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过程;
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搜集与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
古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强烈的反差?
饱受剥削压迫的农民最想得到什么?
2.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000年来历代农民起义都要求实现耕种有其田的目标。近代辛亥革命提出了民生主义目标,但没有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中共不同时期土地政策:
3.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东北、华北)进行土地改革运动。
你知道古代史和近代史上有哪些人提出过土地改革的要求吗?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
解放区(1947年土地改革)
在中国遭受日本侵略之时,身为当时执政党的中国国民党联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达8年的顽强的抵抗。中国共产党在敌后的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即从日寇手中解放出来的区域。如:陕甘宁边区、山东解放区、晋察冀解放区等。
新解放区(1950年土地改革)
特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敌伪统治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地区。如东北解放区、华北解放区等
历史链接
一、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
二、惠农——土地改革的开展
三、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
一、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
坐享其成
劳而无获
收取高额的地租剥削压榨农民
地主
农民
结合教材及材料思考,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
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中国共产党党史》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
2、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3、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铺平道路,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结合教材及材料思考,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发展生产力: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满足农民要求:新解放区的亿万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巩固新生政权: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铺平道路,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主要目的
结合教材及材料思考,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二、惠农——土地改革的开展
(1)时间:1950—1952年底基本完成
(2)地点:广大新解放区(华东、长江中下游、华南等)
(4)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
(6)具体措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5)特点: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3)法律:1950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合教材梳理土地改革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30日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10月
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
土改纪念邮票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解放区
(旧)
新解放区
未完成区
土地改革的结果
具体表现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免除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地租;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的生产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栓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呢?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产品分配
地主阶级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封建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依旧是
私有制
三、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意义?
农民地位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农业生产获得快速恢复和发展,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意义?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材料三:
国家政权
材料四:“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毛泽东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意义?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结合材料思考土地改革有什么意义?
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地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国家政权: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现代化管理
参加管理
“农民
工”拿到工资存折
子女接受现代化教育
忆往昔,看今朝
土地改革
经过:
开始:
依据:
重点地区:
内容:
结束: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4)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意义:
根本原因: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课堂小结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新解放区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