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 达标作业(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 达标作业(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27 20:3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8.1牛顿第一定律达标作业(含解析)
1.如图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是(  )
A. 正在发射嫦娥五号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
B. 匀速直线上升的热气球
C. 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
D. 匀速直行中的高铁列车
2.如图所示,篮球队员小明在进行上抛球训练,不计空气阻力,竖直向上抛出去的篮球(  )
A.在向上运动过程中,篮球受重力和向上的抛力
B.在向上运动过程中,篮球只受向上的抛力
C.在向上运动过程中,篮球只受重力
D.运动到最高点时,篮球不受任何力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C.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D.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4.下列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在水面上静止的鸭子 B.公园里匀速旋转的木马
C.在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5.图所示,属于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投铅球
B.跳远助跑
C.系安全带
D.紧固锤头
6.下图的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不利影响是(  )
A.甲: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可以提高成绩
B.乙:拍打沾有灰尘的衣物时,灰尘会纷纷掉落
C.丙: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
D.丁:撞击锤柄的一端,能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7.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是(  )
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B.交通工具配备刹车系统
C.投掷标枪需要提前助跑 D.快递常用泡沫塑料包装
8.体育课上,小明推出实心球后,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球具有(  )
A.重力 B.惯性 C.动能 D.重力势能
9.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D.在类似甲、乙、丙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归纳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10.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
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
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
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则解释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11.我们在生活中怎样利用惯性?例如,斧头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桩,这样,斧头就被套紧了。其具体的解释是:①当斧柄因撞击而突然停止运动;②斧头就紧紧地套在斧柄上了;③在下落过程中,斧头和斧柄是一起向下运动的;④斧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下运动。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2.以下现象不能用惯性来解释的是(  )
A.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 B.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C.跳远时快速助跑 D.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13.体育测试时,从测试者手中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慢慢停下来 D.仍做曲线运动
14.小聪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突然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那么他的运动轨迹将会是(小聪同学用小黑点表示)(  )
A.保持静止状态
B.继续来回摆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
15.辽宁舰舰载机进行常规训练。当舰载机降落在辽宁舰的甲板上时,由于其质量大速度快,单靠战机的制动停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需要舰载机的尾钩勾住甲板上的阻拦索来完成。当尾钩勾住阻拦索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尾钩没有受到拉力 B.阻拦索不发生形变
C.舰载机变慢 D.舰载机不受阻力
16.明明到中国科技馆参观,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图所示。一辆小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当火车将要从“∩”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火车顶部的小孔中向上弹出一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又与通过框架的火车相遇,并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地面,小球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B.相对于地面,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C.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
17.如图,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物体A和B,其中M>m,将它们放在水平且光滑的板车上,木板很长,车以速度v向右运动,当车突然刹车后(  )
A.AB两物体都随车停止而停止
B.A物体比B物体运动得快,两者相碰
C.B物体比A物体运动得快,两者距高增大
D.两物体都以原来的速度向右运动,两者距离不变
18.2019泉城(济南)马拉松的赛道串联一河一湖三泉四园,让全国各地跑者领略济南天下泉城的独特魅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明湖倒影如镜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运动员途中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不变
C.运动员到达终点没有立刻停止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沿途展演点群众敲鼓时越用力,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
19.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到验证的规律
B.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静止的物体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
20.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火箭腾空加速上升 B.“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匀速转动
C.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 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21.2016年8月,由中国原创发明的新型公交“巴铁”将进行试运行。如图所示,它上层载客,下层镂空,不影响其他小型车辆的行驶,且具有速度快、运行平稳等优点。“巴铁”运行速度快,车上的乘客会感觉周围同向行驶的小汽车向后运动,这时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选填“自己”或“地面”);“巴铁”运行平稳,可以有效避免乘客由于身体具有______而造成的伤害。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流体的阻力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的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的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的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某研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g取10N/kg)。
(1)关于流体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飞机为了减小阻力,应做成头尖尾圆的形
B.一张纸揉成纸团从空中下落较快,是因为纸团受到的阻力小
C.人游泳时身体应尽可能保持流线型,可增大水对人体的作用力
D.海豚等海洋动物能在水中高速前行,是因为它们的横截面积较小,阻力较小
(2)分析实验数据,对于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的球形物体,空气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1号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16m/s
B.2号小球以收尾速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50N
C.3号小球的速度为30m/s时,空气阻力小于重力
D.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大的小球收尾速度大
(3)现有一个质量为15g,半径为10×10-3m的小球从空中由静止落下,预计其收尾速度为__________m/s;
(4)若3号小球从足够高的高度由静止下落,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是___________。
A. B. C. D.
23.(1)太阳系是一个完美无比的整体,它的核心就是太阳。我们的家园是地球,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__________。太阳是一个极其巨大的、炽热的气体球,在那里不断释放氢核聚变产生的核能,它向太空稳定地辐射出光和热,其中有__________(选填“极大多数”、“部分”、“少数”或“极少数”)到达地球,成为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作匀速直线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己由天文观察测定。请你从“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星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由上述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即星体运动的时间)其计算式为T=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小枫同学穿旱冰鞋用力向前推墙时,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的,小枫反而向后运动,离开墙面后,由于_____,小枫会继续向后运动,请你画出小枫同学在水平冰面上,减速向后退时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图中黑点表示小枫的重心) (_____)
2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物块A、B通过长为3cm的细线相连,两物块间夹着一根原长为5cm的弹簧(未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与两物块均不连接)。两物块静止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导轨上,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长度的改变量成正比;已知该弹簧两端受到1 N的压力时的长度为4 cm ,求图示情景中细线对物块B的拉力的大小,并说明拉力的方向;
(2)烧断细线,A、B两物块均沿导轨运动。定义速度与质量的乘积为“动量”,研究表明,两物块在导轨上运动时,A的动量的大小总等于B的动量的大小;若A与弹簧脱离后,经过路程s0所用的时间为t,请写出B与弹簧脱离瞬间的速度的表达式(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正在发射嫦娥五号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速度在增加,即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A符合题意;
B.匀速直线上升的热气球,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其运动状态不变,故B不合题意;
C.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处于静止状态,其运动状态不变,故C不合题意;
D.匀速直行中的高铁列车,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其运动状态不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
地球上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会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竖直上升的篮球受重力作用;竖直向上抛出篮球,篮球之所以向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不受竖直向上抛的力。故选C。
3.B
【详解】
A.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因此套得更紧,故A不符合题意;
B.捏刹车闸,是通过力改变自行车的运动状态,没有利用惯性,故B符合题意;
C.衣服和灰尘原来都静止,用手拍打衣服,衣服由静止变为运动,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脱离衣服自动落下,故C不符合题意;
D.助跑是利用惯性使自己跳得更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
A.在水面上静止的鸭子,处于静止状态,运动状态不变,故A错误;
B.公园里匀速旋转的木马,其运动方向时刻发生变化,运动状态改变,故B正确;
CD.在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故C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投铅球时,铅球离开了手但是继续向前飞行,是利用了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跳远助跑后能够跳的更远,是利用了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刹车时,因为惯性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故C符合题意;
D.撞击锤柄,锤柄已经停止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使锤头套紧,是利用了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是利用惯性来提高成绩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拍打沾有灰尘的衣物时,是利用惯性将灰尘拍打掉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在急刹车时因惯性造成的危害,故C符合题意;
D.撞击锤柄的一端,是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在锤柄上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故A不符合题意;
B.交通工具配备刹车系统是利用了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投掷标枪需要提前助跑利用了惯性,故C符合题意;
D.快递常用泡沫塑料包装是因为塑料比较柔软可以保护被邮寄物体不被损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实心球被推出后,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球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惯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
A.实验中,我们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便于得出小车滑行的距离与摩擦力的关系,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该现象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详解】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释惯性现象时,需要注意运动状态的变化先后顺序,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可知乘客下半身先停止,上半身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
故选B。
11.B
【详解】
斧头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桩,在下落过程中,斧头和斧柄是一起向下运动的,当斧柄因撞击而突然停止运动,斧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下运动,斧头就紧紧地套在斧柄上了。合理的顺序是③①④②,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
A.汽车急刹车或减速时,人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使用安全带,避免造成人体伤害,是为了避免惯性造成的伤害,不符合题意;
B.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是由于苹果受到重力的作用,符合题意;
C.助跑的目的是让运动员在起跳前有一个较大的速度,起跳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他起跳前的速度,从而能跳的更远,这是利用了惯性,不符合题意;
D.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衣服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B
【详解】
当从测试者手中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时,实心球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力时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又因为实心球受到外力消失前运动,所以实心球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B。
14.A
【详解】
当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此时重力势能最大,物体速度为零,所以此时处于静止状态,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他仍保持静止。
故选A。
15.C
【详解】
A.当尾钩勾住阻拦索时,阻拦索对尾钩有拉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尾钩也受到拉力,故A不符合题意;
B.阻拦索受到了力的作用,发生了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
CD.甲板、空气和阻拦索对舰载机都有阻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舰载机的运动状态,使舰载机的速度变慢,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B
【详解】
AB.以地面为参照物,车和小球一起运动,有一定的水平速度,小球被弹出时,在竖直方向上也有一定的速度,加上重力作用,故小球做的是曲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且只受到重力的作用,离开车后不再受到推力,故CD错误。
故选B。
17.D
【详解】
板车表面是光滑的,小车停止,两个物体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运动,不会立即静止。两物体原来的速度和方向相同,所以小车停止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保持不变,不会相撞,距离也不会加大。
故选D。
18.ABD
【详解】
A.倒影和平面镜成像一样,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质种类有关,和质量以及体积无关,喝剩下的牛奶的密度不变,故B正确;
C.运动员到达终点没有立刻停止是由于运动员身体具有惯性,不能说成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敲鼓时越用力,鼓面振动幅度越大,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故D正确。
故选ABD。
19.BC
【详解】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前人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实验,通过推理概括得到的,故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由此可知它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故B正确;
C.由于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故C正确;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C。
20.ABD
【详解】
A.火箭腾空加速上升,火箭的运动速度发生改变,故火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符合题意;
B.“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匀速转动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符合题意;
C.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时,人随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人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苹果从静止变为运动,故苹果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21.自己 惯性
【详解】
[1]车上的乘客觉得周围同向行驶的小汽车向后运动,是以自己为参照物,小汽车的速度比较慢,于是觉得小汽车是向后运动的。
[2]巴铁运行平稳,可以避免乘客在急停急起时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
22.B B 30 C
【详解】
(1)[1] A.流体阻力的大小跟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的受到的阻力较小,故A错误;
B.流体阻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越大,阻力越大;一张纸揉成纸团,它的横截面积减小,所受的阻力减小,故从空中下落较快,故B正确;
C.人游泳时身体应尽可能保持流线型,可以减小阻力,不能增加水对人的作用力,故C错误;
D.海豚等海洋动物能在水中高速前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阻力较小,故D错误。
故选B。
(2)[2] A.1号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最大时,处于平衡状态,以收尾速度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2号小球以收尾速度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所受的阻力等于重力,即
故错误,符合题意;
C.3号小球的速度为30m/s时,速度小于收尾速度,处于非平衡状态,所受的阻力小于重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1号、2号小球实验数据知: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大的小球收尾速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比较1、2的数据知,半径相同的小球,收尾速度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因此:小球半径相同时,收尾速度与质量成正比;与2号小球相比,若小球的质量为10g,半径为的小球从空中落下,其收尾速度为

由①知,小球质量为45g,半径为的小球从空中落下,其收尾速度为

由表中3号球的数据可知,小球质量为45g,半径为,从空中落下,其收尾速度为

由②③知,小球质量相等时,半径增大原来的3倍,其收尾速度减小为原来的
由此可得:小球质量相等时,小球的收尾速度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与2号小球相比,若小球质量为15g,半径为的小球从空中落下,其收尾速度为
根据小球质量相等时,小球的收尾速度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可得,质量为15g,半径为的小球从空中落下,预计其收尾速度为
(4)[4]3号小球从足够高的高度由静止下落,它的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速度的增加量逐渐变小,当阻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23.太阳 极少数 运动的星体不受阻力和外力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其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1][2]由观测可知,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太阳辐射处大量的光和热,其中只有极少数到达地球。
(2)[3]由于星体在太空中不受阻力和外力的作用,则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4]由速度公式可求宇宙年龄(即星体运动的时间)为
24.相互 惯性
【详解】
[1]小枫用力向前推墙,他将向后运动,说明小枫对墙有作用力时,墙也对小枫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离开墙面后,由于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小枫会继续向后运动。
[3]小枫同学在水平冰面上,减速向后退时水平方向上只受到阻力的作用,如下图
25.(1) 2N;方向水平向左;(2)
【详解】
(1)细线长3cm,因为细线不可伸长,所以两物体间的距离为3cm;弹簧的原长为5cm,已知该弹簧两端受到1 N的压力时的长度为4 cm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长度的改变量成正比,所以当弹簧为3cm时,弹簧的弹力为2N;因为物体B受到弹簧的弹力和细线的拉力作用保持静止,所以细线对物块B的拉力为
方向水平向左。
(2)在细线未烧断前,物体B受到向右的弹力,物体A受到向左的弹力,所以两物体在烧断细线脱离弹簧的瞬间,会获得一定的速度,由于导轨足够光滑,而且物体具有惯性,所以物体A、B会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动量的定义可得:物体A运动过程中的动量为,物体B运动过程中的动量为;因为A的动量的大小总等于B的动量的大小,所以
又因为 ,所以

答:(1)图示情景中细线对物块B的拉力的大小是2N,方向水平向左。
(2)物体B与弹簧脱离瞬间的速度的表达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