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 达标作业(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 达标作业(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27 20:3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7.1力达标作业(含解析)
1.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
A.两带电气球间的作用力
B.地球对人的引力
C.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D.磁极间的作用力
2.如图所示,乙船上的小义用竹竿撑开小仁乘坐的甲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竿给甲船施力,所以甲船向左运动,乙船不动
B.甲船对竹竿施力,所以乙船向右运动,甲船不动
C.该过程只有竹竿给甲船施力,甲船不对竹竿施力
D.竹竿变弯是力的作用效果
3.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情景都蕴含着物理原理,如用鸡蛋碰石头时鸡蛋碎了,关于“鸡蛋碎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是施力物体
B.石头给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给石头的力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剩有部分饮料的易拉罐倾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易拉罐水平方向受力和受到的重力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下列各图中力的作用效果有一个与其它不同的是(  )
A.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
B.灯对绳子的拉力
C.骆驼对沙漠的压力
D.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7.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拿着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水桶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手 B.绳子 C.地球 D.水
8.关于力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无关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B.摩擦都是有害的
C.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
D.鸡蛋碰石头鸡蛋破,因为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10.下列物体的上升原理与火箭升空原理相同的是(  )
A.热气球 B.喷水火箭 C.电梯 D.上抛的篮球
11.小车在100N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如图所示是该拉力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示意图把拉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了
B.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C.只有力的大小、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图中小车所受100N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12.在下面的叙述中手为受力物体的是(  )
A.手拍桌子,手感到疼 B.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C.手将石块举高 D.手将铁丝弄弯
1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
B.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
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4.穿轮滑鞋的小红因推墙而运动,对此现象中相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红相对于墙是静止的 B.小红对墙的力小于墙对小红的力
C.力改变了墙的运动状态 D.力改变了小红的运动状态
15.下列现象能生动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的是(  )
A. B. C. D.
16.如图所示的体育项目中,主要体现“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
A.踩压跳板
B.压弯撑杆
C.投掷篮球
D.用力拉弓
1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一个施力物体存在
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两个物体不接触,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马拉车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所以马才能把车拉动
C.人走路时用脚蹬地,人受到一个使他前进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脚
D.磁铁能吸引铁钉,同时铁钉也吸引磁铁
19.如图所示,一本书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书的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桌子 C.地面 D.书
20.读数与作图
(1)图中待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mm;
(2)在图中,请画出物体受到大小为10N水平向左的推力F的示意图______;
(3)在图中,请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A′B′ ______。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空心锤子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我们常常要使用锤子。如在墙上钉钉子时,我们用锤子反复击打钉子,钉子便进入墙里。但是,在宇宙空间,当宇航员用锤子敲击物体时,锤子给物体一个作用力,物体受力运动的同时,人和锤子也会向背离物体的方向运动,并且敲击时的作用力越大,人和锤子就会被弹的越远,根本无法进行再次敲击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科学家把宇航员用的锤子设计成空心的,并在里面装入一定量的钢砂,当手握锤子敲击物体时,锤子会把受到的反作用力传给钢砂,使原来处于相对静止的钢砂运动起来。钢砂运动产生的相互摩擦克服了此状态下的反作用力, 同时产生热量,减慢了锤子的运动,使锤子不会反跳起来。由此攻克了在宇宙空间不能用锤子反复敲打物体的难题
(1)用锤子击打钉子时,钉子由于___________而发声。而宇航员在太空敲击物体时,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
(2)文中叙述到物体受力运动的同时,人和锤子也会反向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敲击时的作用力越大,人和锤子就会被弹的越远,是因为力的___________(选填力的三要素之一)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
22.如图,粗糙的传送带逆时针以恒定的速度v运动,将一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P点,在小物块刚刚放上P点的瞬间,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小物块将______运动(选填“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上”或“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下”),作出小物块的受力分析图。______
23.小刚在家烧水时,看着炉火上的水他考虑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回答.
小刚在家烧水时,看着炉火上的水他考虑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回答.
(1)汽化分为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分析得出段为________过程;段为________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对该水不断加热但其温度________.
(3)我们通常说“水的沸点为”,分析图象读取水沸腾时的温度,你能解释原因吗______?
(4)在敞开盖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________.
A.逐渐升高 B.不变 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
(5)水烧开的过程中,壶盖不断“跳动”,请分析一下原因.
答:水烧开的过程中,壶盖不断“跳动”,这是由于壶内蒸汽对壶盖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
(6)画出水壶放在炉火上静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
(7)把壶中水从加热到,水吸收多少热量_______?
(8)小刚在实验室进行小石块的密度测量时不小心打碎了量筒,他还可以将实验继续下去吗?请你利用实验室中的天平、大小不同的烧杯、水等实验室常见器材制作一个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的装置_____.
24.Colinfurze是英国一名普通水管工,没上过大学,16岁起成为学徒帮人家修水管,从小对手工制作特感兴趣。最新发明,HoVerbike——悬浮自行车,如图。造型很奇怪?那就对了,因为它能飞!起!来!自行车上装有电动机,前后各有一个类似风扇的装置,当“风扇”转动速度达到一定程度,自行车就可以飞起来。并且依靠身体前倾、后仰、左斜、右偏等动作,就能控制前进方向,还能在空中悬停。车上还装有一个较宽的座位,可以让人坐的很舒服,不过下车的时候得小心一点,因为没有刹车,不容易“停车”。
请根据题中描述,写出一条与物理有关的信息,并说出涉及的物理知识;
示例:物理信息:当火箭筒向后喷气时,卡丁车能快速向前;
物理知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地球对人的引力、磁极间的作用力、这三种力,不接触也能产生,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当木块离开斜面时,木块对斜面不再有压力,即必须接触才能产生,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AB.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两船向相反方向运动,故AB均错误;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该过程竹竿给甲船施力,甲船对竹竿会施加一个反作用力,故C错误;
D.竹竿变弯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A.“鸡蛋碎了”是因为鸡蛋受到力的作用,是受力物体,故A错误;
B.石头给鸡蛋的力和鸡蛋给石头的力使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D.“鸡蛋碎了”是因为鸡蛋受到力的作用,形状发生变化,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不考虑空气阻力,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没有脚对球的作用力F,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C
【详解】
易拉罐倾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与桌面间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易拉罐倾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易拉罐中未装满,所以重心偏易拉罐下方,且过它与桌面的接触点,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棋子由静止变为运动,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灯对绳子的拉力使绳子发生了形变;骆驼对沙漠的压力改变了沙漠表面的形状;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改变了跳板的形状;由此可知,A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A。
7.B
【详解】
手拿着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水桶受到向上的拉力,水桶与绳子相连,水桶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所以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
A.由力的概念可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正确;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才需要力,故B错误;
C.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
D.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力的作用,例如:两个磁铁尽管没有接触,两个磁极间仍然有磁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9.A
【详解】
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故A正确;
B.人走路靠的就是摩擦力,此时摩擦力对于人来说是动力,是有益的,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C错误;
D.鸡蛋与石头相碰时,石头对鸡蛋的力与鸡蛋对石头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
火箭升空时对喷出的气体有向下的力,同时气体对火箭产生了向上巨大的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热气球升空是利用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升空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喷水火箭发射时向后喷水,同时水对火箭产生了向上的推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符合题意;
C.电梯上升,电梯受到向上的拉力,属于改变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上抛的篮球上升,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详解】
A.由图可知,该示意图把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木块与绳子之间直接接触并有力的作用,所以木块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详解】
A.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是因为桌子同时也给手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受力物体,符合题意;
B.用手将排球打出去,手给排球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施力物体,不符合题意;
C.手将石块举高,手给石块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所以手是施力物体,不符合题意;
D.手将铁丝弄弯,手给铁丝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所以手是施力物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A
【详解】
A.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前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后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力只有一个施力物体和一个受力物体,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太空中的物体也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没有不受力的物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受到力,如果受到平衡力,其运动状态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不受力物体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D
【详解】
A.由题知,小红因推墙而运动,所以小红相对于墙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小红对墙的力和墙对小红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小红推墙,墙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没有改变墙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小红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因为推墙而运动,所以力改变了小红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15.D
【详解】
A. 人推车动,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 人接球,使球停止运动,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 手捏气球变形,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 甲、乙互相用力推,各自向后运动,体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C
【详解】
A.踩压跳板,跳板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压弯撑杆,撑杆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投掷篮球,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符合题意;
D.用力拉弓,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A
【详解】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发生力作用时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一个施力物体存在,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D
【详解】
A.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比如: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故A错误;
B.马拉车时,车也拉马,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力,故B错误;
C.人走路时向后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使人前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故C错误;
D.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吸引铁钉时,同时铁钉也吸引磁铁,故D正确。
故选D。
19.D
【详解】
书放在桌面上,书由于受到重力而挤压桌面,对桌面产生压力,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书。故选D。
20.28.5
【详解】
(1)[1]图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左侧与0.10cm刻度线对齐,右侧指在3.85cm对齐,则物体的长度为
3.85cm-1.00cm=2.85cm=28.5mm
(2)[2]过重心沿水平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F表示,且标记大小为10N,如下图
(3)[3]过A、B分别作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并用虚线连接A′B′,即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如下图
21.振动 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 相互的 大小
【详解】
(1)[1][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锤子击打钉子时,钉子由于振动而发声;而宇航员在太空敲击物体时,却听不到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是由于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
(2)[3]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当敲击钉子时,钉子也会给人和锤子一个相反的力,导致它们向后运动。
(3)[4]力的三要素有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力的大小,敲击时的作用力越大,人和锤子就会被弹的越远,是因为力的大小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
22.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上
【详解】
[1][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将一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P点的瞬间,物块相对传送带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上运动;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因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运动,所以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作用点可都画在物块的重心上,由此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23.蒸发 沸腾 水吸热升温 沸腾 保持不变 见解析 B 做功 内能 机械能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
(1)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2)由图象知AB阶段属于加热阶段,水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C阶段水处于沸腾状态,继续加热,温度不变;(3)沸腾温度不足100℃,是因为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反之越低;(4)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5)水烧开的时候,壶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膨胀对壶盖做功,把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因此壶盖会跳动;(6)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水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7)Q吸=cm(t?t0)=4.2×103J/(kg?℃)×3kg×(90℃?20℃)=8.82×105J,(8)没有量筒,间接测量液体体积,用天平测出一个烧杯的质量,右盘砝码再加上一个10g的,逐渐加水至天平平衡,记下此时液面位置,标上相应刻度即制成一个量筒.
【点睛】
要解决此题要知道:(1)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状态都是由液体变成气体.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体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时要会分析沸腾图象.注意温度保持不变的一段,便是液体的沸腾过程. (3)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反之越低.(4)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温的变化值,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6)本题没有量筒,间接测量液体体积是关键,用天平测出一个烧杯的质量,右盘砝码再加上一个10g的,逐渐加水至天平平衡,记下此时液面位置,标上相应刻度即制成一个量筒.
24.风扇转动速度达到一定程度,自行车可以飞起来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解】
[1][2]当“风扇”转动速度达到一定程度,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行车给风扇一个力,反过来风扇作用给自行车一个力,自行车就可以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