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训练题
选择题
1.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其广泛传播的表现有(
)
①出现了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②知识分子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③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4.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他所说的前一个“天安门”是指(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开国大典
5.一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实际上始于五四运动,完成于1922年二大的召开。将中共的建党工作起点定于五四运动,其依据是在五四运动(
)
A.开始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C.第一次鲜明举起了反帝的旗帜
D.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
6.下列历史人物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完美结合,树立了新文学典范的是(
)
7.1919年6月,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其主要原因是(
)
A.陈独秀、李大钊到了上海领导运动
B.上海学生运动规模超过了北京
C.工人罢工,并成为运动的主力
D.北京学生转移到上海继续斗争
8.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
A.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参加井冈山会师
9.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它是中国(
)
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11.1921年7月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秘密召开了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3人。这次会议的召开(
)
A.使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使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12.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根据下列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争取民族独立
B.建立近代化工业
C.追求民主自由
D.探索近代化道路
13.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还我山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我们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红岩精神
D.井冈山精神
14.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各项历史事件之间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C.火烧圆明园→维新变法→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15.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题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①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②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③
A.①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③陈独秀
B.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
③曾国藩
C.①五四运动
②曾国藩
③胡适
D.①洋务运动
②陈独秀
③梁启超
16.《新青年》从创刊之日起,长期刊出一页《社告》:“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下列属于其提倡的“修身治国之道”的是(
)
A.中体西用
B.崇儒爱国
C.实业救国
D.科学民主
17.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爆发时间是1919年5月4日
B.6月,上海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C.北洋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D.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材料评价的是(
)
A.中共成立
B.北伐战争
C.国共合作
D.遵义会议
19.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阅读这一材料,我们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
A.学生是因为听到了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战争的消息开始罢课的
B.工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没有任何成果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斗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判断题:
下面是马小虎同学写的一篇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主题的小短文,其中有三处错误,请帮他找出并改正。
从1916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自强”和“求富”两面大旗,以《民报》杂志为主要阵地之一,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 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民族运动的情况?
(2)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3)材料二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场运动采取了什么方式?
(4)“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请写出最能反映这场运动性质的口号。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5)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23、2017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成立条件】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准备。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
(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会议代表】
(2)图片中的四个人物哪一个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
【经典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
项目
内容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A ?
中心工作
B ?
选举中央局
书记
陈独秀
(3)请你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中的A和B处填写完整。
【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中,你是如何理解当中的“新”
字的?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答案
1-5CACAB
6-10CCAAC
11-15ADABA
16-20DDADB
21、(1)错误:1916年,改正:1915年。
(2)错误:“自强”和“求富”,改正:“民主”和“科学”。
(3)错误:《民报》,改正:《新青年》。
22、(1)五四运动。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学生示威游行、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5)学习他们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23、(1)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2)④人物没有出席。
(3)A共产主义;B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新”指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定的领导者;从此中国开始了真正的革命时代,工农运动日益高涨。
(5)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