查中样本的选取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1)在网上调查“你对老师讲课时‘拖堂现象’的态度”;
(2)在某一个敬老院里调查我国老年人的寿命情况;
(3)在校园里调查我国青年人上网的时间;
(4)为了了解我校七年级同学看电视的时间,随机选取了100名同学进行调查.
解:(1)不合适,因为网上调查只是一部分,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2)不合适,因为敬老院里的老年人的寿命情况只是所有老年人的寿命情况中的一部分,还有非敬老院中的老年人的寿命情况也应该调查.
(3)不合适,因为校园学生只是青年人的一部分,还有非校园学生的青年人,校园学生上网的时间不代表所有青年人上网的时间.
(4)合适,因为抽样是随机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1.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普查)的是( )
A.对重庆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时间的调查
B.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C.对某班学生进行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知晓情况的调查
D.对重庆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调查
课堂练习
2.下列调查中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
A.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
B.对某社区的卫生死角进行调查
C.对八名同学的身高情况进行调查
D.对中学生目前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
3.2015年我市有1.6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这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 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
A.1.6万名考生
B.2 000名考生
C.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D.2 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4.为了解本地区老年人一年中生病次数,下列样本抽取方式最合理的是( )
A.到公园调查100名晨练老人
B.到医院调查100名老年病人
C.到某小区调查10名老年居民
D.利用户籍资料,按规则抽查10%老年人
5.要调査下面的问题,你觉得用什么调查方式比较合理?
(1)调査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
(2)调査你们学校七年级学生的体重;
(3)调査你们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
6.为了了解你们学校的学生是否吃早饭,下列这些抽取样本的方式是否合适?
(1)早上7: 00至7: 30在校门口随机选择50名同学进行调査;
(2)选择全校每个班级中学号是5和15的同学进行调查;
(3)选择七(1)班全体学生进行调查.
1.基本概念:
(1)调查、普查、抽样调查.
(2)总体、个体、样本.
2.何时采用普查、何时采用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
3.当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多时,为了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可采用抽样调查.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还要注意关注样本的大小.
课堂小结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