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滚滚长江
马埠中学
张晓燕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及主要的地形区。
2、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及主要的支流。
3、了解长江丰富的水能及长江三峡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重点
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及主要的支流。
教学难点
长江丰富的水能
学生阅读课文46-49回答:
1、在途2-32中找出长江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2、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看看看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省区。
3、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和汉江。
4、对照图2-9,找出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5、分析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的原因,记住及长江之最。
合作探究:
长江洪涝灾害不断的原因。
唐古拉山
东海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和汉江。
雅砻江
岷江
嘉陵江
乌江
湘江
赣江
汉江
找出长江流经的主要城市及主要水利工程
宜宾
宜昌
武汉
南京
上海
三峡
葛洲坝
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看看看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省区。
阅读48页材料、看视频:
了解长江三峡
长江洪涝的历史资料
历史上,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重灾区有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荆江、汉江中下游和皖北沿江一带。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间,长江流域共发生洪灾223次。其中,唐代发生水灾16次,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代79次,平均每5.2年一次;明清128 次,平均每4.2年1次。我们注意到,近代洪灾变得更加频繁。1848-1850年,也就是清道光最后三年,江、淮流域八省连续三年大水灾。1860年(清咸丰十年)、1870年(清同治九年), 长江上中游又发生了两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
唐代至清代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次数及频率统计
项 目 洪涝灾害次数(次) 平均每次所用时间(年)
唐 代 16 18
宋、元 79 5.2
明、清 128 4.2
合 计 223
教师指引: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长江洪涝灾害不断的原因。
课堂练习:1.长江水能资源90%集中在( )
A.源头至宜宾 B.宜宾至宜昌 C.宜昌至湖口 D.三峡段
2.下列有关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河段的治理已经进行了裁弯取直
B.长江流域的灌溉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97%
C.长江水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三峡
D.长江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3.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这是因为它( )
A.航运价值巨大 B.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地理位置重要 D.水能资源丰富,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
4.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
A.抗旱 B.防洪 C.发电 D.灌溉
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
A.支流多 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道特别弯曲
6.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为____________水系图。
(2)流经的地形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干流沿途依次经过的:
温度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上标注下列地理名称序号:E.龚嘴水电站F.葛洲坝水利枢纽
G.丹江口水电站
(5)写出城市名称:
A___ _____,B_____ ___,C___ __,D___________。
(6)写出相应河流名称:
①______ _ ,②_______ ___,③________________。
(7)用‖符号注明长江三峡工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