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5.1.1分数的意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5.1.1分数的意义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8 07:4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63~64页。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会比较简单的分数大小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
【学情分析】有了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已经比较清楚,但对分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不能清楚地表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和单位“1”的理解教学。
【教学目标】
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有条理、有论据、有逻辑的表达和思考。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体验数学的价值。
4.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习单、彩笔、直尺、彩纸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多媒体出示问题:1+1=?老师演示一块橡皮泥加上一块橡皮泥等于?(还是一块橡皮泥)
师:不仅1+1=1, 2+3,5+8都等于“1”,你相不相信?
演示两根粉笔+三根粉笔,都放进一个盒子里,2+3=?(结合班级里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例如一列、一个方阵、一个教室里的老师和学生。) 这里的“1”表示一个整体。
(设计意图:由简单的1+1引入,再打破传统的1+1=2,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借助学生真实体验的事例,初步建立学生“一个整体”的感知)
孩子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艺术节,看看艺术节上隐含着哪些数学知识吧。
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泥塑小组和剪纸小组正在热热闹闹的开展活动,我们一一参观好不好?
师:先看泥塑小组,你能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关于分数的数学问题吗?
预设1:把1块红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红色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预设2:把4块黑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这些黑色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师:你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注意到了一个关键词?
预设:平均分
师:对,只有平均分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反之则不能。
下面拿出学习单,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把一块红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人,分一分。每人分得这块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预设:
师:你能把这个分的过程完整的说一遍吗?
预设:把一块红色橡皮泥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表示为。(板书:一块橡皮泥,4份)
师:你是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你能把这句话加在前面再完整的说一遍吗?找两个学生说一说。(课件展示分的过程)
(板书:。注意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
师:看大屏幕,现在有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你能用分数表示出红色部分吗?
生:。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这个表示的意义。
预设:把一条线段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你们回答的非常正确。这是我们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很关键。利用情境图中分一块橡皮泥,带领学生复习旧知,回忆一下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学过的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1分米线段的设计是为了体现整体单位“1”不仅仅是物体也可以是计量单位。】
探索新知,建立模型
(一)把四块橡皮泥平均分4份,体会1份
1.操作探究
课件出示:把4块黑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这些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师:接下来,我们借助学习单来研究这个问题。大家分分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操作讨论,教师巡视,挑选作业准备展示。)
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展示并解说,把4块橡皮泥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1块,是这个整体的。
(板书:4块橡皮泥,4份, )
师:说的既完整又准确。每人分得谁的?
预设:4块橡皮泥的。
师:在图上怎样表示能一眼看出把这4块橡皮泥看成一个整体?(圈起来)
3.课件展示分得过程,质疑解释
师: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了1块橡皮泥,应该用“1”表示,怎么可以说是呢?
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体会这里的1块是1份,所以1块橡皮泥占总数的。
师:谁再来把这个过程完整的说一遍,同桌再说一遍。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只经历了分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对单位“1”的概念是隐性的。通过对4块橡皮泥圈一圈,画一画,对“多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有了直观、清晰地认识,在用分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强调“谁的几分之几”,对下面建立单位“1”的概念起重要作用。
师:同学们看黑板,一块橡皮泥,一分米长的线段,4块橡皮泥,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
总结:不管是什么,只要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就是它的。
想一想:2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3份呢?4份呢?(板书:、、=1)
【设计意图:接下来分4张纸和6张纸分得的份数不一样,分数表达就不一样,在此总结能够让学生清楚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更好的完成接下来的探究。】
(二)把4张纸和6张纸平均分,体会整体。
1.操作探究
师:离开塑泥小组,我们来到了折纸小组。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如果把4张黄色纸平均分给2个同学,6张绿色纸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张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还是由同学们自己解决,在学习单上分一分,圈一圈,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信息。
2.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1:把4张黄色纸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表示为。
师:分完后,每人分得2张,可不可以用来表示?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体会两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预设2:把6张绿色纸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人分得这些纸的。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4张纸,2份,。6张纸,3份,)。
(3)课件展示分的过程,质疑解释
师:观察这两幅图,段老师有疑问:每份都是2张,为什么一个用表示,一个用表示?
预设:第一个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2张是2份中的1份,所以用表示。第二个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2张是3份中的1份,所以用表示。
总结:每份虽然都是2张,由于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所以表示出来的分数不一样。
——用哪个分数表示,与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有关,而与这个整体具体是多少无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分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过渡到分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过程,符合认知发展规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是突破本课难点的关键。教学中,通过分一分、画一画等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前后设计了两次质疑,两次比较和,和,意在让学生在思考中区别具体分数表示的意义,从而能够真正的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
认识单位“1”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分的这些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在数学上我们叫作单位“1”(板书:单位“1”)。
(课件出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师:你知道为什么把1加上引号吗?单位“1”与自然数1有什么不同?
预设:因为单位“1”不但可以表示一个,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自然数1表示1个。
师:生活中你还可以把什么看成单位“1”?说一说
预设:一个苹果···1米长的绳子···全班58个学生···
总结分数的意义
同学们,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结合这些分数,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分数吗?
预设1: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预设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我们叫作?
生:单位“1”。
师:谁能再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数的意义,教师适时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的分数单位是,它里面有2个。
师:你能举一个分数,说一说它的分数单位吗?
【设计意图:从自然数1到单位“1”是学生认知的一个跨越,在单位“1”概念得出中,密切联系本节课的素材,使学生理解并举例说一说。分数的概念是抽象的,但概念建立在丰富的素材基础上,学生理解起来水到渠成。】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师:在这次校园艺术节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很多作品,有的已经设计完,有的还没有完成,在这些作品中遇到了几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好不好?
(一)基础练习:填一填
师:下面这几幅作品,请你用分数表示各图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重点讲一讲第3个图,有些学生可能写成,此处是把单位“1”或者9颗小星星平均分成3份,所以应是。)
【设计意图:本练习设计,看图写分数,既有对分数意义感念的理解,又有分数单位的基本练习。】
进阶提升:分一分,涂一涂。
师:这是几幅没有做完的作品,请你先看分数,再按要求涂色。
学生涂色,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第一题是根据图写分数,本题正好相反,只有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画图。而且是分一个物体和分多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的对比练习,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生活应用
一周中,双休日的天数占。
小月每天睡眠9小时,占一天的。
一共有8个桃,我吃了2个,我吃了这些桃子的 。
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预设:我们家有三口人,我占全家人数的。
我们每周上学天数占一周天数的。
【设计意图:运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老师通过三个填空为孩子做了举例示范,目的在于让孩子动脑思考,张开嘴巴说一说,赋予分数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体验到分数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数学也可以很有趣。】
拓展练习
纸条露出的部分同样长。你知道哪张纸条最长吗?
【设计意图:对分数单位的理解对分数意义而言有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不是简单地提问和填空就能解决的,需要一个不断感悟的过程,本题由分数想“1”,就好像给分数找“妈妈”,要求学生先理解分数单位再运用分数单位。通过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不断深入理解分数意义,不断深化分数单位的作用。注重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新的思考,新的感悟,从而产生新的问题,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好孕伏。】
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鼓励学生。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 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物体 4份 、、=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虽然是概念课,我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以老师抛出问题、学生思考讲解为主。本节课设计时在突破重难点处做了特殊处理,有传统的课前复习旧知,设计为“游戏”环节,通过1+1=1,2+3=1等一系列举例让学生对一个整体有初步认知,为突破单位“1”做好铺垫。而把课本上第一个红点作为复习旧知进行处理,第二个红点问题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讲解中建立新知模型、分享中巩固新知,最后经过练习来检验本节课孩子们的掌握情况,总的来说本节课整体教学目标已完成。
根据班里孩子们学习差异,我利用提问题、抛疑问、求帮助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使优秀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学会新知,而一般反应较慢的学生,也有了思考的时间,在突破瓶颈的时候,通过优秀学生的讲解和老师的指导总结,进一步的对新知有清晰地认识。
当然本节课也有遗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把时间充分交给了他们,最后处理练习题时时间不够用。另外讲课过程中,多媒体课件播放时出了点小插曲,浪费了时间。最后要反思的是自己的课堂评价语不够丰富,需要进一步学习。