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教学内容
美术湘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端午节》
课时
1课时
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佛山的龙舟文化。
2、了解龙舟的结构造型、装饰,并用面塑的方法表现。
3、让学生体验面塑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面塑的方法来表现龙舟。
教学难点
面塑技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
面团、图片、自画绘本、筷子
教材分析
本课是美术湘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这一课我把重点放在介绍佛山本土民俗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端午龙舟竞渡的文化传统,欣赏龙舟的造型、装饰,并运用陶艺、面塑等方法进行创作表现。这一课我采用了绘本的形式进行授课,把每一个重要的环节画成绘本,学生上课时就好像在读一本有趣的绘本故事,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的学到了知识,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感受美
1、教师出示自己创作的绘本,创设和学生一起看绘本故事《筷子变龙舟》的情景,学生初步了解佛山的龙舟文化。
筷子兄弟来到河边,看到端午节人们正在赛龙舟,通过一旁的老爷爷了解到佛山的龙舟文化,激发了筷子兄弟想变成威武的龙舟的愿望。
2、板书课题《龙舟竞渡》
学生观看教师绘本,认真听讲故事参与教学活动。
绘本故事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欣赏探究、发现美
1、学生参观龙舟制造厂,观看龙舟制做的场景,了解龙舟制造的工艺和材料。
筷子兄弟来到龙舟厂参观,发现工艺十分复杂,愿望难以实现十分失望,船工老大知道有人能帮助它们,但要答对问题才能告诉它们。
2、学生观察龙舟模型,小组讨论。
问题一:龙舟由那几部分组成?
龙头――船身――龙尾
问题二:龙舟的装饰特点是什么?
花纹丰富、造型精致。
船工老大告诉筷子兄弟,巧手点心铺有位高手会用面塑的方法做龙舟。
3、学生欣赏巧手奶奶的面塑作品,感受面塑工艺的魅力。
筷子兄弟在巧手点心铺看到了非常精美的面塑作品并得到巧手奶奶传授的面塑秘籍。
4、小组探究,发现面塑塑形的方法及作用。(1)面包棍――做船身
(2)搓面球――眼睛、鼻子
(3)压面片――龙身装饰、龙鳞
(4)搓面条――龙须、龙角
1、学生观看龙舟制造工艺。
2、学生观察龙舟模型并小组讨论龙舟的组成和装饰。
3、学生欣赏面塑作品并说出感受。
4、小组探究面塑的技法。
1、让学生简单了解龙舟制造的工艺。
2、学生了解龙舟结构和装饰为创作龙舟打基础。
3、让学生感受面塑的魅力激发创作欲望。
4、用秘籍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创作体验、享受美
作业要求:
以二人为一组完成,创作一条造型精美、装饰花纹丰富的面塑龙舟。
(音乐背景下)学生开始大胆制作龙舟。
在欢快的气氛下让学生创作龙舟。
四、展示评价、分享美
学生把完成的龙舟作品,摆放在龙舟竞渡展示板上展示。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教师作总结性评价。
1、学生自己说说作品的创作意图。
2、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让学生在快乐中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升华美
1、来自我们南海九江的女子龙舟队在2007年香港国际邀请赛中荣获冠军并实现七连冠。
2、表扬同学们的合作精神,跟龙舟竞渡一样要合作才能够取得胜利。
学生认真聆听故事。
用身边的故事激励学生,表扬学生的合作精神。
板书设计
龙舟竞渡
龙头——船身——龙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