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 单元达标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 单元达标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27 20: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达标复习题(含解析)
1.长郡双语中学中考体育已圆满结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黄在1000米测试时,冲刺到达终点还停不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小元在做引体向上时,手对杆的力和杆对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于在投掷实心球,当球在空中运动时,他对实心球不做功
D.小娇在垫排球时,当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球处于平衡状态
2.如图所示,是小童在“快乐周三”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中做拓展实验的情景。两个物体P、Q分别放在M、N两个水平小桌上面,对物体P施加5N的水平拉力,对物体Q施加3N的水平拉力,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物体Q的速度一定小于物体P的速度
C.物体Q的质量一定小于物体P的质量
D.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
3.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所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D.沈括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地磁的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的人
4.一木块沿光滑斜面向下滑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图中关于木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5.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他的落地点在(  )
A.位于起跳点处 B.位于起跳点前面
C.位于起跳点后面 D.位于起跳点左右
6.如图所示,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时,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
A.车辆具有惯性 B.车辆对人施加了一个外力
C.人受到向前推的力 D.人具有惯性
7.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根细绳固定在墙上,用大小5 N的水平拉力F向左拉动B,使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水平绳拉力大小为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受摩擦力与拉力T是一对平衡力,大小都为5 N
B.B所受摩擦力与拉力F 是相互作用力,大小都为5 N
C.若增大拉力F, B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大
D.若增大拉力F,拉力T也变大
8.2020年5月5日被长征五号B火箭送入太空的载人飞船于5月8日成功返回,多项关键技术一一得到验证,为下一阶段的新飞船研制指明了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惯性
B.火箭上升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的实际应用
C.载人飞船定轨后,绕地球匀速转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D.载人飞船匀速降落时,重力小于阻力
9.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登山手套有花纹
B.球拍上粘一层胶粒
C.行李箱下面有滚轮
D.车轮胎上装有防滑链
10.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不计空气阻力,木块所受的力有(  )
A.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B.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
C.重力、压力、下滑力 D.重力、压力、摩擦力
1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重力大于木板对它的支持力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木块的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小 D.木块运动时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
12.一辆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卡车所受的重力和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
B.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卡车对路面的压力
C.卡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
D.路面对卡车的阻力和卡车对路面的阻力
1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受到的总重力为G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G
D.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
14.下列实例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印上花纹 B.用力擦黑板 C.擦干湿滑地面 D.旱冰鞋安装滚轮
15.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实验都要控制物体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B.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乙实验中同一钢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D.乙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16.关于体育课上100 m短跑比赛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等待起跑时,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运动员到达终点线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发令枪响,运动员冲出起跑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如图所示为小朋友驾驶最爱的碰碰车,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朋友相对碰碰车是静止的
B.碰碰车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惯性作用越大
C.工作人员给碰碰车的轮轴涂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
D.碰碰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碰碰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8.关于比赛中的冰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壶掷出去后,在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冰壶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零
C.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
D.冰壶被掷出去后,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
19.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与其相关的各对力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0.一辆汽车的总质量是2t。
(1)汽车的重力是多大?(g=10N/kg)
(2)为什么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倾?有什么措施可以防止这类现象带来的危害?
21.阅读短文 ,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是用于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装置,如图甲。安全带结构一般由软带、卷带装置等部分组成。汽车正常行驶时,卷带装置中的卷收器借助弹簧,如图乙,使软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将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1)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系上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惯性而造成伤害。这时人和车具有的______能也急剧变化。
(2)将安全带拉伸,卷收器弹簧的弹性势能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能自由伸缩
B.汽车突然启动时,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C.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松一些
D.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流体阻力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某研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

关于流体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飞机为了减小阻力,应做成头尖尾圆的形状
B.一张纸揉成纸团从空中下落较快,是因为纸团受到的阻力小
C.人游泳时身体应尽可能保持流线型,可增大水对人体的作用力
D.海豚等海洋动物能在水中高速潜行,是因为它们的横截面积较小,阻力较小
号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最大时的速度为______,此时空气阻力为______N.取
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大的小球收尾速度____大小.
对于3号小球,当速度为时,空气阻力__大于等于小于重力.
假设小球由静止下落,且高度足够高则3号小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为_______选填甲或乙.
23.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重和失重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力不平衡时,就会产生失重或者超重.无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大小不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改变,这样物体的重量好像就有了变化.
当物体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反之则处于失重状态.
(1)当发生超重现象时,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其所受重力.
(2)高处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快,物体处于_____状态(选填“超重”或“失重”).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超重或失重的现象,请举出一例,并说明所举实例是属于超重还是属于失重:__.
24.人类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物理学中关于运动和力的研究.
(1)对“运动和力关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和思辨认为:_______________.
②伽利略通过实验说明: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__.
③英国科学家____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著名的惯性定律.
(2)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状态或静止状态.
(3)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先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最先在物理学中成为共识.
25.冰壶运动时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球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 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
(1)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表面的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请你解释一下这样做的原因.
(2)某次从投掷线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花岗岩的密度为2.5×103kg/m3,该冰壶的体积为8dm3,则该冰壶的质量是多少?该冰壶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多少?(g=10N/kg)
26.学习了摩擦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滑动摩擦力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但小明同学总感觉滑动摩擦力还应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猜想:“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他找来了一块长方体木块(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弹簧测力计、长木板,如图所示.那么,他应怎样用这些器材验证他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你写出他的探究过程:
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中采用定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被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高空坠物危害有多大
现在从高楼上坠落物体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许多人甚至认为从摩天大楼上掉下来的硬币如果砸到人身上也会要了人的命.理由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的物体一直在加速,只要下落距离足够长,硬币总会达到使人致死的速度.实际上这个结论是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分析得出的,在通常的低速情况下,空气阻力是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例如研究摩天大楼上掉下来的高速下落的硬币,空气阻力则不可忽略,它们甚至会大到成为决定最终运动状态的关键因素.在高速情况下的空气阻力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大,空气阻力也就越大.然而空气阻力也不会无限制地增大,当空气阻力大到与重力( G=mg)相等时,物体的受力就平衡了.此时物体将稳定地以一个速度匀速下落,这时的速度被称为收尾速度 v0,它的大小可以通过其与阻力的关系式求得.通过具体数据计算,得到结果是不论硬币从多高的地方掉下来,最终的速度也不会超过 45.4m/s.速度越大,砸在人身上产生的压强越大.进一步计算,这枚硬币砸在人身上,人体受到的压强为 P≈7.2MPa,而人体皮肤所能承受的压强为 P=20.89±4.11MPa,所以高空坠落的硬币产生的压强比这一极限压强还是小很多的.由此看来,高处落下的硬币基本是不会致命的啦!但是如果是一个鸡蛋,那就是另外的结论,如果从25楼抛下,就可直接致人死亡;从18楼抛下,可致人头骨碎裂.
某科学活动小组做了“球形物体在空气中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g取10N/kg)
球体编号 1 2 3
球体质量(kg) 2 5 18
球体半径(×10﹣2m) 5 5 15
球体收尾速度(m/s) 16 40 40
(1)硬币下落时在达到收尾速度之前,重力_____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根据表格分析半径相同的球,收尾速度的大小与_____有关.
(3)请从安全角度出发写出一条建议_____.
28.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
A.轮胎上刻有花纹 ?? B.车轮做成圆形
C.使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 ??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车轴处装有滚珠 ?? ??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2)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写出两个合理的情景.
29.如图所示,物体B重5N。
(1)如果用F=20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固定在竖直墙上,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f是多大?
(2)如果水平推力F减小到15N,物体刚好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大小为多大?
(3)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F减小到9N,物体竖直方向受到的合力F合为2N,则此时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
30.如图所示,A、B均为质量为400g的木块,在F=10N的作用下,A保持静止,B沿墙壁下滑。若B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 A和B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g=10N/kg)。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小黄在1000米测试时,冲刺到达终点还停不下来是因为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小元在做引体向上时,手对杆的力和杆对手的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小于在投掷实心球,当球在空中运动时,他对实心球未施加作用力,不再做功,故C正确;
D.小娇在垫排球时,当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球受到重力作用将改变运动状态,不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P、Q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5N和3N;P、Q两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虽然可知,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两个因素有关系,分别是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在未知压力大小的情况下,桌面M和桌面N的粗糙程度也无法判断,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Q的速度和物体P的速度其大小无法判断,故B不符合题意;
C.由题意不能判断物体Q和物体P的质量大小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为3N,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为5N,所以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小于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由于自然界中没有不受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是在大量实验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由此得到了“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正确的结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其内容就是著名的“焦耳定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沈括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地磁的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的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
木块沿光滑斜面向下滑动,因为斜面光滑,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
A.图中支持力方向错误,故A错误;
B.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B正确;
C.图中摩擦力是多余的,故C错误;
D.图中重力方向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
因为在跳起时,身体为了要保持原先的运动状态,所以在跳起时身体的速度与火车速度相等,也就是身体与火车相对静止所以跳起后会落回原地。
故选A。
6.D
【详解】
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因此,发生这一现象是因为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故选D。
7.A
【详解】
AB.由于B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平衡,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B没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B受到A给的摩擦力,所以A对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F,为5N,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5N,A处于静止状态,A受到的拉力T和摩擦力是平衡力,两个力大小相等,大小都为5 N,故A正确,B错误;
CD.若增大拉力F,A对B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变,A处于静止状态,A受到的拉力T和摩擦力是平衡力,受到的拉力T不变,故C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
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火箭升空时向地面喷出了高温高压的燃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火箭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故B正确;
C.载人飞船定轨后,绕地球匀速转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C错误;
D.载人飞船匀速降落时处于平衡状态,重力等于阻力,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A.登山手套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球拍上粘一层胶粒,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C.行李箱下面有滚轮,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符合题意;
D.车轮胎上装有防滑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
木块在斜面上下滑,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
故选A。
11.B
【详解】
A B.木块运动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木块受到的重力等于木板对它的支持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故A错误,B正确;
C.木块的质量越大,在地球上所受重力越大,对木板的压力越大,水平拉动木块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故C错误;
D.惯性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是否运动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
一辆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卡车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A.在竖直方向上,卡车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受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两个力属于平衡力,故A符合题意;
B.卡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卡车,卡车对路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路面,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具备平衡力条件,故B不符合题意;
C.卡车对路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卡车,受力物体是路面;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路面,受力物体是卡车,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路面对卡车的阻力,施力物体是路面,受力物体是卡车;卡车对路面的阻力,施力物体是卡车,受力物体是路面,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详解】
A.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正确;
B.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正确;
C.沙桶与沙的总重力为G,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G,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G,故C正确;
D.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14.D
【详解】
A.鞋底印上花纹是增大了接触面粗糙程度,是为了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擦黑板增大了压力,是为了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擦干湿滑地面增大了接触面粗糙程度,是为了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旱冰鞋安装滚轮是为了减小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C
【详解】
A.甲图让同一物体从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乙图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要使质量不同的物体由同一高度滑下,故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乙实验中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故C错误,故C符合题意;
D.乙实验装置可以用同一个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滑下,用来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故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D
【详解】
A.运动员鞋底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而非减小摩擦,故A错误;
B.等待起跑时,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受力物体都是运动员,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运动员到达终点线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发令枪响,运动员冲出起跑线,运动员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17.B
【详解】
A.小朋友相对碰碰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相对静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惯性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给碰碰车的轮轴涂润滑油,可以是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碰碰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碰碰车的支持力,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D
【详解】
A.冰壶掷出去后,在冰面上受到阻力,会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B.冰壶运动过程中,速度减小,为非平衡状态,所以冰壶所受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
C.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后,会受到冰面的阻力、重力、以及冰面支持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冰壶被掷出去后,由于惯性,它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故D正确。
故选D。
19.AD
【详解】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不在一条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AD。
20.(1)见解析所示;(2)刹车时,人的上本身由于惯性要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速度较大,而下半身与车一起减速运动停止,速度变小,则相同的时间内上半身通过的路程大,前倾。可以用安全带、安全气囊来防止此类危害
【解析】(1)汽车的重力是G=mg=2000kg19600N; (2)刹车时,人的上本身由于惯性要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速度较大,而下半身与车一起减速运动停止,速度变小,则相同的时间内上半身通过的路程大,前倾。可以用安全带、安全气囊来防止此类危害.
21.动能 变大 B D
【详解】
(1)[1]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由于人和车具有惯性,系上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惯性而造成伤害。这时由于速度的变化,人和车具有的动能也急剧变化。
(2)[2]将安全带拉伸,卷收器弹簧的弹性形变的程度变大,所以弹性势能将变大。
(3)[3]发生碰撞前安全带对人的拉力较小;发生碰撞时,汽车突然停止运动,由于惯性人会向前运动,对安全带的拉力增大;当汽车停止运动后,安全带对人的拉力又会减小,所以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符合要求的是B。
(4)[4]A.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惯性而造成伤害,因此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不能自由伸缩,故A错误;
B.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向靠背倾倒,安全带不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故B错误;
C.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紧一些,故C错误;
D.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会被锁住不能被拉动,故D正确。
故选D。
22. 大 小于 乙
【解析】
(1)A、飞机做成头圆尾尖的形状可以减小空气的阻力,故A错误;
B、一张纸揉成纸团减小了物体的横截面积,受到的阻力小,下降的快,故B正确;
C.人游泳时身体应尽可能保持流线型,可减小水对人体的作用力,故C错误;
D.海豚等海洋动物头圆尾尖,是流线型,阻力较小,能在水中高速前行,故D错误;
故选B.
(2)观察表格可知,小球的收尾速度为40m/s,此时小球的受到的阻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
(3)观察表格可知,1号和2号小球的半径相同,2号小球的质量大于1号小球的质量,2号小球的收尾速度大于1号小球的收尾速度,故可以得出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大的小球收尾速度大;
(4)3号小球的收尾速度为40m/s,当其速度为30m/s时,小于其收尾速度,所以受到的阻力小于自身重力;
(5)3号小球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等于物体重力时,物体接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与乙相近;
故答案为 (1). (2). (3). (4). 大 (5). 小于 (6). 乙
【点睛】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同时也是一道文字材料题,能从材料和表格数据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3. 大于 失重 蹦极
【解析】(1)物体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即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大于其所受重力。
(2)高处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快,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蹦极是一种很多人喜爱的运动,当人自由下落时,拉力小于重力,处于失重状态;
当人下降到重力与绳子弹力的平衡点后,绳子的拉力大于重力,人减速下降,处于超重状态。
24.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1)①用力推物体物体运动,停止用力物体静止,亚里士多德根据这个特点得出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②伽利略通过斜面小车实验,接触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小车运动越来越远.并进行进一步的推理,斜面绝对光滑,摩擦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③牛顿有进一步总结前人的经验,得到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是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故答案为 (1).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3). 牛顿 (4).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5).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点睛】(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得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不断修改得到的.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的三个阶段.
(2)能设计实验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和推导牛顿第一定律.
(3)正确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的原因.
25.(1)用冰刷扫冰,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克服摩擦做功,使冰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冰的熔点熔化成水,存在于冰面和冰壶之间减小了冰壶滑行时的摩擦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2)2m/s;(3)200N.
【解析】
解答:(1)用冰刷扫冰,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克服摩擦做功,使冰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冰的熔点熔化成水,存在于冰面和冰壶之间减小了冰壶滑行时的摩擦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2)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2m/s;(3)冰壶的体积V=8dm3=8×10?3m3,由ρ可得,冰壶的质量m=ρV=2.5×103kg/m3×8×10?3m3=20kg,冰壶的重力G=mg=20kg×10N/kg=200N.
点睛:(1)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表面的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是为了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2)知道投掷线到营垒圆心O的距离,和冰壶移动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3)知道冰壶的密度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ρ求质量;根据G=mg求出冰壶的重力.
26.将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并读出拉力F1 将木块侧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并读出拉力F2 若F1=F2,滑动摩擦力与面积无关;若F1不等于F2,则与面积有关 接触面积的大小
【解析】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积有关,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接触面积大小.
(3)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拉力的大小,要想使摩擦力等于拉力,木块一定匀速直线运动.
解:同一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压力相同,长方体的各面粗糙程度相同,使木块平放、侧放匀速直线运动,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比较拉力大小,也就是滑动摩擦力大小.比较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
故答案为(1)将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并读出拉力F1;
(2)将木块侧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并读出拉力F2;
(3)若F1=F2,滑动摩擦力与面积无关;若F1不等于F2,则与面积有关.
27.大于 质量 不要从高层向窗外扔东西 (等)
【解析】
(1)由题意可知,不论硬币从多高的地方掉下来,最终的速度也不会超过40m/s,所以硬币下落时在达到收尾速度之前,重力大于阻力;
(2)根据1、2次的实验收尾速度的特点可知,质量大,重力大,平衡时的阻力就大,收尾速度大,故半径相同的球,收尾速度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3)为了避免高空抛物对人们造成的危害,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做到不高空抛物。
28. A、E、H C、F B、G D 刹不了车;车不能启动 抓不稳车把;车子不能组装等
【解析】(1)A、轮胎上有花纹,在压力不变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B、车轮做成圆形,是因为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C、塑料套紧紧套在车把上,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在转动部分加润滑油,以油膜代替转动部分直接接触,减小摩擦;
E、脚踏板凹凸不平,在压力不变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F、刹车时用力捏闸,接触面不变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G、车轴处装有滚珠,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
H、车把上有凹槽,在压力不变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所以:属于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AEH;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CF;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BG;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D。
(2)如果没有摩擦会出现的现象有很多:
因为自行车前进的力是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所以没有摩擦力,自行车不能前进;
自行车要靠摩擦阻力停下来,所以没有摩擦,自行车刹不住车;
没有摩擦,车把套一碰就会掉出来;
没有摩擦,手握不稳车把等。
29.(1) 5N;(2) 5N;(3) 3N。
【解析】(1)用F=20N的力水平向右推物体,物体静止时,竖直方向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二力应为平衡力,即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5N;(2)当水平推力F减小到15N,物体沿竖直面匀速下滑时,竖直方向受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二力应大小相等,故摩擦力大小仍为5N;(3)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F减小到10N,物体沿竖直面加速下滑,竖直方向受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的合力为2N,故摩擦力大小为5N?2N3N.
点睛:物体无论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静止都处于平衡状态,故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摩擦力;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则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据此分析摩擦力的大小。
30.因A保持静止,竖直方向二力平衡,A所受的摩擦力等于A的重力,由f=G=mg得,fA=4N;B下滑,受滑动摩擦力。故fB=μF=0.2×10N=2N。
【解析】因A保持静止,竖直方向二力平衡,A所受的摩擦力等于A的重力,由 得,;B下滑,受滑动摩擦力。故。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无关,但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