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7 11: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一篇章《悯农》
——析土地改革原因
人物档案
姓名:刘喜顺
出生日期:1920年
祖籍:河北遵化县西留村
职业: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中国农村阶级成分划分示意图

你能从图片中得出哪些信息?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
20-30%
90%
占有土地比例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10%
70-80%
地主、富农
中农、贫农、雇农
建国初农村人口和土地占有情况
收取高额地租
剥削压榨农民
地主
农民
地主随意打骂农民
农民被迫逃荒要饭
封建土地制度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根本原因
?2、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老解放区,已完成土地改革
新解放区
毛泽东:
“很短时间内,在中国的中部、南部和西北部,将有几万万农民被发动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第二篇章《惠农》
——探土地改革经过
二、土地改革的经过:
1、开始时间:
1950年
2、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二、土地改革的经过:
3、内容: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开始时间:
1950年
2、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我来为喜顺答疑解惑:
1、没收谁的地,分给哪些人?是平均分配吗?
2、俺除了分到田地,还能得到些啥?
3、俺们村的大地主王老爷怎么处置?村里还有几个富农又是怎样处置呢?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仍然是土地私有制,土地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了吗?
土地私有的性质变了吗?
阶级成分划分榜
农民开会斗地主
焚烧地契
拔除地主的界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农民分得田地
农民还分到了农具、牲畜
二、土地改革的经过:
3、内容: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开始时间:
1950年
2、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949年9月以前完成
1949年冬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
1953-1959年底完成
1959年以后进行土改的地区
第三篇章《乐农》
——究土地改革意义

历 史
情 景 剧
《村里来了大记者》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
“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到那个时候,就没有办不成的。”
2、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2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央视纪录片《复兴之路》
3、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四篇章《兴农》
——议新农村建设良方
人物档案
姓名:刘国强(刘喜顺的孙子)
出生日期:1980年
祖籍:河北遵化县西留村
职业:华北农业大学毕业,回乡挂职锻炼,任西留村的村长。
农村土地丢荒严重
农产品滞销危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小组讨论
你能否针对上述三个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一些建议?
2005年废除农业税,对种田农民进行直接补贴
2010年,农村土地流转改革
1956年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0年代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参加管理
农民工拿到工资存折
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现代化管理
子女接受现代化教育
现 代
农 民
新农村建设有良方,
“美丽南方”大变样!
课堂小结
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时间
1950—1952年底
法律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意义
①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土 地 改 革
区域
新解放区
②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农业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