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课题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主要通过实验介绍一切化学变化都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这样使学生 对于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变化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一切化学变化都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变化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
②知道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③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我们在前面学习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时,都只讨论反应过程中物质种类的变化,请同学们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过渡】观察上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知:有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有的更大,有的更小。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变化的符号表达式。
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引入新课,同时复习相关知识。
【探究活动1】
探究红磷在密闭装置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提示】按操作规范进行验。
让两名学生到讲台上做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根据实验现象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探究活动2】探究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在烧杯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让另两名学生到讲台上做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来。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描述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培养学生正确描述实验现象以及正确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探究活动3】探究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前后的质量。让学生独立完成。
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态度,增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巡视、指导实验】
又让另外两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同学间的协作精神。
【设问】通过实验,你们观察到的现象与预计的一样吗?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根本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散逸到了空气中。事实上这个化学反应仍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学生间对话、师生间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拓展。
【探究活动4】探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引导学生自行完成探究。
【巡视、指导实验】
又让另外两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同学间的协作精神。
【设问】通过实验,你们观察到的现象与预计的一样吗?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思考、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课堂练习】
本课时教材练习:1、2、3题
练习、巩固。
联系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
指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课题。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启示和收获。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布置作业】
A+O2—→CO2 +H2O,根据该反应推出A中含有哪些元素。
在A+O2—→CO2 +H2O反应中,若参加反应的A质量为4.6克,生成了8.8克的二氧化碳和5.4克的水,推出A中含有哪些元素。
记录。
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探究实验1 探究红磷在密闭装置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二、探究实验2探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三、探究实验3探究碳酸钠与稀盐酸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四、探究实验2探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五、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适应范围
包含的意义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想解决问题的途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科学引导,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提出的设想;
集体讨论,组织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比较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懂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知道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勇气。
实际教学中,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纪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这一系列步骤,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