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思考:在两极格局下,“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指的是哪些力量?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知道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欧洲共同体
(一)欧洲联合的过程
经济一体化
导学案自主学习
政治一体化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1973年“用一个声音说话”
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
20世纪80年代共同体防务合作
导学案自主学习
(一)欧洲联合的过程
(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
8.2
2.8
2.7
7.5
4.8
5.8
1961—1970
11.2
4.1
2.8
4.8
5.8
5.6
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1、战后初期
极端困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
高速发展。
3、20世纪80年代末
持续低迷,仍举足轻重。
导学案自主学习
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
文革时期(196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后)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导学案自主学习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
--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1978年,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工业化奠定基础
--改变国际政治力量对比
导学案自主学习
2、背景:
3、标志:
4、宗旨:
5、影响:
1、发起人:
印度总理
尼赫鲁
南斯拉夫总统
铁托
埃及总统
纳赛尔
①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
②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冲击了两极格局
导学案自主学习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印度总理
尼赫鲁
南斯拉夫总统
铁托
埃及总统
纳赛尔
一、欧洲—崛起之路
这是什么旗帜?
12颗星象征什么?
围成一个圆形有什么寓意?
欧共体的旗帜;
代表12个成员国;
它的寓意是欧洲的团结、统一
怎么办?
欧洲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欧洲人的欧洲”?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
1、经过二战,西欧各国力量削弱,面临美苏的控制或威胁。
材料二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雨果
2、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并且欧洲联合思想由来已久。
材料3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
摘自课本(人教版)
3、经济发展以及经济联系的增强,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材料四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4、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1、政治因素:西欧各国力量削弱,世界经济政治中心地位丧失,并且面临美苏冷战的威胁。
2、根本动因:经济发展以及经济联系的增强。
3、思想因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并且欧洲统一思想由来已久。
4、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一)欧洲联合的原因
材料二
进入70年代,
……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2、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实力,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二)欧洲联合的影响
材料一
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
1、促进了西欧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材料三
欧盟决不甘愿充当美国小伙伴的消极角色,欧洲作为独立的一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问题探究(阅读内容)
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战争废墟上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
材料一: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税”、“倾斜金融”等对策,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将有限的资源向煤炭、钢铁、电力等产业集中,优先发展能源和重工业。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非凡的经济增长,是世界上真正引人注目的事。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62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
1、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材料三:日本还积极引进外国最新的研究开发成果,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2.5%,90年代上升为3.0%左右,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3、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4、美国的大力扶植和朝鲜战争的有利条件
材料四:1948年1月美国陆军部长说:“在日本经济自立的
同时,今后把日本建成充分强大且稳定的民主政治,使之担当制止在远东可能产生的新极权主义战争威胁的作用”
1、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3、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4、美国的大力扶植和朝鲜战争的有利条件。
(一)经济崛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
材料: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
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日本的崛起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2.要重视教育和科技
3.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
(二)欧洲的联合与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材料: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
1、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2、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
日本
发展中国家
欧洲
中国
——联合谋发展
——政策促发展
——探索求发展
——斗争求发展
符合各国国情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
1、各国、各地区的崛起模式不同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
2、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崛起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和平崛起
检测落实情况
1、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D
2、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每五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
C
3、
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C
4、关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B.
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C.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
5、不结盟运动诞生的标志是(
)
A.亚非各发展中国家发表不结盟宣言
B.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C.不结盟国家联合宣言发表
D.亚非各发展中国家宣布不与欧美各国建交
B新兴力量的崛起
【教材分析】
二战后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受到逐步强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本课内容主要分为四目:“欧洲人的欧洲”、迅速崛起的日本、东方巨龙的腾飞和发展中国家的呼声。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充分体现了在两极格局下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这一课是对前一课内容的深入,又对后一课内容做了铺垫,在第九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教授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虽然在初中学过相关知识,但没有深入的学习,知识储备相对缺乏,但是对美苏两极格局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对于多极化趋势发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经过将近半年的培养,高一学生基本上已经跨入了理性认识的领域,而且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全面分析材料的能力,具备较高水平的材料分析能力、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但是还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地提升。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两极格局下的新兴力量,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了解欧共体形成的经过,日本崛起的表现;列举中国振兴的表现;简述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分析和历史情境回顾总结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多重原因。
(2)运用课本资源和教师引导分析日本崛起的主客观因素。
(3)结合历史史实,统观历史,总结出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新兴力量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要选择符和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西欧联合的原因、经过和影响2.第三世界的崛起
难点:1.第三世界的不结盟与中国新时期不结盟的区别
2.新兴势力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课型为新授课。相应的学法有材料分析法,阅读归纳法、问题讨论法等,教法有讲授法,提问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加材料式导入:
【提问】同学们请看屏幕中的世界地图,通过学习上节课我们知道从二战后到1991年世界政治格局是?
【学生回答】两极格局,美苏两极格局。
【提问】那么大家再想这样一个问题:世界政治格局是否特别稳定?有没有其它力量对它有冲击?请大家带着问题看这则材料。
【呈现】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提问】那么这一股股改变着世界的新兴力量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欧洲或西欧、日本、发展中国家、中国
【讲授】嗯,是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看看这些新兴力量是如何崛起的。
(二)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通过课前导学案预习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
欧洲联合的过程
【提问】欧洲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联合的?请同学们阅读p159页第二自然段总结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过程。提醒学生阅读时注意时间、人物、事件。
【学生回答】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提问:六国除了法德还有哪四国?)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讲授】从煤钢到经济原子能说明他们合作的范围在?
【学生回答
】
合作范围的扩大。
【提问】根据上述机构思考:欧共体的目标是什么?
【学生回答】自由交流、
促进经济的发展。
【讲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欧共体的成立实现了成员国间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西欧经济一体化。经济的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的一体化,大家阅读p160页第一自然段,归纳出政治一体化的表现。
【呈现】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的示意图。
2.
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
【提问】日本崛起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成就有哪些?请同学们继续阅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总结一下。
【学生回答】
⑴、日本经济的恢复
⑵、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60年代末,日本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⑶、日本经济的顶峰
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大国之首
⑷、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及泡沫经济破灭后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70年代的8%,上升到1990年的14%。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投资生产占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
中国振兴的表现
第三目:东方巨龙的腾飞
【讲授】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们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是在探索中不断发展,但是仍旧取得了很大成就。
【讲授】中国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那么“第三世界”中的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是怎样努力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呢?接下来我们去听一下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4.
亚非拉国家发出呼声的方式
【呈现】简要介绍不结盟运动
【讲授】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第三世界崛起开端是1955年亚非会议。
【提问】第三世界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后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为了更好地生存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呈现】图片展示南拉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
【讲授】简要介绍三位发起人在不结盟运动中的贡献。与学生一起总结不结盟运动的内容
【学生回答】
不结盟运动斗争的内容
⑴宗旨和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⑵对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给予大力支持
⑶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则坚决反对
⑷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提问】不结盟运动中的不结盟与中国新时期的不结盟政策中的不结盟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回答】前者是不与美苏超级大国结盟,后者是不与任何大国和集团结盟。
第二部分:探讨重点问题
第一:“欧洲人的欧洲”
【讲授】“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出自法国总统戴高乐之口。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大致恢复到战前水平,这时候西欧的一些政治家认识到西欧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戴高乐的话体现了他们共同的呼吁。下面我们通过材料具体分析西欧联合的原因。
【呈现】
材料1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
摘自《高中历史》(人教版)
【引导学生回答】经济发展的需要
材料2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
【讲授】简要介绍阿登纳:阿登纳死于1967年,二战后在联邦德国担任第一任德国总理,著名的政治家。
【引导学生回答】二战后西欧受美国控制和苏联的威胁,只有联合才能与美苏抗衡。
材料3“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雨果
【讲授】简要介绍雨果出生在1802年,生活在19世纪。
【引导学生回答】
欧洲联合思想由来已久
。
【讲授】早在中世纪西欧就有联合的思想,因为它们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各国文明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近代又共同经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思想洗礼。欧洲人自内心深处对彼此有一种认同感,统一欧洲是欧洲人的梦想。(补充内容视学生反应情况而定)
材料4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讲授】法国拥有储量丰富的金属矿藏但是缺乏必要的煤来冶炼,鲁尔和萨尔是德国也是欧洲重要的煤钢产区,法国在战后坚决的执行了兼并萨尔的决策,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联营,这样就把发的长期激烈争夺的焦点——鲁尔和萨尔的使用权成为成员国共同拥有的资源,两国经济利益融合在一起,当天舒曼计划的文本以信函的形式递交给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得到阿登纳的高度赞赏。法德的和解直接促成了欧洲的联合。
【引导学生回答】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呈现】欧共体旗帜,寓意。让学生看课本知识链接,了解1986年之前加入的其他六国。
【引导学生】西欧经济、政治、军事方面逐渐摆脱了美国对其控制。
【提问】那么欧洲的联合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然后与大家分享一下。
【引导学生回答】对自身: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对世界: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
第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提问】奇迹是如何产生的?请大家阅读课本p160页第二目的第一自然段进行总结。
【学生回答】经济:发展经济为立国方针,制定合乎国情的发展战略。外交: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外贸。
教育科技:重视教育,发展高科技产业。
【引导学生回答】客观条件:美国的大力扶植和朝鲜战争带来的有利条件(军需订货)。
【呈现】材料: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
【引导学生回答】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进而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
【讲授】经济决定政治,日本经济崛起后,其朝野追求“政治大国”的呼声也日益强烈。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试图摆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讲授】资本主义的西欧和日本的飞速发展提高了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对两极格局的冲击很大。广大发展中国家也不甘示弱,为自身的独立发展谋出路。中国可以说是第三世界的老大哥,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尤为迅速。
第三课堂探讨:崛起之思
引导学生总结各国、各地区的崛起模式,并得出:符合各国国情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
(四)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堂练习】
6个选择题(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实施)
【板书】
西欧
日本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中国
多极化趋势出现
第三世界
美
苏
两
极
格
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