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
庄子
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迂远的说教、荒唐的言论、无头绪无边际的言辞。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老》学述应世之方法,庄学则超人事而上之。”(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奇文神人
庄周,宋国蒙人。生活年代与孟轲相仿,可能年岁略小。只做过卑微的漆园吏。他生活贫困,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织履为生,弄得面黄肌瘦。
但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说是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庄子》
三十三篇
内篇7
外篇15
杂篇11
《老子》——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
《庄子》——探求生命的保全、涵养、发展
《庄子》名言
0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名言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02
《庄子》名言
03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名言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04
《庄子》名言
05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从积极意义上说,它揭示了社会统治思想的本质,表现了摆脱精神束缚的热烈渴望,为封建时代具有反传统精神和异端思想的文人提供了哲学出发点;从消极意义上来说,它所追求的自由只是理念上而非实践的自由,提供给人们的只是逃避社会矛盾的方法,因而始终能够为统治者所容忍。
庄子学派的影响
【释词】:(1)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尼水匠人。垩(è):白灰。漫:涂。
(2)匠石:人名,木匠。斫(zhuó):砍。
(3)斤:斧。(4)失容:失色。
(5)宋元君:宋国的国君。(6)质,质对,对象。
第1则:
【译文】
庄子为亲朋送葬,经过惠子的墓旁。回过头来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端抹上一点白粉,象蝇子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头把鼻端的白粉砍掉。匠石挥动斧头,漫不经心地砍掉了它,白粉完全砍去而鼻子却不受伤害。郢人站在那里一点也没有失去常态。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情,把匠石找来对他说:‘请你试着为我表演一次。’匠人说:‘我曾经能够砍掉鼻端白粉,虽然如此,但我的施技之人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施先生死去之后,我没有施技之人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
第1则:
【寓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
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
第1则:
【词语积累】
[1]恂(shun):瞬。
[2]殆(dài):危险。
第2则:
【译文大意】
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伯昏无人说:“这么只是射靶子的射法,不是没有固定靶子的射箭。(我)要和你一起登上高山,站到那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你还可以射箭吗?”
第2则:
【译文】
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
第2则:
【寓意】
“不射之射”,才是老庄思想推崇的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寻找目标方向——探索奋斗——水到渠成,渐入佳境
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
第2则:
【字词积累】
倏(shū):同儵,虚设的神名。
忽,虚设的神名。
浑沌:虚设的神名。
待,款待,之:他们,指倏、忽。
甚善:特别好。谋报:商量报答。
之:的。七窍,耳目口鼻七个孔穴。
视:看。食:吃喝。
第3则:
【译文】
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和忽时常在浑沌地方见面,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倏和忽共同商量报答浑饨的美德,说:“人们都有七窍用以看、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成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七天浑沌就死了。
第3则:
【寓意】
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违背了客观规律而导致了不想要的后果。
世界上的物质千差万别,各自有着各自的特性,遵循着他们的规律。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
第3则:
【译文】 任国一位公子制成了巨大的鱼钩和很长的钓线,又用五十条壮牛晾制的干肉做成肉饵,蹲在会稽山上,鱼钩甩到东海。然后,天天地那里专心地钓着。整整一年过去了,还没有钓着鱼。后来,终于有条大鱼吞食了鱼饵,牵着巨钩负痛直下,潜入海底。只见它东冲西撞,上下翻腾,奋鳍挣扎。海面上,白浪如山,海涛呼啸,好象神呼鬼泣,声震千里。任国公子捕得这条大鱼后,将它分割腌制成干肉。制河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最后全都吃饱了。
第4则:
【译文】 后世一些饶舌的庸人们都大惊小怪,奔走相告。那些成天拿着短竿细线,跑到小水沟旁,守着鲵鳅小鱼的人,想钓到大鱼,是完全不可能的。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得高高的美名,对于达到通晓大道的境界来说距离也就很远很远了,因此说不曾了解过任公子有所大成的志趣,恐怕也不可以说是善于治理天下,而且其间的差距也是很远很远了。
第4则:
【寓意】
小才不能得大道,经世者当志于大成。
后以“任公钓”喻济世的远大抱负。
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
第4则:
【字词积累】
通假字 王说之。(说---悦) 反于宋。(反---返) 夫处穷闾阨巷。(阨----隘)
第5则:
【译文】
宋国有个叫做曹商的人,为宋王出使秦国。他前往秦国的时候,得到宋王赠与的数辆车子;秦王十分高兴,又加赐车辆一百乘。曹商回到宋国,见了庄子说:“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到自己的编织麻鞋,脖颈干瘪面色饥黄,这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一旦有机会使大国的国君省悟而随从的车辆达到百乘之多,这又是我超过他人之处。”
第5则:
【译文】
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奖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走开吧!”
第5则:
【寓意】
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庄子对这种讥贫炫荣的卑鄙小人极为厌恶,以舐痔得车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庄子对当权者及名利之徒的蔑视。
第5则:
【译文】
庄周家境贫寒,于是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即将收取封邑之地的税金,打算借给你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脸色骤变忿忿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谁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辗过的小坑洼处,有条鲫鱼在那里挣扎。我问它:‘鲫鱼,你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水族中的一员。你也许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吧。’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越王,引发西江之水来迎候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失去我经常生活的环境,没有安身之处。眼下我能得到斗升那样多的水就活下来了,而你竟说出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店里找我!’”
第6则:
【寓意】
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
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
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空头支票害死人。
第6则: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第7则:
(1)惠子相梁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
三日三夜
(3)非梧桐不止
(4)于是鸱得腐鼠
第7则:
(1)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2)国:国都、京城。
(3)止:栖息。
(4)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
【译文】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 种鸟,它的名字叫鵷鵮,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甘甜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鵷鵮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
第7则:
【寓意】
鹓刍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第7则: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的差异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庄子与惠子的差异
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
意出尘外的想象
汪洋自恣的文章形式
《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意象丰富,寓意深刻,我们应多读、多思,在领会其文深刻内涵、美妙意境的同时,联系现实实际,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课堂小结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