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鲁科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期末考前检验综合题3:第5章牛顿运动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鲁科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期末考前检验综合题3:第5章牛顿运动定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27 00:0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期末考前检验综合题3:第5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高速运动的物体惯性大
B.物体受到的合力减小,速度一定减小
C.在力学单位制中,基本单位为m、g、s
D.向下运动的物体可能处于超重状态
2.下列四组物理量的单位,哪一组中的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牛、秒
B.米、千克、秒
C.千克、焦耳、秒
D.米、千克、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笛卡儿用“理想斜面实验”分析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C.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
D.牛顿认为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的
4.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在水平恒力推动下开始运动,末它的速度达到,则的大小为(

A.
B.
C.
D.
5.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的方向一定是它的受力方向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物体将会停止运动
6.用的水平外力拉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的物体,力作用后撤去,则第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
B.,
C.,
D.,
7.一个楔形物体B放在固定的斜面A上,B上表面成水平,在其上表面上放一光滑小球C,楔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后沿斜面下滑,则小球在接下来的一小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是
A.沿斜面方向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的曲线
D.抛物线
8.关于惯性,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B.物体的惯性,随着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其惯性向下
9.一个物体受8N的力作用时,产生2m/s2的加速度,则它的质量是
A.16kg
B.4kg
C.0.25kg
D.10kg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受力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B.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受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力是使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1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N
B.kg
C.km
D.m/s
1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自由下落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开始竖直向上反弹,从开始反弹至小球到达最高点,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为(  )
A.速度一直变小直到零
B.速度先变大,然后变小直到为零
C.加速度一直变小,方向向上
D.加速度先变小后保持不变
13.一个质量为的铁球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和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铁球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为(  )
A.
B.
C.8m/s2
D.
14.质量为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保持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5.下列各选项中的一对力,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
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二、解答题
16.一架军用直升飞机悬吊在距离地面64m高处,
将一箱军用物资由静止开始投下,
如果不打开物资上的自动减速伞,
物质经4s落地。为了防止物质与地面的剧烈撞击,
需在物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将物质上携带的自动减速伞打开。已知物质接触地面的安全限速为2m/s,
减速伞打开后物质所受阻力恒为打开前的18倍,
减速伞打开前空气阻力恒定,
忽略减速伞打开的时间,
取g=10m/s2,
求∶
(1)未打开减速伞时物质的加速度是多少?
(2)减速伞打开时物资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1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每隔时间T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在传送带的左端O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物体在传送带的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与传送带共速后,将保持与传送带一样的速度匀速运动,最终传送带上相邻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保持L不变;求:
(1)传送带的速度大小;
(2)每个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3)每个物体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
18.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保持小车(含车中重物)的质量M不变,将细线下端悬挂钩码的总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B.平衡摩擦力时,在细线下端悬挂钩码,使小车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能匀速下滑
C.每次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改变细线下端钩码的个数,得到a
-F图象如图丙所示,造成图线上端弯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9.图甲为“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为M,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m。
(1)实验时打点计时器应使用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应保持M不变,改变m
B.应保持m不变,改变M
C.应保持M比m小得多
D.应保持M和m的比值不变
(3)若某同学实验时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得到的图象,应该是图丙中的______(填“甲”、“乙”或“丙”)图线。
参考答案
1.D2.B3.A4.A5.B6.C7.B8.A9.B10.D11.B12.B13.B14.C15.B
16.(1)8m/s2
;(2)15m
17.(1);(2);(3)
18.A
0.32
0.93
随所挂钩码质量m的增大,不能满足M?m
19.交流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